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文本特征进行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据此,必须对文本的特征有准确的理解。文本是以作者的个体生命精神为能源,以语言艺术为中介,通过作者心灵的发酵生成文境而呈现出来的。依据文本特征进行阅读教学的精义就是调动学生的心灵智慧,沟通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联系,让学生触摸文本,感知文本,融入文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和感悟。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文本解读不应是过去对教参观点的简单复制,而应是个性化、多元化的。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从文本、解读、创造三个角度,提出文本阅读情境化、文本解读多元化、期待视野拓展化的体悟式阅读教学观。  相似文献   

3.
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因为学生的功利化心态、对作品的陌生化、阅读选择的轻松化和教师的程式化处理而产生了多种弊端,为消除弊端我们倡导研读经典,鼓励和指导学生对经典文本多元化接受,通过"引导—强化—深入"一系列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建构学生的人文品格,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就这一训练建构相应的综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理应有它不同于一般文体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开放性的主题教学所体现的,便是文学作品在主题理解教学上的特殊性.本文从文本客体和阅读主体两方面,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引导学生更全面地领会作品意蕴,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方面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文本与自主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阅读教学;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成效,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有效解读。以初中英语牛津教材(上海版)中部分阅读文本为例,教师要根据文本,设计各类活动,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基于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重组和建构文本,并适度超越文本以收到较好的课程教学成效,才能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8.
文本易读性是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试的重要参照指标,但影响现代汉语言文本易读性的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的论述类文本为实验样本,将复杂长句改成结构相对简单的短句,并设计试题进行测试,以探索句法结构对现代汉语文本易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用时、每题得分等数据,发现句法结构会影响现代汉语文本的阅读速度和低级阅读能力,但对高级阅读能力基本不产生影响。这一结论对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试提供了以下启示:正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价值,重视文本内容的教学意义;突破“语言玩味式”阅读形态,重视学生高级阅读能力的培养;避免阅读测评选材的随意性,规范调控测评试题的难易度。  相似文献   

9.
互动式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和教学环境四要素间的互动,即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分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阅读,深入文本内部与文本对话,从而产生超越字面意义的理解,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将理解汇拢、交流,在对彼此理解和反思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效生成教学情境,提高认识、理解和审美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许多环节,从本质上说,是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分析鉴赏的,是写作知识的传授与习得。因此,阅读教学中应该进行适当的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渗透。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渗透,可以从多点进行:以教学文本中的经典词语为基础进行"联词组段"训练,以教学文本中的精彩语段为基础的创新练笔,以教学文本为对象的不同层面的赏析、评介等文艺评论性的练笔,以教学文本为基础的积累写作素材训练。阅读教学向写作教学、训练渗透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读、写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间的"对话"是这个活动的重要特点,三者"对话"成功,就会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否则,阅读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语言进行感知、理解、欣赏、评价,更应注重文本内部各项训练项目之间的链接。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加工、整合,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抓住阅读教学最核心的东西,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同时力求处理好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间的关系,读写结合,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亳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核心,生本对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这是核心要义,是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能走马观花,急于求成,不能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正如叶圣陶所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文本的各种形式要素引起充分的注意。对文本的各种表现形式的仿写,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学习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以之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高度重视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体验和独到感悟,把文学文本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语文课程的总纲领,对语文教学的目的进行了阐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界定。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提升。阅读教学正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支架”。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不是文本唯一的解读者。学生有自主选择文本的权利,也有选择怎样阅读的权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品位文本,从而与文本、与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内心中、在情感上与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为扭转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者、教参、教师)的阅读教学状况,摆脱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提倡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分享彼此的观念和人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在平等与合作的平台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所谓"阅读课练笔"就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形式进行的书面表达练习。其训练时间大多为三五分钟,篇幅以三言两语或一段话居多。阅读课练笔对学生积淀语感,内化文本语言,促进读与写的有机统一,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相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图式理论论述了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文本和读者的背景知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将阅读教学分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指出读前要开展激活学生图式的活动,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式来提高理解效果,读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和扩充图式的活动,并相应地提出了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