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悲剧的描写一直都在西方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作家的悲剧模式却各不相同。本文以《俄狄浦斯王》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作品为视角点,分析宿命论下的悲剧模式以及西方文学对人和命运较量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成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属著名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牺牲的悲剧。封建文化制度和封建家长的干涉与阻挠造成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但是由于主人公性格和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它们在悲剧的成因上又有些许不同之处:造成两者悲剧命运的矛盾冲突不一样,悲剧主人公的性格不相同等。  相似文献   

3.
以《俄狄浦斯王》和《还乡》两部不同时代的悲剧作品为代表,从主题、悲剧效果、悲剧成因、悲剧主人公身份以及悲剧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悲剧审美角度分析了《玉梨魂》和《伤逝》的悲剧主题、悲剧形象和悲剧意识,并认为《玉梨魂》是传统爱情理想的挽歌,《伤逝》则传达了觉醒者爱情理想的幻灭的精神困境。这两部作品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要求,《伤逝》较《玉梨魂》更富有悲剧意蕴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雷雨》与《安提戈涅》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悲剧的杰出代表,不同的文化土壤养育出不同的艺术特色,但两种悲剧艺术所追求的崇高与真挚却是统一的。文章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文化特性,悲剧舞台效应等方面来论述两部作品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6.
《源氏物语》成书于十一世纪初,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卓有成就的文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古典小说。作者紫式部以现实主义手法,用含蓄、凝练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王朝贵族封建社会的没落与衰亡。《红楼梦》是我国十八世纪的著名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以生花妙笔描写了清代封建贵族社会的必然衰亡、崩溃。《源氏物语》和《红楼梦》可谓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源氏物语》和《红楼梦》这两部作品,都有借情言政的特点,都是以悲剧开始而又以悲剧告终。《源氏物语》五十四卷,是以各卷完整独立的故事情节相联缀而成为浑然一体的长篇,《红楼梦》是章回体,两者在结构上不尽相同,在篇幅上不相上下。都是百万字左右的宏篇巨著。两部作品成书时间虽相距七百多年,但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在社会上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至今还很少有作品能与之媲美,而且在国际文坛  相似文献   

7.
在宗教信仰的世界里,宗教与爱情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是两部充满异域风情和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二者都鲜明地折射出了宗教与爱情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通过深入探讨两部作品中存在的宗教与爱情,并就其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深刻剖析宗教对爱情的束缚和惩罚以及在宗教禁忌之下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充分说明宗教对人们爱情及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谈起, 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进行原型分析。透过两部作品表层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到它们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天龙八部》中隐含着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描写贵族男女冲破世俗观念和封建礼教,并争取自由恋爱的催人泪下的浪漫悲剧,但折射出中西方在思想意识领域悲剧审美情趣的差异。本文就这两部剧作所展示的中西方悲剧心理作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和《陈奂生上城》虽然是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但这两部小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幽默、诙谐、讽刺的语言外表,生动的心理刻画来塑造喜剧性的人物形象,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悲剧主题。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提醒大家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更应注重精神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方古代复仇文学差异的角度,以我国元代著名悲剧作品《赵氏孤儿》和英国经典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两部作品为例,试探讨复仇文学在中西方不同背景下,复仇过程描写、复仇主体心理以及复仇结果的差异,并从两部作品创作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文学传统以及中西方所属文明三个层面来深层次地探寻相同主题的文学在中西方存在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伊豆的舞女》和《边城》分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中国作家沈从文展现纯美爱情的经典之作,而薰子和翠翠则分别是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两位少女不仅在形象上具有较多的共通性,而且都有着悲剧内涵以及对爱情的追求。本文拟对两位少女的形象做以比较,从而展现薰子和翠翠所赋予作品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3.
唐诗《春江花月夜》和器乐曲《春江花月夜》都是广为人们熟悉的作品 ,虽是同名 ,但表达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在创作时间、表现手法、描写对象、作品意境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 ,从而阐明了两者在意境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从反抗命运和人物的追求适得其反两点来看,老船夫与俄狄浦斯的悲剧行动非常相似,这说明《边城》具备了悲剧的基本要素,《边城》的“悲剧说”是有根据的。《俄狄浦斯王》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紧凑、激烈,《边城》悲剧人物的行动或情节则委婉平缓,曲尽其意;《边城》不如《俄狄浦斯王》那样能引起巨大的恐惧、强烈的怜悯,产生的是轻微的恐惧、悠长的怜悯;俄狄浦斯属于“灭亡于英雄的特别悲剧者”,老船夫则属于“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俄狄浦斯王》和《边城》是善的悲剧,亦是命运的悲剧,“宿命”意识渗透在两部作品中;《俄狄浦斯王》悲剧处理,浓墨重彩,悲伤惨烈,《边城》的悲剧采用的是低调陈述法,似有似无;《边城》与《俄狄浦斯王》都表现了对命运的矛盾态度--既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又强调人的坚强毅力和积极的行动。两个作品又一次证明古今东西方作家对命运与人为的矛盾思考不断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老人与海》和《雪国》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和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性作品。看似毫不相干的两部作品,实际上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有着曲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并且都以非常规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部作品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都有着简洁的写作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象征手法的使用也使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卡斯特桥市长》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第四部作品,一直以来,该作品都被认为是描写人与命运冲突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从圣经的角度来重新解读该作品,认为意在描述的是历史变革时期新旧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从而揭示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从故事主线、人物性格及细节描写三个方面来探讨该作品与圣经中扫罗与大卫交往故事的诸多相似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圣经就是《卡斯特桥市长》的创作原型。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的主要人物 ,指出这部作品的双重性 :表面上这是一部弘扬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喜剧作品 ,而实际上又是为受压迫的犹太民族呐喊、叫冤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都突出地展示了女性的欲望。在这两部戏剧作品中,作者均透过男性视角,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揭示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9.
《天边外》和《边城》是 2 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 ,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 ,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部悲剧中 ,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它不再简单的是善与恶的冲突结果 ,而是多种力量复合的悲剧结合 ,尤其是善与善力量间必然的较量和冲突。随着生命不确定感的增强 ,这种现代悲剧的必然性开始以更丰富的文学手段自我表现着。  相似文献   

20.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