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寅生同志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話和《人民日报》的編者按語,对我的教育很大,現在我来談談两点学习体会。一、关于敢拼、政闖、敢于胜利的問題。我想,一个运动員,一定要象徐寅生同志做到的那样,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我参加广东羽毛球队的最初一段时間,对这个問题是认識不明确的。后来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紀念白求恩》,我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心想: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人,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正象毛主席說的:“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話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充滿了辯証唯物論,值得我們认真地反复地学习。徐寅生同志从自己的成功与失敗的实践中认識了“为革命而打球”的道理。他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做到“身在球场,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敢拼敢闖,用大无畏的精神,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为祖国爭光。这是无产阶級的革命志气。他的这种凌云壮志是  相似文献   

3.
启示与鞭策     
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虽然它谈的是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问題,但是读了以后,却使我对如何做好理论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徐寅生同志说:“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又说:“解放军是带着敌情观念练兵的,我也想如果我们把乒乓球看作蔣介石的脑袋,一板一板打起来该多有力量!”他正是这样做的。他在打球的过程中,能时时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带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話和《人民日报》編者按語,收获很大。当前我們正在进行教育革命,实行半工半讀,政治理論課教学也正在进行改革,学习这篇文章,对我們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現仅談几点体会。第一,要象徐寅生同志那样,有一顆为革命而工作,为祖国爭荣誉的紅心,要带着无产阶級感情来对待革命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作好,才能在工作上作出成績。徐寅生同志由于解决了为誰打球的問題,因此他就处处不計較个人得失,打起球来,就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同志,不久以前对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作了一次讲话。这个讲话很好。贺龙同志已经把它介绍给我国的全体运动员阅读和学习。贺龙同志指出:徐寅生同志这篇讲话,提出了和正确地解决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是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应该为谁打球?他说得好: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坚决抛开个人得失;其次是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作风问题,他以自己的经验说明了怎样从战略上藐视困难,从战术上重视困难;第三,他提出运动员也要象解放军那样,思想上经常有杆枪,时时事事联系到怎样打好球,要胸怀雄心壮志,平时刻苦练球,比赛敢打敢拼。平时练球要和比赛、特别是和国际比赛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要敢于破旧创新,打倒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等。徐寅生同志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一切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都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都必须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辩证唯物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如果不用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观点,而是用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观点,去看问题,做工作,就会产生片面性和主观主义,就不可能对于客观事物作恰当的分析,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徐寅生同志讲的是打球。可是,所有从事理论工作、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军事工作的同志们,都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我们希望,大家都来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讲话。  相似文献   

6.
读了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很受感动。徐寅生同志自己说,他的讲话是“放火”。对!确是一团烈火,一团充满辩证唯物论的熊熊烈火。对如何打乒乓球,我虽然一窍不通,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从这篇讲话中得到启发和教育。现在就讲话中所提到的要带着阶级感情打球,要带着“敌情”观  相似文献   

7.
一特写报告无論就我們中国文学或世界文学来說,都是一种年轻的文学。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工农兵通訊运动委員会,1931年在左联的执行委員会决議《中国无产阶級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中提出了在形式方面,“批判地采用中国本有的大众文学,西欧的报告文学,宣传艺术……等等”。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識地提出和組織报告创作的开始。而正式以报告命名的作品,则不能不推1932年出版的反映一二八上海战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但因此而說在这以前中国还沒有报告或类似报告的作品出現,也是不确实的。既然高尔基可以举烏斯彭斯基和莫泊  相似文献   

8.
为谁而写     
读了徐寅生同志的讲话,深为感动。我也算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在理论队伍里工作了一个时期,也写过一些东西,读过不少理论工作者写的文章,但是象徐寅生同志那样好的文章的确是少见的。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如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榜样。徐寅生同志把毛泽东思想运  相似文献   

9.
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近来认真学习了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話和《人民日报》的編者按語,从中得到很大启发,学到許多东西。广东哲学学会、經济学会、历史学会、教育学会、图书館学学会和語言文学学会筹备委員会,为了交流学习的情况和促进学习的进一步开展,于一月下旬分別举行了座談会。各个座談会上的发言都很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徐寅生同志的讲話正如《人民日报》編者按語所指出的,确实是一篇充滿了辯証唯物論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經过了学习和討論,深深地感到从事理論工作、教学工作的人,可以从这个讲話中学到的东西是很多的。下面就是各个座談会上发言的主要內容:  相似文献   

