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养成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美育、构建健全的人格心理、形成活跃的创新思维等大学生素质养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艺术教育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全的人格心理、活跃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对着社会信息化、经济跨国化、竞争综合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如何迎接新世纪经济和科技的挑战?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看成是走向未来的成功之路,教育改革倍受关注。今天,我国教育正从“应试”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同志也曾深刻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是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思维方式与抽象逻辑思维不同,它是一种带有生动形  相似文献   

4.
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我国高等学校主旋律的特色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即能服务于中国而又能创新的高级人才。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在于:它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及事业的成功。本文还从个人的追求目的、工作基础、同外界关系、思维模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相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艺术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艺术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艺术作为人文精神的一种,应对平衡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美育中的审美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在人格和心理上,成为更加健全、更加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创新,首先意味着质疑,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新,因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以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以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基点,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特点,研究适合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以期达到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树立正确审美观的艺术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创新思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创新思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大脑的思维机能、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结果等几方面讨论了创新思维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利用上述结果,讨论了创新思维中类比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在数学教育中应用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这些结论对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运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艺术教育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电影艺术教育包括社会电影艺术教育和学校电影艺术教育,学校电影艺术教育包括大学生电影艺术教育.大学生电影艺术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重要意义,应成为一门文化学科进入教育体系,应该立足中国结合外国、立足电影文本的鉴赏结合电影常识的了解、立足电影文学性的探究结合文化阐释,在电影文本鉴赏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性、类型性、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一X就Y"句式是以句法标志"一"和"就"前后呼应而成的一种句法结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X就Y"可填充的词类以及"一X就Y"的四种变式句等方面对"一X就Y"的句法结构进行考察,分别对"一X就Y"句式中的句法标志"一"和"就"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概括了"一X就Y"这一格式在整体表达功能上的连贯性、量多义、非凡性等多种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乔治.艾略特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但她最后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却在主题、人物和创作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异化主题初露端倪,女主人公具有某些反英雄特质,大量采用诉诸梦境、幻想等手段的心里描写、打破时间顺序的叙述以及开放性结尾等现代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在中国1940—1960年代的文坛上几度浮沉,最终以悲剧告终,对研究这期间的中国文学是有着"标本"意义的。其"问题小说"创作与"中间人物"的塑造都为他招来不少是非,而究其根源却在于他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赵树理的褒与贬实际上与对现实主义把握的正确与否有关。赵树理这一"标本"提供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为现实主义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5.
陈师道提出苏轼"以诗为词"说,体现了独立的人格精神,在当时有一定代表性,是词学史上"尊体"之论的开端.苏轼"以诗为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觉.从客观上说,根本原因是传统深厚的诗歌所给予的巨大的影响力."以诗为词"的精义,主要体现于格律、题材、体性这三个层面.对苏轼"以诗为词"应当重新评价不是"销蚀词美",而是丰富词美;不能以"士大夫化"取代"以诗为词"说;"以诗为词"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创造高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派调查团赴中国调查事变真相 ,这是 1 93 0年代初远东危机中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国联调查团团长英国人李顿在华期间 ,给其家人写了大量信件 ,并记有日记。李顿的这批私人文件总计约合中文 80 ,0 0 0余字 ,记载了李顿本人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看法 ,以及他与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和日本军政要人的会谈。与公开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相比 ,它对了解国联调查团尤其是李顿的立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诗集传》的注释,以探讨朱嘉理学思想,如道心人心、理一分殊、心统性情、主敬涵养等.  相似文献   

18.
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是李贽这一伟大思想家人生的根本性、终极性追求.这种追求决定了李贽把所谓"游于艺"视为其人生的最高境界,决定了李贽不仅以一种"行为艺术家"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而且也以一种"行为艺术家"的方式选择了自己不无孤绝的生命最后归宿.凡此种种,以一种知行合一的方式,使李贽不失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位鲜有而又彻底的"存在主义者".这种自由式的人生追求、这种深刻的存在主义的生命关照既可远溯到原儒的"为己之学",又直接来源于明末泰州学派的"身道合一"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代自身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而并非学界中所流行的"经济决定论"之西化的解读模式所能说明的.  相似文献   

19.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内质上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文本,从创作主体来看,柔石是左翼作家中的"现代派";就主题而言,《为奴隶的母亲》透视了人生存在的困境,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蕴;从文体的角度考察,《为奴隶的母亲》具有现代叙事方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强调文学接受是卡勒诗学的核心,肯定女性主义阅读理论是其结构主义文论的独特之处。卡勒认为,文学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文学性主要取决于文学接受。从主体建构的层面来看,卡勒的"作为妇女的阅读"概念,很有意义,对我们建设中国本土化文论,不无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