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中主要将焦点放在了现代性批判上,但由于他们看到了实际革命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就把批判的落脚点转向文化,使之成为文化批判.又由于文化对现实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远离现实的文化形式,于是,艺术与审美就成了实际的焦点.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美学批判,其文化批判的落脚点也就集中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这一文化批判几乎成为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从精神和文化角度实施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2.
文化哲学研究在取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对自身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纵观西方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新康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与文化哲学相关的学派,都把规范性作为重要的理论关注点,将它视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以中和其经济学定论的倾向.有鉴于此,我们不妨把文化哲学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维度.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沁蕾 《社会》2001,(3):28-29
在文化批判理论中 ,法兰克福学派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学派、卢卡思、戈德曼及其葛兰西等学者一脉相承 ,在意识形态学说的基础上 ,对二战后的晚期资本主义进行考察 ,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文化不仅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 ,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独立的功能和运作方式。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 ,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文化摆脱了超结构的文本方式而渗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文化工业变得无所不在而又无从反抗 ,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温柔的肃杀。人们从启蒙前的迷信、蒙昧中解脱出来 ,却陷入了更为全面而整体的监控 ;人们将目…  相似文献   

4.
蒋颖 《求是学刊》2015,(1):29-36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产品的拜物教特性导致真正艺术的终结;大众消费兴趣表面上左右文化工业,实际上却落入文化工业操控的社会预构中;文化工业的标准化、齐一性,不仅操控了个体主体而且操控了整个社会。尽管阿多尔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大众文化的娱乐作用,但在总体上对文化工业采取否定态度。在大众文化充斥整个社会的氛围中,阿多尔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谢静 《求是学刊》2015,(1):43-48
福利国家危机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克劳斯·奥菲最为重要的学术思想。他将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传统与系统功能主义相结合,借鉴了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对福利国家进行生产批判、政治批判与现代性批判,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进行诊断,特别对福利国家存在的危机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批判理论的道路上——关于德国著名学者彼得·比格尔周宪在当代德国思想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仍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派别。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塞这些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者的思想,不断被后人重新解释、批判和反思;而哈贝马斯作为第二...  相似文献   

7.
凯尔纳这本雄心勃勃、对读者颇有启发的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理论”的概貌,而且实现了作者最初确定的目标——既对批判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又在全书中运用这种批判理论。这样做显然有相当的难度,其部分原因在于批判理论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凯尔纳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并没有一直留在法兰克福这种有些牵强的理由而避免使用这一名词)的各个思想家共同创立的,而这些在理论上各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间又常常争论不休。作者对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弗洛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论述较多,而对洛文塔尔、波洛克、诺伊曼以及在法兰克福学派中不占重要地位的W.本亚明的论述则较为简略,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一论题范围广大、内容庞杂,另一方面是由于凯尔纳面临着历史语境不断变化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8.
由于时代境遇和问题关注的共通性,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人学立场,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性建构的合理价值;法兰克福学派所具有的"反思启蒙"与"重新启蒙"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我们调整现代性建构的致思方向;法兰克福学派所确立的"超越现代性"与"重建现代性"的实践目标,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性建构的方向;法兰克福学派融批判与建构于一炉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朱菁华 《社科纵横》2013,(1):196-19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消费模式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对其相关著作及理论渊源的研究,其理论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金辉 《求是学刊》2008,35(2):45-50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那里分别表现为总体性批判、微观文化批判和话语政治批判三种形态.这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忽略了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批判的维度.因而导致了各自的理论困境和理论局限性.实践解释学视域内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坚持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的批判视角,超越了以上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末期以后,逐渐走下坡路。这一学派之所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它的学说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了剖析,对人们重新认识异化世界有启发。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中心是文化批判,这一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但在当代,他们的错误观点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理论进行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2.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3,30(3):5-13
2 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 :繁荣与危机并存。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世界历史“轴心期”的理性文化精神框架在 2 0世纪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同时也清楚地展示出自身的局限性或极限 ,因此 ,存在着人类精神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突破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我们理解 2 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深层内涵的核心。实际上 ,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一方面引发了以 196 8年的“五月风暴”为代表的自发的文化反抗 ,另一方面使文化批判成为 2 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主题之一。在 2 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谱系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现代性批判等丰富的主题为我们全面理解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陈振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而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方面。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理论出发,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相似文献   

14.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峰 《求是学刊》2004,31(4):24-27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代哲学运动的重大主题 ,仍然充满活力。这个主题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今天的发展 ,也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对哲学传统展开批判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艺术与机械复制:阿多尔诺和本雅明的论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本雅明和阿多尔诺关于机械复制艺术论争的历史分析。作者通过对这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论争,解释了两位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以及方法论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最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史学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批判流派——“激进学派”。它产生于六十年代“新左派”运动的环境中。“激进”史学受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各种批判流派(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到六十年代左倾激进的反文化派)的影响。某些激进史学家甚至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理由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但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被激进史学家  相似文献   

17.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文化并不是经济的附属品,认为文化对于工人阶级及其革命意识的形成、对于战胜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都具有积极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反对经济决定论而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文化构想具有了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寻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贯的理论目标就是要清除经济决定论的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及其主体学说.在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冲撞中,他们抓住意识形态问题,提出日常生活批判,开展文化研究,由此形成了一个"文化的转向",在深入开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维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控制自然还是控制人?─—评莱斯著《自然的控制》潘天群威廉·莱斯(WillianLeiss)作为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马尔库塞的弟子,承接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主题,即研究和批判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对人的侵犯。他在其所著《自然的控制》中认为,西方社会是基本于...  相似文献   

20.
许为 《社科纵横》2012,(4):212-213
瞿秋白对现有的文化学者鼓吹的所谓"东西方文化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对于现存文化的分类和理解,对固有文化中的腐朽部分进行了批判,并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化理论对旧有文化作出了批判式的承继,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践的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