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是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举。其存在和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最鲜明的特点,我们感到有以下三点: 一、“多党合作”以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 “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2.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后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我国现在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据此制定了党在此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它给我们明确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应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及须注意的问题。一、多党合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完善这项制度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国近一百多年的革命历史给人们以这样的启示:虽然众多的仁人志士,不怕  相似文献   

5.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首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消灭私有制”。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斗争焦点。现在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胜利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从五四运动以来的近70年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千百万群众,排除万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党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伟大功绩之一,是首次论述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是  相似文献   

10.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治国的根本,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近七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就没有人民的新中国,国家就不能统一富强,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生活。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共产党的领导不如“多党政治”,否定党的领导,这种谬论是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同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的集中表现。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也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从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建立。这种合作关系真正作为一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则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  相似文献   

12.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极“左”思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明确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也是对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那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竭力诋毀四项基本原则,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一条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央领导同志这几年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但由于从中央到许多地方,政  相似文献   

14.
张文显 《21世纪》2013,(3):12-14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必须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我们做地方党委工作的同志,尤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提高如下三个水平: 一、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关系到能否坚持和落实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在领导新民主义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专政,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等理论, 都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基本理论依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规定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切党派和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前提, 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合法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把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政治原则概括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重大决策,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是清除思想理论战线上精神污染的锐利武器。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引自《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的引语皆不再注出处。)我们党从建立那一天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模式”的核心内涵体现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统率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风云突变、世界形势动荡不安的时候,如何更有效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对我国的渗透,防止“和平演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会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说“要管100年”。这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