10.
读了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联想到自己几年来练基本功的情况,得到很大启发。下面谈谈其中的三点: 一、思想革命化是练好基本功的前提和基础徐寅生同志说:“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他还用他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賽中,转胜为败,和  相似文献   

11.
徐寅生同志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讲话,贯串着“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看了这篇讲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打球是为了革命,站柜台也是为了革命。在任何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有了“为革命而工作”的思想,都能作出不平凡的成绩来。常言道:“隔行不隔理”,徐寅生同志讲的是打乒乓球,可是和我们在商店里站柜台是一个道理。徐寅生同志说得好:“小小乒乓球手里一攥,看你想的是个人还是国家。”我们营业员,天天往柜台里一站,也要看你想的是个人还是国家。这个问题,时时刻刻都摆在  相似文献   

12.
为誰教学     
徐寅生同志是个优秀运动员,他在打乒乓球上对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给我启发很大,特別是他为革命而打球的精神,更值得我学习。为了给祖国爭得荣誉,徐寅生同志在打乒乓球上是敢“拼”、敢“搏”和“敢于冒险”的。可是,徐寅生同志的“拚”、“搏”和“冒险”,  相似文献   

13.
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正如《人民日报》编者按所指出的,“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所有从事理论工作、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军事工作的同志们,都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为了促进这个学习,本刊最近组织了武汉地区部分理论工作者,笔谈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下面发表的五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5.
徐寅生同志《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的确是一篇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好作品。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挂帅,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一分为二”等等光辉的思想都被徐寅生同志很好地运用到如何打乒乓球上面来了。例如他在讲话里特別强调打乒乓球首先要政治挂帅。原来我想,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在讲到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提出,要在广大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这一指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曾把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作为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他强调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论述党的建设问题时,又把对中国的历史状况、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的深刻了解,作为衡量我们党的成熟程度和干部、党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名报告中,把不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作为一种极坏的作风。他指出:“不论是近百  相似文献   

17.
俞平伯校訂、王惜时参校的《紅楼梦八十回校本》是一部有价值的書,是《紅楼梦》版本系統中重要版本之一。这部書不仅对国內的《紅楼梦》研究工作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就是在国外也受到了《紅楼梦》翻譯家們的重視。这說明了俞王二位先生的校訂工作是有成績的,是适合社会需要的,他們在整理和传播《紅楼梦》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献。但是,我觉得他們給这部書写的序言还值得商榷。对于整理和发揮文化遺产来說,序言是很重要的。序言之于讀者,好象向导和行路人,如果向导把路領对了,行路人就会少走或不走弯路;反之,領錯了,就会走弯路,甚而至于誤入歧途,上当受害。(当然,这样說絕不意味着一切坏影响都要由序言負責)最近,陆定一部长在全国防治吸血虫病会議和华东話剧观摩演出参加的一次集会上的講話內就指出过这一点f:  相似文献   

18.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出发的重要思想观点。“从六亿人口出发”,指的是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坚持的思想方法,同时也是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这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指导原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起点与归宿。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已不复存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消失了。相反,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閱讀了于凤村同志写的《試論有計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載《学术研究》1962年第五期)一文后,有些不成熟的意见,现在把它写出来,向于凤村同志和学术界的同志請教。一为了把这两个规律的关系探討清楚,首先有必要从这两个规律本身的一些問題談起,也就是从于同志文章的第一部分:“关于这两个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識”談起。于凤村同志一开头在引用了馬克思于1868年7月18日致庫格曼的信中一段著名的言論后說,“人类社会的再生产必須按各种不同产品的需要量分配劳动进行生产,这就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省哲学界就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展开讨论,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意义。一九七二年,我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编写组,由我同另一位同志负责编写《认识和实践》这一章,是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作为认识论这一章中的一节来写的。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四年,我又参加该讲义的修改工作。张江明同志对该讲义的修改问题,从体系到一些具体观点提出了他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作为讲义的第二讲,代替原来的“物质和意识”那一讲。张江明同志的观点就是要把“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