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1世纪》2009,(12):74-74
开心网、Facebook、校内网,这些风靡的社交网站吸引了怎样的人?大家都从中得到了什么?社交网站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究竟是更疏远还是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社交网站对招聘效果的作用,发现社交网站通过对用人单位口碑的提升或下降,可以对招聘效果起到正面或负面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同时社交网站上的求职经验分享质量对双刃剑作用起到助推作用。要想将其正面作用充分发挥,就要对社交网站的口碑以及求职经验分享质量进行管理,将其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那年暑假,能网上查询寝室分配的时候我心中不免忐忑:不知道寝室的环境怎么样,设施是否齐全,最重要的是担心室友人是否好相处。毕竟我们要一起度过四年大学时光,那种持续一辈子的友谊,我是极向往的。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站在为大学生获取资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了解大学生对社交网站的利用情况,明确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更好地利用信息平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高校利用社交网站加强学校与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学生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可为社交网站功能开发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邱瑞贤 《今日南国》2009,(12):50-51
截至今年6月,中国式社交网站“开心网”在15个月时间内迅速发展到3000万用户,页面浏览量达7亿;Alexa全球排名100名左右,中国排名第13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网站在2008年3月起步时的数据一300名种子用户,300万元的投资,8个人的团队。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站的迅速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互动平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站的忠实使用者。研究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偏好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文章通过研究发现:(1)不同的社会支持情况对大学生不同的社交网站使用偏好有正向预测作用;(2)性别对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社交网站使...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自我的机会和自我呈现的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新的重要环境。社交网站自我呈现是一把双刃剑,其具体方面与策略决定了是否对大学生自我认同产生积极影响。积极和真实的自我呈现策略均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在具体影响机制中,作为环境因素的线下社会支持和线上积极反馈起中介作用,个体因素中人格特质起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究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自我认同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建构新的理论,采取多种研究设计与方法,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揭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作为自我呈现和数字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社交用户之间关系形成和维护的平台。其中,如何提升用户的关系融入成为数字交往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以用户间相似性为切入点,运用社会认同和自我扩展认知理论解释相似性引发的认知困境,探索基于用户间相似性的社会认同的机制,引入认知需求以规避用户间相似性对其自我扩展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用户间相似性与社会认同正相关,与自我扩展负相关,而用户社会认同和自我扩展均会提升用户社交媒体关系融入。针对认知需求较高的用户,社交媒体可以减少相似性机制的影响,从而提升用户自我扩展认知,实现社交媒体关系融入。  相似文献   

9.
网络空间中社区认同的本质是"社区感",即对所属社区共享价值观的认同。社区认同通过社交网规范(包括规范认知和规范效力)对虚拟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上述理论关联有助于优化网络社会管理实践,具体措施如下:互联网管理中应注重社交网站礼仪规范,以增强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利用社交网实现立法创制权,以增强互联网相关法规的合法性;适度放松实名制并强化线下活动,以提高社交网虚拟社区归属感;在舆论管理中引入社会规训,以构建无形而又无所不在的网络版"超级全景监狱"。  相似文献   

10.
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构建社会比较、自我呈现、旅游嫉妒与出游意向间的概念模型,采用问卷 调查方式,在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面向常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年旅游者实施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 以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社交网站上旅游嫉妒作用机制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社会比较正向影响旅游嫉妒, 同时正向影响出游意向;积极自我呈现负向影响旅游嫉妒,其与出游意向不呈负向关系;真实自我呈 现正向影响出游意向,其与旅游嫉妒关系不显著。旅游嫉妒的作用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女性 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呈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效果值达 0.251;其真实自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负向影响关 系,效果值为 -0.043 且不显著。青年男性旅游嫉妒对出游意向影响不显著,效果值为 0.114;其真实自 我呈现与旅游嫉妒呈正向影响关系,效果值为 0.077 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交易费用的节约--社会关系网络维度的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解释企业的产生及其边界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交易费用是怎样被节约的呢?本文提供了一个研究交易费用的节约的维度: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的成长和运行中,是获取短缺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减少在内部建立与实施制度的成本并降低道德风险的重要途径。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在协调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传播是进城农民工建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进城农民工移植、复制的初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以非工具性为主,是农民工在生存阶段初步适应城市社会的基础;再构的次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则以工具性为主,对于农民工在发展阶段高层次适应城市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断裂,标志着进城农民工人际传播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3.
非伦理行为因其对团队的严重破坏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个体嵌入在团队内部的社会网络中,因此除了个体特征、团队特征、情境特征等因素之外,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的扩散也有重要影响。由于社会网络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其研究也应采用动态范式。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演变,并据此探究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扩散的影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团队社会网络特征(关系密度和关系强度)对团队内非伦理行为扩散有正向作用,而团队特征(团队规模和团队内外控构成比例)调节这一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风险的角度看,网络突发事件就是一个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也是一个在网络与社会现实不断互动中放大社会风险的系统.本文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分析工具,对网络突发事件的酝酿与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以风险治理为切入点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治理,从风险控制转向风险沟通,重构风险传播中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关系等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意大利南北部的社会差异看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南北地区的经济成就、地方政府所执行的效率、市民生活的特点都有明显的差异。北部地区社会和政治效率发挥得非常好,市民之间的信任和参与网络也非常发达;而南部地区则不是这样。南部与北部之间如此明显的差距主要根源于中世纪以来传承下来的两种体制:北部具有共同体性质的共和国传统,而南部则具有君主制传统。正是这两种传统导致了市民参与和人际纽带方面的重大差异。如今,在经济上取得优异成就而且保持良好的集体生活的地区都是在市民参与、合作团体、相互帮助等方面拥有优良传统,这就意味着,社会资本是决定经济发展和政府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支持研究发端于个人健康的社区心理学研究。随着网络分析概念和方法的引入,社会支持的定义更为系统,相应的操作化测量更为规范。通过对社会支持的来源组成、支持网络的关系和结构、实际获得支持与感受支持、支持作用机制等问题的梳理,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因素得到更为全面的检视。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社会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此基础剖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单位(关系联结)以及网络形成与演进的两种模式,对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问题研究可能的结合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了社会网络理论可以在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联盟、中小企业的起动与发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研究领域得以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以多元合作治理的形式实现社会共治。[1]笔者结合西安市社会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西安社会管理网络化治理模式。该模式以"赋权参与、以人为本、合作共治"为治理理念;以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为治理主体;以信任、协调、整合和互动机制为治理机制;以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弱势群体,完善社会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社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等为治理职能;以"1+1+4"组织管理结构为组织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特殊依赖分析入手,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组织知识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起一个关于个人关系网络与组织关系网络对显性知识创新和隐性知识创新的关系效应框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纵向关系网络对组织知识创新的贡献相对于横向关系网络来说反而更不显著,而反映企业与政府、银行的关系的社会联系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则有较高的显著性。这表明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特殊性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