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白晋的做法在来华耶稣会士内部引起争论。最终,虽然康熙仍然支持白晋继续研读《易经》,但白晋的全部作品在耶稣会内部遭到了封杀,白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依据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的重要文献,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1879年,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将其所译的《中国经典》(Chinese Classics)之一《诗经》中具有宗教意义的部分诗篇结成一集,收入由其牛津大学同事马科斯.缪勒所主编的《东方圣典》(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丛书中的第三卷,《中国圣典:儒家卷》(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Texts of Confucianism)。这套丛书的宗旨,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东方的宗教文化及其典章制度。但是,由于理雅各没有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做出明确定义,在编选本书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因此所选的篇章未免有些零乱。结果是读者在读完本书后,仍然无法对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倒是理雅各对《诗经》中"天"、"帝"以及"上帝"等关键词语的翻译和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中西宗教文化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3.
经文辩读通常是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典的平行比较,人们在其中发现:神圣的显现可能有不同方式,多元的声音也不会融为任何一种独白。但是,亚伯拉罕传统内部的经文辩读或许忽略了另一种丰富的资源,那就是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经典进行的翻译和注疏。通过理雅各这一翻译个案,特别是《圣经》之道与《道德经》之道的联系、《圣经》之虚己与《道德经》之虚用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务杂志》是在华基督教会办刊时间最长的英文期刊,代表了主流教会和传教士的思想和见识.其刊载的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态度和看法.新教传教士主要把中国小说当作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样本,并籍此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对中国小说的态度带有很实际的传教的意义,他们比天主教传教士采取了更为灵活主动的策略来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小说的这种态度正体现了他们为传播宗教而采取的文化适应政策.  相似文献   

5.
理雅各是19世纪英国传教士汉学家,曾三译《诗经》。由于其间译者经历、生活环境及身份的变化,理雅各的《诗经》三译本体现了其不同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他的宗教观念经历了从以基督教为中心的狭隘偏见,到宽容、自由的比较宗教观的演变,学术思想也从较多地依赖传统和服务政治,而逐渐走向强调独立意识的学术阐释。但西方主流思想总是影响着译者,又通过译者影响着译著。中国经典在理雅各看来仍是低劣的,需要基督教来予以完善。理雅各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更无法突破主流思想意识的藩篱。  相似文献   

6.
近代教会学校开设儒家经典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世纪 ,伴随基督新教对华传播 ,教会学校在南洋、澳门、中国内地相继出现。尽管新教传教士标榜教会学校的目的仅仅作为其宣教的一种辅助手段 ,宗教教育是其主要教学内容 ,但又均强调儒家经典教育 ,甚至将其置于西学之前。新教传教士此举既是基于儒家经典可以促进基督教传播的传统识见 ,又有藉此吸引中国学生就读 ,同时亦有利于教会学校毕业生顺利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借以提高教会学校的社会地位及影响。总之 ,教会学校开设儒家经典教育的策略文化宽容举措 ,一方面减缓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疑惧心理 ,争取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亦使基督教在华易于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 ,也对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嬗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平一 《船山学刊》2001,(4):126-129,137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曾先后传入过中国,来华传教士又以天主教和新教居多,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依恃不平等条约,大量涌入中国,传教规模迅速扩大。基督教许多教派都派遣传教士到湘组织差会,许多差会在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传教士的这些活动给近代湖湘文化涂上了一层有别于古代文化的色彩,而传教士的到来引发的多起教案也成为社会各界十分注目的事件。一、基督教在近代湖南受到的抵制基督教所受到的抵制主要是指近代以来连绵不断发生的教案。教案是指中国民众聚集起来,打砸、…  相似文献   

8.
石元蒙 《兰州学刊》2003,(1):128-129
15世纪以来 ,欧洲航海贸易势力东来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开始向东方扩展 ,一批批搭乘商船的传教士到亚洲各国进行传教活动。沙勿略是来华传教的先驱 ,而利玛窦真正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15 78年 ,利玛窦从欧洲到果阿 ,15 82年在澳门学习中文 ,后在肇庆建立第一座教堂。 15 89年 ,利玛窦到广东韶州继续攻读儒家经典 ,宣传西方科技知识 ,作为宣教手段。 160 1年 ,利玛窦终于抵达北京 ,向明神宗赠送礼物 ,获准在西城南门附近居住。在北京 ,利玛窦大力著书立说 ,广为宣传教义 ,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从南到北的基督文化传播网。利玛窦去世后 …  相似文献   

