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忻州市动员社会力量,以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为重点,不断加大对贫困老年人的资金救助力度,深人开展城乡社区志愿服务、互助服务,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帮贫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在人性化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工作中,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将救助管理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筹建社会工作站,尝试将社工理念引入到救助管理中来,运用社工专业方法与技巧,创新工作方法。引入社工理念,强化助人自助意识。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目标,强调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是助人取得成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将这一社工理念与救助宗旨  相似文献   

3.
谢立中 《社会工作》2009,(19):47-4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新阶段。和谐社区的构建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志愿服务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即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社会工作者能够为处于困境中的社会群体提供支持与指导,对社会群体恢复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崇尚专业伦理和敬业、奉献精神将使社会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救助管理是助人的工作,这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目标理念一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专业人才的使用、专业服务的开展为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各项工作增添了活力,使“郑州模式”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艺如  申亚民 《唐都学刊》2012,28(6):107-109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是全球性问题,但西班牙人口老龄化比其他国家更趋严重。为此,应加强关爱老人的社会舆论宣传,开展有组织的互助,设立关爱老人的基金组织,加大对老年人的帮扶力度。中国也已进入了老龄化结构,应借鉴西班牙好的做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设立老年人社会基金组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舆论宣传,让中国人生活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7.
在养老院养老,人就早早地感觉到了社会老龄化的气息,不管你是因为年迈体弱而无法自理,还是你因为无依无靠需要在养老院安度晚年;不管是来自农村的儿孙满堂的老人,还是来自城市的退休的空巢老人,我们都需要照顾、需要关爱、需要交流。人人都会老,养老不光是自己的事,它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  相似文献   

8.
姚振强 《社会工作》2009,(12):19-21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信念强凋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助人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给与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恩赐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他们之间缺乏真实的平等。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针对社会工作的文化背景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公共精神、公共空间与公民社会──渥太华报告之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海 《社会》2000,(12)
1998年我与李亚平先生编辑了一本讨论西方志愿运动和志愿组织的理论文选《第三域的兴起》 ,第三域是指非政府和非营利的志愿领域 ,它体现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原则 ;倡导普通民众主动参与社区发展、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 ;提示一种减少市场制度负面效果、克服公共机构官僚作风、增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向善的战略。我们认定 ,中国第三域的发展 ,有助于推进“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 ,也有助于发育一个既有自主活力又健康有序的公民社会。同时我们理解第三域概念既源自西方的历史经验 ,本身又是一种理想型的分析模式 ,在中国传播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复 《浙江学刊》2003,(5):52-57
信用社会 ,呼唤信用的道德。在一个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的道德价值系统和“信用”的行为规则系统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核心 ,市场伦理和商业道德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中心内容 ,公正、正义、仁爱、公益、互助、责任等人类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 ,构成该道德体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信用”道德体系 ,则最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科学助人的过程,其最主要的工作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人的问题,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作为一门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存刚  李明 《社科纵横》2005,20(6):22-23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从推进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的专业学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价值观、工作手法、实施技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洪波 《社会工作》2009,(11):48-49
社会工作者的自我探索和了解,对社会工作过程和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助人的必要前提,也是提升专业品质和自我成长的一个途径。在这里笔者简单介绍下自己所在机构内同工们组成的“助人者个人成长沙龙”。  相似文献   

14.
程延 《社会工作》2008,(3):55-56
现在的报刊杂志习惯将1980年代出生的人称之为“80后”。这些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社会和父母的特殊关爱。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有的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上从事各项工作,并到了谈婚论嫁和生育后代的年龄。“80后”有着与1960年代、19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家庭寄养的优势与延伸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寄养的优势 孤残儿童有了家的关爱 家庭寄养的开展彻底改变了机构中重“养、教、治”轻心理和情感需求的个性培养,重管理、约束轻亲情沟通和参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孤残儿童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首先是在家庭和心理缺失上得到了补偿。家庭寄养给失去家庭的儿童一个相对稳定的家,有了固定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家庭的温馨、父母亲情、家庭成员关爱,逐步淡化了他们在机构中作为孤儿、弃婴的“个人”属性,强化了作为“人”的社会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类服务(humanservices)的概念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福利领域,因而各种以助人或互助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组织也称之为人类服务组织,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7.
所谓称谓语,也就是人们互相之间称呼的一种语言符号,这种符号不仅具有代表某个个人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某些社会语言学的意义。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所特有的称谓语。如在机关职业群体里,人们称“书记”、“主任”、“科长”、“处长”等称呼的语言现象较普遍,这反映了社会机构的科层化和科层化了的社会机构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形式。再如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尤其是城市青年小群体,在称谓语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互相间称呼绰号。并且绰号的意义往往不为小群体之外的人所知。青年的绰号有的是自小延续下来的,也有的是成人给取的,更多的是同学、玩伴、同事给取的。尽管青年的绰号五花八门,但大致根据下列几项因素取出:  相似文献   

18.
“他妈的”; “操你妈的×”; “丢他妈的×”。这是在我国丰富的汉语语系里最具特色的也最常见的“骂人语”。对此,鲁迅先生辛辣地将其讽刺为“国骂”。“国骂”,虽然有其语音外壳的差异,使用的词汇略有不同,如:粤方言区流行的“丢”;北方言区所谓的“操”等等,但从语意的表达上,存在着两个显著的共同点: 其一是辱骂的对象都是生儿育女的女子——母亲。其二是母亲受攻击的部位都是她们的生殖器官——“×”。在中部地区,还有骂奶奶,骂姐妹的,而且,这种下流的辱骂不仅出自男性,不少女子也常以此类互相垢骂,互相作践,互相卑视为快。奇怪的是任何一个人,明明都懂得:人的诞生,离不开母亲,离不开孕育他的“温  相似文献   

19.
作为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社会、机构养老压力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互助养老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互助养老的定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即互助养老能否作为一种新的、性质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在实践中,供需错位被普遍视为农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难以激活的关键因素,学界从社会资本、社区支持、身份认同等理论视角对农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的内生逻辑展开讨论。根据推动主体、支付方式、互助养老服务发起者或组织者、资金来源和组织性质等的不同,学界对我国主要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了类型界定,“时间银行”及幸福院这两类典型模式关注度更高。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界从参与程度、服务质量、资金投入等角度对互助养老的现实困境作了解释,可概括为政策无力说、资源零散说、文化偏移说、供需失衡说等困境成因,并形成了农村互助养老长效运行的四条路径,即借助村庄语境“理念先行”的路径、依托外部手段“外力助推”的路径、自主治理的路径以及多元协同的路径。关于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理论思考和经验解释为助力农村互助养老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但该领域仍有较大研究空间。未来相关研究可从现象价值转向现实可行、从供需单侧到多元结合、从宏观视野到具体分...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互助养老服务是当前缓解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压力、开发老龄人群互助服务资源、重塑老人社会尊严、提升老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的重要社区养老服务递送方式。通过引入公共服务的社会建构视角,将城市互助养老服务建设从以供给为中心转向以需求为中心,从构建开放对话程序、建设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网络、尊重社会养老观念等社会建构路径着手,通过建设自由表达、平等公正的互动平台,建立合作生产的服务递送网络和挖掘社会养老观念资源推进城市互助养老服务实践,以期充分发挥城市互助养老服务的机制优势,更加凸显其在有效回应老龄群体的定制化需求、提升多元主体在服务递送过程中的互动合作以及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