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国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流动性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央银行针对流动性过剩采取的各种调控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然后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无效的原因,即三元悖论.最后根据三元悖论的原理提出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央银行运作的新模式:独立性、责任制与透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改善中央银行的运作模式,以期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中央银行运作出现3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增强独立性;实行责任追究制;提高透明度。在赋予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条件下,要求其对政策绩效负有责任是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匹配,责任制是独立性的一种平衡机制,透明度是实行责任制的必要条件,并且透明度能够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物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节货币流通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行中央银行制的国家里,货币政策的制订、监督执行等无疑要由中央银行来承担。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发挥效应需要一系列的过程,本文仅就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传导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外部条件,结合外国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主要理论模型是根据巴罗所建立的研究思路并结合最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非对称信息的理论对中央银行和公众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力图从博弈的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一些分析。得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声誉对于推行货币政策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声誉可以促使公众更好的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使推行的政策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央银行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和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其现在的行为,同时也受其过去较长时间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组织结构、目的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作为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着重从保证欧元坚挺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紧缩和欧洲高失业率的矛盾、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割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个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三个方面阐析了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二元性矛盾。  相似文献   

6.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政策目标框架下,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外生性,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厌恶性正逐渐超过对经济增长的偏好性;相对于信贷渠道而言,货币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贡献度不高,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货渠道来影响总需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特别是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泰勒规则")自被提出以来,就深受关注,并在与"相机抉择"的政策决策原则的交锋中不断得到发展。现在的货币政策规则不再局限于货币当局设定固定的货币工具变量的狭隘涵义,而是指货币政策行为的一种指令性的向导,具体包括工具规则与目标规则。经济学家相信,与相机决策相比,规则性的政策能有效减少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但是,现阶段在中国建立货币政策规则,尤其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条件并不成熟,而加快金融、财政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努力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的信誉,则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政策目标框架下,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外生性,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厌恶性正逐渐超过对经济增长的偏好性;相对于信贷渠道而言,货币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贡献度不高,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来影响总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并针对透明度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解,即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分别研究央行与公众在具有可为自己获利的私人信息时的反应。根据这一理解,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的信息驾驭能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控能力以及公众预期引导能力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是能被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对经济的调控正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信贷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准备金率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开市场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汇率制度影响了外汇操作工具的运用;非市场化利率影响利率调整工具的效果.文章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从央行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极大值原理,构建央行效用的动态最优化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经济主体行为对其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货币政策传导的时间长短,直接取决于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度大小。第二,当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企业和居民更重要;相反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企业和居民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商业银行更重要。优化商业银行、企业、居民三大经济主体行为,能够有效提高其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程度,进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削减预算赤字将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以削减政府预算赤字为核心财政管理,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如果预算赤字逐步减少,货币政策也应逐步调整,而不是立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伯南克和布林德的CC-LM隐含的假设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央行能够通过准备金操作影响贷款供给,与我国目前的客观现实存在着不符合之处。根据我国目前的客观现实,运用改进后的CC-LM模型对我国近年来的货币信贷政策实践及其传导机制和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前一阶段的投资过热,其中原因之一是信贷资金失控,因此要抑制当前投资过热,在货币政策取向上,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会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微观经济问题,而且会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经济问题产生影响。本文以家庭、企业和银行三大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四市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的理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明显要低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执行效果,基于CRS和VRS方法,以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分析的输入指标,以GDP、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输出指标,对我国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是存在区域效应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体现在政策效率的不同上,东部地区的货币政策效率高于其他地区,且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并且就全国而言,货币政策有效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传统货币观撇开微观银行中介的作用,而银行借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资本渠道等信贷渠道观则强调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供给对投资和产出的间接影响,且认为具有不同资产负债表特征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同,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类型银行间具有分布效应。结合微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特征及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角色与功能、货币政策扩散机制的可能检验途径及其构造原理,认为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内在管理也应被纳入货币政策的决策框架。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联系理论,指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传导渠道应该是银行信贷渠道;利用相关数据,对银行信贷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检验和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的,但是这一渠道作用的发挥出现了弱化的趋势,这和我国货币政策的现实困境一致.结合实情对这一弱化趋势作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元悖论论述的是各国央行必须在货币政策独立性、自由的资本流动和稳定的汇率这三个元中做出取舍,为央行的政策组合选择提供理论约束。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对三个元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明确论述。根据对三个元的理论拆解和历史沿革分析发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这三元分别存在着独立发展逻辑、历史发展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资本自由流动是三个元中主动变化的主元。1970年到2016年全球183个国家金融开放度指数和2008年到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等实证检验论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因此,央行选择政策组合时,应明确资本自由流动这一主元,逐步推进资本自由流动,放宽金融管制,同时根据实际国情选择适合该国的货币和汇率的政策组合。小型经济体可选择放弃部分货币独立性以保持该国汇率的稳定,大型经济体可选择放宽部分汇率波动区间,保留部分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