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日本最近举行的大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政策选举” ,各党都高举着自己的“政权公约”即施政纲领参加竞选。自民党的“政权公约”名曰《小泉改革宣言》 ,“小泉改革”就是自民党的施政纲领。大家知道 ,小泉 2 0 0 1年上台时提出的施政纲领是“小泉结构改革”。从其内容来看 ,“小泉改革”和“小泉结构改革”这两个口号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小泉上台已经两年有半 ,这次大选后又继续执政 ,“小泉改革”这个口号自然已成为新一届小泉内阁的政策纲领。值此“新桃换旧符”和小泉内阁实行内阁改组之际 ,对“小泉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对其…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1 1月2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说:“自卫队或者是国家军队,或者是阻止侵略的基本集团。自卫队是军队,这是常识。”“为了避免出现自卫队违反宪法的议论,就要修改表达方式,要修改宪法第九条。”1 小泉上台执政后,已经多次表示要修改宪法,“修宪”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最重要政治课题之一,其走向直接关系到日本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抉择,关系到是否还要坚持战后以来的和平发展路线的本质问题。本文试对近年来日本的修宪动向、特点及其前景作如下分析和判断。一、日本社会各界的宪法意识及其立场  冷…  相似文献   

3.
佘华 《日本学刊》2005,(1):155-159
竹中平藏 (TakenakaHeizo)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 ,原庆应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从小渊惠三政权开始 ,竹中连续担任政府经济智囊。 2 0 0 1年 4月小泉纯一郎上台后 ,他以学者身份出任主管宏观经济运行和改革的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在日本的经济、金融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 ,提出的经济、财政、金融等改革方案颇得小泉重视 ,也备受美国的关注 ,被誉为“小泉改革的总设计师”。 2 0 0 4年 6月 ,竹中受小泉重托 ,作为自民党无派系候选人竞选参议员 ,借“选举宣传车”传播改革“火种” ,以选区最高票数当选 ,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9月 2 8日小泉内阁…  相似文献   

4.
肖世泽 《日本学刊》2001,(4):137-142
20 0 1年 4月 2 4日 ,现年 59岁的小泉纯一郎 ,以压倒优势当选自民党总裁 ,2 6日又在国会当选内阁首相 ,成为永田町首相官邸的新主人。国会议员世家出身小泉纯一郎 1 94 2年 1月 8日生于横须贺市。其祖父小泉又次郎 ,参加过宪政会及民政党 ,任过 3次党的干事长 ,1 90 8年当选众议员 ,共当选 1 2次 ,任职 37年。 1 92 4年当选众议院议长。战后被任命为敕选众议员 ,在职 4个月。父亲小泉纯也是小泉又次郎的养子 ,1 937年当选众议员 ,太平洋战争期间参加“大政翼赞会”,战后被整肃。 1 952年解除整肃后重新当选众议员 ,与党人派鸠山一郎及官僚…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日本的安保法制改革一方面不断背离“和平宪法”的限制,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法律效力。冷战时期、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日本一步步突破“和平宪法”,强化《日美安全条约》适用效力,为安倍推行安保法制改革提供了基础。自民党的执政经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剧、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驱动以及中日战略互疑的加深,构成了安倍内阁的安保法制改革的内外成因。为强化自卫队活动范围和力度,加大干预国际安全事务,实现日本国家“正常化”及军事大国化的根本目标,安倍启动修宪进程,通过变更宪法解释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放出“安保三箭”,制定并修改一揽子安保相关法律。安倍的安保法制改革即将在具体法律层面得到全方位实现,从修宪层面来看,在中长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安倍的安保法制改革是对《日本国宪法》“和平主义”原则和精神的严重背离,不但会对日本的国家发展道路形成根本性的负面影响,还会直接影响亚太乃至世界的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6.
日美声明下的日本修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磊 《日本学刊》2012,(3):21-26,157
为实现政治、军事大国和正常国家之目的,日本外交战略与内政上的修宪战略双管齐下,相互呼应。随着新的日美共同声明的发表,日本修宪战略的总体框架浮出水面:一是制定《国民投票法》确立修宪程序,二是设置宪法审查会推动修宪的实施。日美近两次共同声明与日本修宪进程之间有着本质上的逻辑联系。随着日美同盟的深化,修宪战略的逐步展开,日本宪法的修改恐怕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日本政治的“1 955年体制”确立后,就总体而言,直至80年代初期,自民党政权基本坚持了吉田路线,即“重经济、轻军备”、在日美同盟体制下谋求日本和平发展的路线。这是战后日本保守主义政治的最主要的反映。此所谓“保守主义”,与革新主义相对立,亦与自由主义相区别,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通过改革谋求发展。自民党在1 96 0年党大会通过的《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纲要》中阐明,“保守主义既具有维持的性质,又具有改良的能力,协调地进行保守和改革”,强调中庸精神和民主主义,在凯恩斯经济理论指导下搞所谓的“新…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11日,小泉纯一郎领导的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296人当选众议员,如果加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当选众议员31人,其总数已超过众议院议员定额480人的三分之二。这次大选的热闹非凡的过程及严重一边倒的结果,均为战后日本政治所仅见。日本政治的第二次“总体保守化”即“总体自民化”由此开始,以小泉的一系列主张为代表的民族保守主义(有外电称此为“新型民族主义”)由此成为当代日本政治的主流,日本的泡沫政治因此迅速发展。根据日本宪法,新国会中的参议院已无力阻止小泉推行其改革方案,基本丧失了对众议院的制衡作用,国会无可选择地成为民…  相似文献   

9.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宪法》实施70周年之际宣称,将在2020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年实行新宪法。安倍为长期执政,最终实现修宪政治目标,决定于2017年10月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并获胜。围绕修宪问题,日本各种政治势力将继续较量,总体形势对安倍更为有利。安倍意在通过修宪或制定新宪法,最终在历史问题、天皇地位、自卫队运用、靖国神社、国旗国歌、国内统治等问题上,彻底瓦解体现日本战后和平进步势力所有主张的国内法基础,为根本改变战后体制、全面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确立国家根本大法。尽管日本修宪未必会马上导致军国主义复活,但修宪后的日本国家战略走向及其对亚洲安全带来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自民党概况     
自民党是日本的第一大政党,又是执政党,系统介绍和研究自民党的情况,对于了解日本政治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较全面地介绍自民党的情况,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刘映春同志编写的《自民党概况》的部分内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7.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古即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 ,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邻日本即属于此东亚文化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有关日本人及日本文字的起源问题1 ,亦均与中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 ,在日本即有“天孙降临”的典故 ,中国则有“徐福东渡”之传说 ,中日之间更有“同文同种”的说法。但迄今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表明 ,从严密的科学角度考察 ,此类记载与传说有些是难以凭信的。至于日本人究竟起源如何 ?国内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20.
元初江南故宋之地,其诗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宋末诗风的延续,江湖诗风占据主流的位置。其原因则与蒙元统治的逐渐稳固、遗民心态的淡退、江湖诗人群体的依然存在,以及诗歌的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因素有关。其诗风则表现为形式上的偶俪熟俗、风格上的流丽清圆,以及空疏无学、矫激任气,这样一种风气,直到延祐开科取士、诗风崇雅,才有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