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魏源留给世人大量的山水诗歌,其中许多都附有序文,或记地理沿革,或模山范水,或写景记游,但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本文即以魏源的山水诗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认为魏源的山水诗序既是其山水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展现出诗人嗜奇好游的个性,同时还具有客观理性的色彩,并且行文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魏源的山水诗当中多写山谷的现象,客观原因是山谷这一地质形态汇聚了山与水两大因素,能同时满足魏源喜山好水的个性;而诗人笔下的山谷形象又是诗人情志理念的寄托,符合他身处的境地,是他积极探索精神的外化。  相似文献   

3.
詹志和 《学术界》2006,(4):236-240
魏源在晚清诗坛独树一帜,他自称“十诗九山水”,“溺仙溺佛溺山水”。他的山水诗别创新声,在审美追求上与佛教美学多有会通,具体征象表现为错彩镂金的“绚丽美”,寓理于景的“智思美”和摇曳多变、似真似幻的“变幻美”。本文以魏源的山水诗名篇《香港岛观海市歌》《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等为范例,探讨其山水诗的“变幻美”及其在学理上和发生论意义上的佛学根源。  相似文献   

4.
魏源(1794-1857年)是爱国的、进步的杰出思想家,在19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当世发生过重大影响;还对后来的社会变革思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历史把魏源推向剧变的社会舞台,他的一生贯串于封建“本世”和近代初期。魏源的前期活动正当中世纪的下限,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濒于崩溃。民族矛盾逐步上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侵略手段不断叩击中国沿海门户,加剧了社会危机。魏源的后期活动,则跨入了中国近代时期的初期阶段。意味深长的是,这个具有“天崩地解”的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既非社会生产力的重…  相似文献   

5.
魏源一生留下九百多首诗。他的诗不仅受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影响,而且从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自居易、苏轼等著名诗人那里吸取营养,既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又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从具体内容上看,魏源的诗以政治抒情诗和山水诗为最引人瞩目。其诗论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魏源史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圣武记》、《海国图志》、《元史新编》、《皇朝经世文编》等,都反映了魏源的著史意图,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魏源的史学特点“预示着史学风气的转变。”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不能不注意魏源的史学思想,而且还应该从他作为起点。本文仅对魏源的史学思想作一点探微工作,有不妥之处,请史学界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7.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改革派思想家。其诗论力主尊情,强调诗歌表现真情和怨情,抒写怨愤和忧患。同时,魏源强调诗歌反映现实,为现实政治服务。在艺术表现上注重赋的表现手法。魏源的诗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  相似文献   

9.
在魏源的著作中 ,他对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的概念区分得甚为明晰。如称基督新教为“波罗士特”( Protestant) ,称天主教为“加特力”( Catholic) ,称东正教为希腊教。由于魏源使用“天主教”一词最为频繁 ,且专著有《天主教考》,所以笔者在行文过程中 ,除引文之外 ,以使用“天主教”概念为主。魏源之于天主教 ,虽在具体知识方面超过前人 ,而其认识和态度则完全与他们保持一致。亦即一味的否定和批判 ,在很多方面 ,都丧失了儒家优良传统 ,不自觉地与其士大夫角色产生了背离。魏源的思想在近代中国确实超前 ,他在天主教方面的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0.
魏源(1794-1857)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急剧衰败,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面对着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灾难,魏源与他同时代的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改良,希望有一批雄才伟略的杰出人物来力挽危局,再造神州。龚自珍曾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魏源则系统地提出了一套人才治国论。这些思想集中地反映在《默觚》等著作中。本文试图对他的人才治国论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一、人才系国家之兴亡魏源在总结中英第一…  相似文献   

11.
胡峻 《船山学刊》2001,(3):24-26
笔者在文中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魏源的法治观进行了综述,指出其法治观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法是一种治国工具,治法在人,因势立法,因势变法。同时,笔者对其法治观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评述,并就魏源法治思想提出了几点思考:利用法律做为我国的治国工具,抓好执法官建设,立法工作者应借鉴、学习因势立法、因势变法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魏源的认识论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认识论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表现了近代启蒙思想特色。今天,认真研究魏源的这一理论成果,对于我国现阶段实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体制转轨,无疑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认识的起源方面,魏源提出了“及之而后知”的命题。 认识的获得,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在实践中形成的?魏源对这个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指出:“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焉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在他看来,践行而后能知,不行不知,只有接触并变革客观对象,才能获得认识。当时,魏源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使用主体和客体这样一对范畴来概括认识活动中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周彩云  刘精盛 《理论界》2013,(2):158-160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诗》学专著,学术界对其研究日趋深入,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四个方面:《诗古微》版本,魏源的治《诗》态度,魏源对诗旨、诗序的态度等问题以及对《诗古微》文学意义的阐释,它们对深入研究《诗古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魏源的哲学思想、经济改革、军事主张、政治见解和学术成就做了一些研究,现特将湖南省博物馆所藏魏源写给贺熙龄的两封信稿中有关问题简释于后,作为学术界研究魏源的资料,我想会不无微助。  相似文献   

15.
李莉莉 《理论界》2007,(3):173-174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魏源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了学术界关于魏源的历史定位、《海国图志》、魏源的哲学思想以及魏源与相关人物的比较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改革者。他的有关言论、思想不仅与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政治现实密切相关,而且对后世也能给予一定的启迪。本文着重探讨魏源的社会控制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倡经世以谋富强 ,讲掌故以明国是 ,崇今文以谈变法 ,究舆地以筹边防”,不仅“兼揽众长 ,各造其极 ,且能施之于实行 ,不徒托诸空言”① ,不愧是鸦片战争后最早踏上探索民族振兴之路的中国现代化之前驱。魏源毕生著述不断 ,作品卷帙浩繁 ,“所著书未刊者尚多 ,已刊者如《圣武记》、《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 ,皆风行海内”② 。与魏源同时的张维屏所列举的这三部书 ,正好是最能体现魏源思想且超越时空的畅销书。本文拟按照三部书编著出版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以探讨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崇尚宋学,宣究今文,主张通经致用是魏源治学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对其所著《诗古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源反对汉学家对《诗经》进行繁琐考证,认为治诗主要是阐扬《诗经》的“微言大义”;同时魏源解说《诗经》诗旨,博采古今汉宋各家之说,这对经学家而言是混乱家法,以现代学术眼光来看,则反映了魏源不立门户、融贯群言的学术胸襟,成为《诗古微》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魏源是开启近代打破封闭状态、奖励对外观念 ,因而支配国民心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杰出思想家。推进对魏源的研究 ,应当把他的改革主张与其代表时代精神的哲学思想 ,与当时哲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联系起来 ,并且发掘其前期改革思想中的近代意识 ,探讨他由前期向后期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考察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的时代特点 ,还可从中得出对于当前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魏源的经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进步社会思想急剧变化过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探讨其经世思想的内涵及文化背景 ,对于我们研究这位“破立并举、与时俱进”的先哲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两汉之际 ,经世思想已发展成儒学传统 ,成为历代传统知识分子积极入世、佐君教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 ,清统治者出于维护其极端专制与防范汉民族反抗的需要 ,对经世思想进行残酷的摧折 ,迫使知识分子走上一条埋头古籍的考据与整理的沉闷之路。对此 ,魏源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当口 ,与龚自珍、林则徐、徐继畲、包世臣等一批敏于时事的士大夫将视野从故纸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