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陕北方言中有为数不少的分音词,这成为它词汇上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据初步调查,陕北方言中可录出十四个分音词,按词性可分为两类。这些分音词在声、韵、调的组合等方面有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确定藏语标准语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汉语的腔调和回音在口语交际中,“腔(调)”、“口音”是两个常用词。如“那个人讲话是东北腔”“小张是京腔普通话”“他说话带点江浙口音”。不过,在方言(语言)研究中,学者们很少使用“腔调”、“口音”一类词。笔者仅见李荣先生论及这两个词。他指出“腔”字用来指语言(方言)的腔调和方言的派别;“一口的北京腔”,是就腔调而言,“闽南话有泉州腔和漳州腔之分”。是就方言派别而言户李荣先生对“口音”也有精辟见解:“音”字用来指语音和口音,“一口北京音/地道的苏州音”都着重说语音;“带点山东音”,是指说话有山东…  相似文献   

5.
晋中话反语骈词集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地解释了反语骈词这一语言现象的含义,并选取了晋中方言中的75条反语骈词,以太原话为标准,分析、探寻了晋中方言中双音节嵌勒词和与之相对应的单音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整理大冶陈贵镇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来展示大冶方言语貌.大冶陈贵方言的合音词数量较多、类型较丰富、合音方式较灵活.有二次合音词、局部合音词、叠音词合音.有部分合音词与原词比较语义发生变化.大冶方言中的合音词是由急呼而形成的历史音变.这些合音词和大冶话中的情意变调一起,体现了大冶话作为方言口语的实用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7.
厦门话的词汇,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普通话转借过来的、同普通话同形同义、仅在语音形式上有不同的所谓对音词。二是方言特有词。我们就《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一书所收方言词条做个粗略的统计,其中对音词约五万条,占三分之二强;方言特有词一万五千多条,占三分之一弱。本文要谈的是后者即厦门话特有的方言词(多音节词)在构词手段和方法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8.
子长话是晋语陕北方言的一种地方话,其词汇系统与普通话颇多一致,但也有独特地方,如晋语子长话中有三种特殊词语:分音词、合音记号、逆序词。本文重点描写了长话这三种特殊的词语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一同音字、方言字和训读字流行在粤东地区,使用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潮汕话,早已被公认是形成较早的属于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它不但保留了较多的古音特点(如无轻唇音,无舌上音,有入声等等),而且还保留了很多古语词。这使得它同普通话在语音上、词汇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因而,不少潮汕人搞起方言文学创作或方言研究,要记录潮汕方言词时,便惊呼潮汕话“有音无  相似文献   

10.
怀远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点.怀远方言中存在一批由"不表义入声音节"担当前字的分音词,其特点与晋语分音词极其相似.在描写怀远方言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列举常用分音词,以对深入讨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事物。方言描写是困难的,因为即使是同一采样时期,也会因年龄、文化、性别等差异而出现语言差别。镇江地处“吴头楚尾”,是北方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区,历来缺少方言记录。新编地方志中总算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是更科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还有待深人调查研究。所谓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是指从历时纵向方向,把现代镇江方音同中古音作比较,对镇江话在现阶段的不同年龄段的语音作比较;还指从共时的横向方向,把镇江话同普通话作比较,把镇江话与周边方言作比较。本文对镇江话所作扼要的比较分析,但愿能对镇…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天镇方言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1)“日”作为前缀,很可能是由詈词变来的;(2)该方言中有三十几个分音词,除少数几个外,都不见于一般的北方话;(3)该方言的语气词如“啦、哇、呀、(口来)、咳”等,用法各异而自成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方言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手段,不断自我调适,以增强语义表达的明晰度。以江苏方言为例,自我调适的策略手段主要有:精心选词,异旧用新,词语叠用,添加后缀,添词显义,古音存义,分音别义,说形别义。  相似文献   

14.
应县方言的儿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应县方言儿化音的来源,并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几个方面描写分析了应县话的儿化现象,通过与大同话、普通话的比较显示了应县方言儿化韵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村语与黎语同属一个语支,但与黎语比较,它的汉语借词较黎语多得多,除了有不少早期汉语借词外,还有一套汉字读音。村语的汉语借词与海南岛上的几种汉语方言读音有一定的差别,文中将村语汉语借词与儋州话、海南话、军话做了比较,认为村语汉语借词中村读汉词音和村读汉字音来源不同,村读汉词音来自古老的南方汉语方言,村读汉字音则来自比较古老的一种北方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借鉴、总结多年来西部汉语方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部分典型例词的描写、分析,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的词汇特点:一、数量可观的派生词;二、形式多样的重叠词;三、古语词的沿用;四、为数众多的蒙语借词;五、类型多样的分音记号;六、丰富的多义词和过多的等义词  相似文献   

17.
平果客家人主要来自广西宾阳县。平果客家话词汇的主要特点是:一、保留较多的单音节词。二、保留较多的古语词。三、与宾阳客家话词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一些与其他地方客家话有别的方言特色词。四、吸收、保留了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语言接触现象。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客家方言的重要分布区,江西境内的客家方言,有客籍话和本地话之分。本文深入探讨了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与居民史的关系,分析了操这两种不同方言的居民在迁徙时间和来源上的不同。最后,从语言内部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上,说明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鄯善鲁克沁话属于维吾尔语中心方言吐鲁番次方言。本文将作者在鲁克沁镇经过调查搜集到的400多个 词,从五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20.
从高本汉最早的著作开始就把中国音韵学和方言田野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中古音的构拟和间接的上古音研究方面,方言资料是相当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方言田野调查以字音为主,后来认识到俗传词才是探索方言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