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做学问莫买椟还珠》一文中写道:"目前,学风浮躁、学术垃圾、学术造假等现象甚嚣尘上,原因何在?我认为,学术评价体系的错乱是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要用‘错乱’一词来描述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因为它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呈现病态。"(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16日)"错乱"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神经错乱,现在的学术评价差不多已经走到了神经错乱、发疯发狂的地步。那么,  相似文献   

2.
沈玲 《云梦学刊》2013,(4):37-39
一什么是学术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余三定在其《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一书的第四章中专门对新时期有关学术评价的讨论进行了评述。他分别以百度网的词条、学者刘明、叶继元的观点为例,对有关学术评价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分析。比如刘明先生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评价,即由学术共同体主持,以学术水准为对象,以推动学  相似文献   

3.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3,(4):I0001-I0002,F0002
2013年6月1日,由《云梦学刊》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联合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当代学术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12,(9):78-87
2012年5月26日,由《云梦学刊》和《社会科学论坛》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学术管理与当代学术发展"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石家庄和保定、湖南岳阳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由《社会科学论坛》主编赵虹主持,《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致开幕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巡视员王新明致欢迎辞。会议期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周文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戴长江等看望了与会学者。会议围绕着当今学术管理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当今学术管理对当代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当今学术管理对当代学术风气,学术发展的负面影响,当今学术项目、学术平台、学术评奖、学术评价的现状,如何看待"民间学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本刊特别刊发此次会议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我们这次会议是研讨学术评价与当代学术发展的关系问题。首先,我想就学术评价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近年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有些微词,不久前余三定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揭学术评价体系乱象做学问莫买椟还珠》的文章,揭露了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某些弊病,列举了三个方面的表现,并为纠正这种乱象开了药方。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体制的漏洞弊端产生。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数量化评价、官僚行政化评价和“学霸”评价。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术失范,主要包括剽窃抄袭严重,研究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虚报造假;学术原创性丧失,学术道德沦落。因此应从重质轻量、倡导民主化评价和确立专业性的专家协会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7.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4,25(4):22-23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学界的真实写照。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学术评价的不公。而评价不公就在于我们搞的不是学术评价,而是学术评比;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评比学术”;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的学术评比,已将我们学界一歩一歩推向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一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围绕着“评比”的指挥棒转。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尤其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在充分的批评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公正的评价。但是,名曰“评价”实为“评比”的…  相似文献   

8.
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术的本质是求真,学术评价标准是学术目的之具体化,学术研究内在地包含着学术评价。客观性和主观性、可评价性与不可评价性是学术评价中的两对矛盾。学术评价的权威性来源于中立、公正和客观性,需要遵循民主原则;学术批评则是个人行为,遵循自由原则;学术研究尤其崇尚自由精神。学术研究不但要求学术评价,也需要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的促进。学术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其积极作用可促进学术规范和学术发展,其消极作用则可能滋生学术腐败。因此,需要按程序正义设计建设好学术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及"发扬学术民主"的问题。对学术民主的讨论可从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学术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学术研究应以学术创造为生命与宗旨,思想自由则是创造性的动力之源;学术评价应确立质量优先的标准,以代表作制度代替倚多取胜的量化方法;学术管理的重点应由事前审批转向事后资助、奖励,其基本职责在于消除学术活动中的权力腐败。思想自由、评价科学、管理公正的实现,都须遵循学术民主的路径,包括实行官学适度分开,避免学术权力集中,采用民主化、公开化的同行评价模式,设立投诉和处理机制,等等。由此,学术界的浮躁化、平庸化趋势有望得以扭转。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今天大会讨论的背景是,当代学术评价出现了信任危机,学术评价的不当较严重地妨碍了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对当代学术评价的问题不仅来自社会群体,许多学术生产者也越来越不信任当前的学术评价。这样一种学术生态,正在直接影响我们的学术信任与学术尊严。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了对学术尊严的信仰与对学术价值的坚守,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11.
1.科研管理与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学术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组织、指导、协调学术活动;制定学术规范;开展学术评价;做出学术决策;开展学术咨询;研究指导学术道德建设等等。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学术管理存在着弱化、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国内的学术评价普遍实行量化评价方式,包括学术成果数量统计和引文数量统计评价。但这种评价造成诸多不利后果,因而遭到来自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口诛笔伐①。要解决这样的难题,我以为并非像某些学者所说的,对计量评价进行合理的修补就可以万事大吉,因为,正如亚里士多德谈论不公正所言,不公正不是邪恶的一部分,"而是整个邪恶。"②因此,要破解当下学术评价的难题,比较  相似文献   

13.
彭云望 《理论界》2010,(1):167-168
行政逻辑主导下的学术评价,必然导致职称评定的"唯论文数量论",它将学术从业人员置于恶性竞争之下,造成学术成果的泡沫化、学术精神的迷失和学术生态的恶化。匡扶学术自治,培育学术共同体意识乃正本清源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文《尚书》学术界历来定为"伪书",其中一条重要论据,说古文《尚书》是搜集旧籍引语而编造出来的。通过对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得出六条反证,说明古文《尚书》决非编自旧籍引语,而是别有来源的真古文献,因而对其学术价值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制约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两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文学术的显要问题是学术操作的规范意识薄弱,所产生的学术成果由于缺少规范性的制约而比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其他学科都更显得鱼目混珠,良莠难辨。这样的尴尬现象导源于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术评估和学术批评的价值失衡,无论是学者自身还是相应的管理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完全失去了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质量评价的自信力。这些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学术运行机制基本上照搬了科学技术运行体制,一定意义上忽略了人文学术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功能异化及其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科学报以学术生产和传播为服务对象,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并引导学术研究朝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在履行其学术功能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学报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之外.深入分析异化背后的原因,学术评价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过度量化和简单化是造成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制度原因.但从学报内部来看,以人为行动主体的学报自身没有坚守其学术性是学报学术功能异化的关键原因.以学术为本是高校社科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曾军 《云梦学刊》2009,30(4):28-30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学术规范问题引起中国学界广泛关注以来.学术评价一直是讨论的焦点问题。面对批量制造的学术产品,亟需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甄别学术精品和学术垃圾;面对不断曝光的学术腐败现象,亟需一整套立竿见影的防范机制堵住抄袭和变相抄袭、一稿多投和乱收版面费、跑点和学术贿赂等等有损学术形象的恶劣行径;由于学术评价意识的突显,以原发学术期刊为基础的评价体制已悄然发生改变,而以二次文献为特征的学术文摘机构逐渐占据了学术评价的话语权——《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及一些重要报刊的学术文摘栏目不仅影响着对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而且还直接成为学术期刊“核心刊物制”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我国高校推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受"热"捧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受"冷"遇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对我国高校如何真正实现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存娜 《学术界》2007,(1):131-140
学术评价所依据的规则,原则上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的“纸面规则”,但实际上却往往是由各种潜规则和纸面规则结合而生的“行动中的规则”。目前我们的学术评价之所以存在大量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评价的纸面规则偏离了学术逻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种潜规则的介入,评价行动中的规则脱离了学术方向。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偏离学术逻辑的纸面规则为什么会形成并持续存在?(2)为什么偏离学术逻辑的潜规则又能够介入评价并势头不减?在分析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学术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高校教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没有清楚地界定高校教师评价的类型。高校是研究学术的场所,而学术不仅包括科研和出版,而且包括"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从这个层面上,高校教师评价也即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和应用评价。在此从高校教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的设想,更好地解决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相脱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