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创作论析古远清,孙先萱著名诗人闻捷离开我们至今已整整二十五年了,诗人生前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至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注意.本文拟对这部长诗略作论析,以纪念诗人闻捷;并对新时期叙事诗的创作提供借鉴。1按作者原先...  相似文献   

2.
[摘要]述源思维是对彝族精神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思维方式,它极大地影响了彝族古代诗学的审美运思方式。彝族古代叙事长诗《红白杜鹃花》述源溯始、探始寻根的致思趋向明显受到述源思维的制导,长诗叙事寻源溯始,完整详尽,写人盘根究底探寻心路历程。同时,长诗注重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古代彝民族风俗画卷。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壮傣两族的民间爱情叙事长诗一比较研究,观照其发展轨迹。首先从长诗的主题进行探讨,指出两族长诗的共同主题及其不同特色。其次对长诗主人公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创作方法加以对照,指出其异同。再次从民风民俗和地方色彩作了比较。最后从长诗产生的环境以及故事来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诗人中不乏有人执著地在进行"长诗"的实验,其数量虽不能和普通诗相提并论,但试图通过具有包罗万象优势的"长诗"对诗歌的文体和思想高度同时完成一次实质意义上的超越的热情一直都存在。从事长诗创作的热情肯定受到了国内外诗坛长诗成绩的刺激,还源自西部诗人本身的一种责任热情和时代的需要。西部坐拥多元性的文化生态使西部诗人有创作长诗的地理优势。边地、边缘和寂寞是西部诗歌"长诗"缘起的主体动因。对诗歌记录当代生活功能的关注,也是西部诗歌长诗实验的重要目的。西部诗歌的长诗中普遍洋溢着一种尚武、血性、野性、坚忍的精神,信仰某种意义上是文化信仰、历史追忆和宗教遁逃,普遍观照中国人的自然生态危机和在现当代消费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生态危机。长诗的实验,使西部诗歌在时空、意象、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了实验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艾青体”叙事诗张林杰一茅盾曾说,在长诗中,他对“艾青体”比较中意①。“艾青体”这一称谓,暗示了艾青长诗(当然包括了他的许多叙事诗)与众不同的格调。但并不是艾青所有的叙事诗都具有这种格调。实际上,真正具备“艾青体”叙事诗特征的诗歌,总是那一部分元气...  相似文献   

6.
于式枚是广西晚清时学贯中西,淹通古今的大才子。其代表作七古长诗《李宝臣纪功碑歌》题材重大,内容丰富;用事落典之多,牵涉人物之广,为叙事长诗所罕见,实不愧为名家手笔。  相似文献   

7.
在"中间代"诗人的创作中,长诗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不仅可以发现"中间代"诗人个性写作的魅力,而且可以发现当代长诗写作开阔的创造空间.这是"中间代"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中间代"长诗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间代"诗人的长诗创作是突破艺术成规和彰显诗人创造个性的诗歌写作,是对当代长诗写作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中间代”诗人的创作中,长诗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不仅可以发现“中间代”诗人个性写作的魅力,而且可以发现当代长诗写作开阔的创造空间。这是”中间代”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中间代”长诗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间代”诗人的长诗创作是突破艺术成规和彰显诗人创造个性的诗歌写作,是对当代长诗写作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各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对汉族和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悉心搜集、整理,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画面,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我国叙事长诗不发达的偏见。据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初步统计,“解放后,陆续挖掘、整理出的民间叙事长诗有一百多部”。仅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选的《中国民间长诗选》三集,精选出的我国民间长诗就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的成熟,以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长篇叙事诗的崛起为标志。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在诗体变革上,既非一味摹仿旧形式,又非纯粹“旧瓶装新酒”,而是以崇高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大众化与审美化的互补为理想。其真正的意义,不是说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严格地说它自身也在摸索——而是开辟了新的艺术空间。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也难免有其局限,正视这一点,是正确认识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的需要,更是叙事诗诗体走向成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梦亦非的诗作《女儿英雄传》体现了长诗写作的后现代“新象”:虚拟文本、理式风暴、角色消隐、符号嬉戏、平面与深度模式交混、跨体实验等。这种“新象”在长诗写作中颇有代表性。但是,过度文本嬉戏的“迷恋”,也会陷入“无边的解构”陷阱。  相似文献   

12.
舍利的《读西藏生死之书》是佛学名著《西藏生死之书》的形象化再现,长诗又一次告知了死亡作为另一道哲学命题存在与研究的必要性。文章以长诗写作脉络为发展线索,对长诗关于生死问题的认识宗旨进行了梳理并解读,意在探讨其中的哲学意蕴,弘善抑恶,唤醒对天地自然以及所有众生的爱、慈悲与利他精神。而有益的修为是生命更美好的去处。   相似文献   

13.
民间长诗分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抒情长诗。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具有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叙述曲折、抒发浓烈;塑人物形象,采用诗歌表现方法等艺术特征。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中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纳瓦伊长诗中的爱情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纳瓦伊长诗中的爱情悲剧的美学特点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长诗《混沌初开》在彭燕郊的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是其探索诗歌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该诗歌的主题意向指向至深、至远、至美的“全光之境”,诗人对于人类精神形式的把握显示出一种深刻的洞见和深沉的悲悯。与此相适应,《混沌初开》有着一整套自己的符号系统和由这些符号形成的象征结构,使长诗形成一种多向度的、呈辐射性的诗意展开方式,从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切入这部长诗的整体意蕴,而且可以把握到诗人在艺术探索上的基本理念和极为敏锐的先锋性意向。  相似文献   

16.
易卜生早年长诗<在高原>以抒情主人公"我"告别故居谷地而上高原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故事,抒写出了诗人对于自我与自然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在高处"哲学的探索.长诗的主题具有多重性,长诗的生态之思具有多维度,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而得到体现的.人生哲学之思与自然生态之维都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人生哲学之思与自然生态之维在长诗中是一种二位一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出色地运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抒唱了他们新的思想感情,为中国现代叙事长诗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长诗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均有高度的成就。本文仅就艺术特色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坚守浪漫主义的海子给我们的时代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优秀抒情短诗,但他创作的史诗性的长诗则更能代表他的风格和成就,研究海子,不能不研究他的长诗。海子的《太阳·七部书》大部分以诗剧方式写成,这里就有着多种声音,多重化身的因素,体现了前述悲剧矛盾的存在,海子以诗剧写史诗是他这种矛盾的必然产物。这是一部天启宗教般的史诗,虽然贯穿全诗的不是一种“王”者的气魄,而更多的是一种天才的狂悖。  相似文献   

19.
彝文<雪峨养雀>是一部抑恶扬善并带有童话性质的优秀叙事长诗.长诗叙述了一个勤劳勇敢的彝族青年雪峨,为救护一只正濒于死境的小雀以及小雀长大后报答雪峨养育之恩的经过.作品从不同侧面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贫与富之间突出的社会矛盾,揭示生活的真理.长诗在表现善恶斗争的同时,也反映了彝族人民与财主富翁的矛盾和斗争.长诗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感人,含义深刻,在故事里充满了大胆而美丽神奇的幻想.  相似文献   

20.
《外国文学专刊》第二期刊出了拙译普希金长诗《科洛姆纳的小房》。这篇长诗被认为是普希金的一个“闷葫芦”,俄国人自己也承认很难理解,一直聚讼纷纭。为了给研究普希金的学者提供研究资料和帮助一般读者理解这篇长诗,谨从《苏联科学院学报·文学语言版》一九八○年第三期翻译了这篇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