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45,自引:3,他引:1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加洲  凌文辁  方俐洛   《管理科学》2001,4(2):74-78
拟对近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研究 ,进行综述性的介绍 .内容有心理契约研究兴起的原因 ,心理契约的概念发展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心理契约对组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秦怡 《管理科学文摘》2010,(13):244-245
19世纪初梅因提出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命题,将人们的视角从关注身份等级制度转移到关注自由平等地签订契约上来,契约即是公正,契约自由原则被誉为民法领域三大支柱原则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契约当事人的强弱主体“身份”差别不能忽视,法律对弱势一方进行倾斜性保护,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而是完成契约自由原则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与消费者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契约主要是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进行研究,也是营销学研究的新方向。目前我国企业与消费者的心理契约中存在很多问题。构建企业与消费者的心理契约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可以从实施CS战略、注意从交易心理契约和关系心理契约两个维度全面构建和实施品牌战略等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理论及其在行政组织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建行政组织的心理契约,是现代行政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本文将当前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心理契约理论引用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中,对行政组织中行政人员的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行政组织中心理契约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理契约、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契约、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而基于心理契约、心理资本关于人力资源在招聘、培训、绩效上进行了阐述,通过探讨心理契约、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现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组织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公民行为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组织公民行为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作用,然后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现象一直都存在于许多的管理活动当中,如果将这种隐性契约的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的学风建设领域当中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本文通过将心理契约引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当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就心理契约对于高校学风建设能够产生的影响以及机制体系问题都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通过在心理契约的视角下,高校的学风建设可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组织公正和心理契约违背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了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正领域的多元变量,对512位组织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管理者对组织公正性的不同感受对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管理者EVNL行为关系的影响.发现,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组织程序公正、人际公正对管理者呼吁行为存在交互作用,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组织人际公正对管理者组织忠诚存在交互作用,而组织公正对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管理者消极行为(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科范畴与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不同,乡村契约治理与企业契约治理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差异在于:二者在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以及契约内涵等方面异质性明显。共性在于:从契约的意义上说,二者都是综合性契约;就契约的缔结与履行过程来看,二者都是不完全契约;从运行规则上说,二者都强调契约的规范意义;从治理方式来看,二者都致力于协同发展,因而具有明显的协同性。分析乡村契约治理与企业契约治理的异同,有助于明晰乡村契约的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契约经济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承诺。但是,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员工应承担的责任都能够以条文的形式加以明确,那些没有被正式的协议记录下来的组织与员工之间的不成文的相互期望就是心理契约。近年来,随着雇佣关系的变化,心理契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从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角度入手,以倚能电力集团公司员工心理契约遭破裂为例,借助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支持,分别从员工认知的心理契约内容结构纬度、员工满意度、心理契约的违背与平衡及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与作用等诸多方面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该公司管理实践,并对国内"心理契约"实践研究有所推进和升华,也是在国内该领域研究中一次新的尝试和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曹威麟  陈文江 《管理学报》2007,4(5):682-687,694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结构维度、形成过程、违背及后果4个方面对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逐一梳理,指出了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心理契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呈现出多层面立体交叉的格局;将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互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心理契约理论框架;在心理契约双向视角的实证研究中,开发双向责任的有效测量工具将是未来值得期待的一个研究方向;心理契约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文献都希望用不同理论研究顾客营销活动,指导企业营销行为。本文对顾客行为研究领域已提出的心理契约概念进行扩展,旨在探讨心理契约理论在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组织文化与心理契约的理想缔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管理心理学领域组织文化和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探讨,从组织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新同伴三个内在结构提出:不同组织文化与心理契约的理想缔结,是现代组织的最佳绩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5个方面对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心理契约与相关概念的边界、心理契约的形成和载体、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后果.最后文章认为目前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在管理者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研究、契约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与契约经济学的相互借鉴、心理契约的履行对雇员的积极效果的机制研究、中国组织心理契约的本土化研究方面还存在空白或不足.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契约研究进展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杨德礼  郭琼  何勇  徐经意 《管理学报》2006,3(1):117-125
总结、分析和归纳了供应链契约研究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然后将当前研究的供应链契约进行分类,并建立了几种典型供应链契约的基本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供应链契约在供应链协调中的作用机理和协调方式,最后指出了供应链契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去面对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各种财务丑闻,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环境的完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各种契约关系既会影响经理人的会计行为,同时企业经理人的会计行为也会对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契约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契约理论与各方面的关系,提出了规范我国经理人会计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卉  徐惠婷 《管理与财富》2008,(12):143-143,F000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并购的频繁出现,管理者已深刻的认识到:人是生产力发展各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今管理界的研究焦点。而“心理契约”亦成为近年来西方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陈斐 《办公室业务》2013,(21):166+168
优优质的人力资源是医院树立品牌及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知识型员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类群体同时也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及工作的高风险性。心理契约的引入对维系知识型员工与医院之间稳定的契约关系,确保医院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心理契约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和违背,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健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众所用知,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其本是契约领域若干交易原则之一,之后乘着自由资本主义、自然哲学的东风浮游直上,渗透到私法的各个领域。但即便如此,契约领域仍是与意思自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最近以来所谓意思自治原则已然衰退的观点日渐增多,而这些观点往往将以格式条款为代表的若干制度的出现作为意思自治原则衰退的证据。因而本文拟从格式条款出发,以窥意思自治的适用及限制,探究意思自治原则“衰退”之实质,力求重新为意思自治原则定位。  相似文献   

20.
曾献奎 《决策探索》2011,(12):32-32
新农村建设契约管理属于政治范畴,就是通过各种契约约定规范新农村建设的各关系主体,充分体现农民的建设主体性,各关系主体通过各种契约约定有序的生产生活,形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和文明的乡风,建立良好政治秩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