9.
理雅各是17世纪的英国传教士,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中国经典进行了系统翻译,他所翻译的文本,成为中外学者再翻译中国经典的借鉴,其影响力至今未被超越。在理雅各对《论语》及孔子的译介中,有一个问题十分特别,即他对孔子为人是否"诚"的追问,这在尊孔子为圣人的中国人眼里感觉新鲜而扎眼。理雅各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对某些访客"辞以疾"又"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的做法,质疑孔子是否"虔诚"、"真诚"。我们可以由此探讨中外研究者对孔子"诚"问题的不同解读,深入对"诚"范畴的古典含义、中西差别的认识,考察圣人的"诚"与一般人对"诚"的理解有何差异,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义雄 《学术研究》2002,1(6):43-49
澳门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活动的初期,也是将澳门作为重要的活动基地。马礼逊、裨治文、卫三畏等传教士,都有在澳门长期居住和活动的经历。新教传教士所举办的文化事业,特别是“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马礼逊教育会”和“中国医务传道会”的一系列活动,都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许多有着深远影响的著作,是在澳门撰写和出版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马礼逊翻译的中文《圣经》、他所编著的《华英词典》和裨治文、卫三畏编辑出版的英文《中国丛报》。  相似文献   

11.
钟鸣旦  代国庆 《学术研究》2012,(8):86-92,160
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由范礼安构思,并由利玛窦富有创造性地予以实践。延续至18世纪的后继者们把此种策略与利玛窦密切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利玛窦规矩"。此前,"利玛窦规矩"常被视为个人独创的结果,而忽略了中国这一他者所施加的影响。笔者则试图证明,他者在"利玛窦规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利玛窦本人的活动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正是他者塑造了利玛窦。没有他者,一切都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与典籍外译之话语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 《河南社会科学》2012,(7):102-104,108
典籍翻译对于提升中国形象、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抵制文化霸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华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译本在国内外评价很高,在国外销量也很大,影响很广,但我们却发现理雅各《易经》英译本存在着许多误译,作为文化殖民者,他还有意通过翻译消解和扭曲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剥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典籍外译利在千秋,为了确保典籍文化在输出的同时不变形、不失真,汉语学者的译本断不可缺,不能简单地仅以销量作为典籍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韦羽 《阴山学刊》2009,22(4):64-69
德籍传教士穆天尺是罗马教廷传信部派往中国的早期遣使会传教士之一。他在华传教四十余年,曾任四川宗座代牧主教27年之久(1715—1742)。期间与来自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马青山主教对四州教域权的归属周旋颇久。穆天尺同时致力于在川传教,重视培养中国籍神职人员,并制定和颁布规范神职人员与宗教生活的训令。虽然自穆天尺之后,四川成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势力范围,但是他的种种努力,为四川.在禁教时期仍然成为天主教传播的良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易》作为中国的文化古籍,不仅影响着中国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模写天地"的思想精髓,更是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易》之动静、卦爻象、卦爻辞、天人合一精神,进一步揭示《易经》模写天地之根本,并进一步窥探其在当今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层面的积极因素,发现古代文明成果在当代闪耀光芒之旨。  相似文献   

15.
贾熟村 《云梦学刊》2009,30(1):46-50
太平天国崇拜上帝,反对儒、释、道,形成了中西文化的激烈对抗。曾国蒋家族信奉儒、释、道,起而抵抗,父死子继,弟死兄继,直至太平天国失败。有大量的曾国藩之类的家族与太平天国对抗,应该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起义当然是一次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中西文化冲突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晚明耶稣会传教活动向民间深入之后,传教士们开始进入远离两京的地区,并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中,逐渐形成了异于早期"西儒"形象的社会角色.本文以艾儒略在福建地方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为个案,分析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传教士及所传天主教的不同理解与接受状况,并以此透视异质文化间交流与相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拉祜族的厄莎信仰和基督教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厄莎信仰是拉祜族最具生命力的人文系统,是拉祜族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动力和社会机制。当基督教作为外来文化进入拉祜族社会时,厄莎信仰成为基督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为基督教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基督教在拉祜族地区的本土化。基督教的现代理念和手段,有利于拉祜族社区的生产技术、教育卫生、生活观念等的提升,并在厄莎和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上共构了一种拉祜族传统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原典,其经、传中包含了很多经济伦理方面的思想:随顺天时、利义相和、诚实信用、利用有度和公平分配等,这些思想是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等理念的雏形,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等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解决具有意义。合理认识这些思想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灵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普遍现象,然而西方基督教神灵崇拜和中国宗教神灵崇拜之间却迥然有别。本文从神灵体系、神灵观念、崇拜态度、崇拜目的四个方面对中西方的神灵崇拜现象加以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中西方宗教文化内在的根本隔阂所在。  相似文献   

20.
刘丽霞 《齐鲁学刊》2012,(5):134-140
近代来华法国耶稣会士在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时,对中国文学中的他界书写也有所涉及。其原因包括出于传教目的而了解中国文化;站在天主教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迷信观念;客观的学术研究等。主要的译介者包括戴遂良、禄是遒等,译介的他界书写主要出现在一些受佛道观念影响的文学作品中。译介意义一是对汉学研究的贡献;二是作为跨文化宗教思想的传递,有助于西方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