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转型期融资制度绩效的经济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资金供给制度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型融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来。我国融资制度变迁是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在改革过程中融资制度充分动员居民储蓄为转轨经济提供持续的资本供给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果这种制度在资源配置方面效率最大化 ,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起到稳定作用 ,那么 ,融资制度由传统制度安排转向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安排 ,本身也就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目标。然而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融资制度的发…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政府职能暴露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体制诸多不适应之处。当前我国政府要推动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促使政府职能进一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通过消除过多行政干预市场的职能,凸显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指导经济的政府功能,实现由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在根本上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3.
《经营管理者》1996,(2):10-13
<正> 一、“九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规划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各项改革,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  相似文献   

4.
陈先运 《决策导刊》2001,(11):10-12
城市化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长期战略。但随着经济体制特别是财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和城市收费制度的逐步改革,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建设的机制、手段、办法等,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吃饭财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正>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要围绕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1996年全省工交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突出工交工作重点,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经济体制正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不断推出改革措施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各地方跟进的程度和质量等存在着差距,各部门、各地方的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幻、提高员工素质、获得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改善设施装备、开拓原料和商品市场等方面,已经拉开了差距;有些企业之间,在这些方面或其中的某几个方面存在的差距还非常大,难以适应体制转轨时期客观经济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年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中最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变化是 :指令性经济计划的消失和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如果简单地运用一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样的“两分法” ,也许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中国的经济体制现在已经是由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了。但是 ,计划经济消失以后 ,填补制度空白的一定是市场机制吗?在理想主义的改革设计蓝图上确实可以这样写。但中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却并非如此 ,计划经济固然已经瓦解 ,但来自政府和垄断性国有机构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没有减少 ,而且变得更加随意化 ,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并非由市场机制主…  相似文献   

8.
杜佳飞  程琳 《经营管理者》2009,(13):210-210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也是粗放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认知日益深刻,增加了驾驭市场经济的丰富经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地方政府在经历了土地市场跌宕起伏后,顺应我国土地制度和市场基本规律而进行的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古老中国大地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持久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改革,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和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地辅助党委决策,这是当前摆在县级党办和政研部门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寿县县委办公室、政研室适应形势,创新工作方式,在调研、综合文字、信息工作方面进行了"三位一体"的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强;同时,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时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亟待解决。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己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因此,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我国政府应着重思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方红 《领导科学》2006,(14):32-33
政府行为得当与否主要取决于制度、法律、政策、外部环境以及政府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机制、法律、政策规定以及辖区人民的要求,其决策行为在不同领域呈现不同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决策行为的应付性。这种行为表现最直接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能是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但是,由于工作与决策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及工作决策不一定对所有地方都实用,至少…  相似文献   

13.
论印度现代化的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印度现代化模式转型的标志与原因———陈峰君论印度现代化的转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印度已从原来的尼赫鲁时代的社会主义旧模式走出 ,并正在向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过渡。印度模式转型的主要标志是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经济体制由尼赫鲁时代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混合经济模式向东亚政府主导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型 ,二是从以国大党为主轴的一党优势制向二党制或三党制过渡。印度经济转型是从80年代初经济改革开始 ,但步伐真正加快是在90年代拉奥执政时期。拉奥政府对印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进行了被认为是“大刀阔斧”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财政的深入,我国原政府预算科目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直观、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不能体现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使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弱化,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鉴于以上情况,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经国务院批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于2007年全面实施,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分类统计体系最为重大的一次调整,也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创新。  相似文献   

15.
汪玉凯 《领导文萃》2005,(11):27-30
在中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历史进程中,中国政府的转型是必然的。中国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而要实现这种历史性跨越,只能通过改革;而政府的改革要真正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有战略性突破。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政府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呢?我认为至少有六个关键点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一是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一方面要通过制度设计,对未来中国政府管理的模式、运行机制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形成目标共识,如中国要不要走大部制…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1992年以来,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国有企业转制等,使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制定的节能政策和法规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效能大为减弱。节能工作与经济形势之间出现了脱节。近几年为适应市场取向的改革,作了某些调整,总体上却仍没有摆脱原有的框架。现有的节能工作体系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所以这样的模式只存在于中国,也只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国有企业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政企利益冲突与协调也是国企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本文将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企改革政企利益冲突的表现以及协调二者冲突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1978年到2008年(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也同样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发展过程,并逐步确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本文在剖析湖北省襄樊市会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我国地方会计管理体制演变和发展历程,旨在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地方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使之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陈新 《领导广角》2001,(12):9-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实现了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我们相信这种变化,是支撑中国政府继续进行改革力量。现在,中国政府面临重大的契机和挑战:加入WTO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挑战。这将促使我们的政府进行改革,包括管理观念、政府职能的配置、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的运行方式。中国加入WTO,与其说是中国的企业加入WTO,倒不如说是中国的政府加入WTO,从WTO规则来看,约束的是成员的政府,而不是企业。WTO的23个协议、492页纸,只有两个条款提到企业,其他都是规范政府的行为。首先是政府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革,最终实现中国政府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视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体制”的重大观点。而《决定》中体现出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注重,是这次全会的一大亮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要求,更加明确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