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生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业已跃升为当代全球性的“人类困境”。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生态政治哲学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哲学“原野”转向的考察、梳理,主要介绍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三个流派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指出“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政治哲学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纵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天平,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行并列的“均衡”态势,经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逐步向自由倾斜,及至当代,这一“失衡”之势又有了某种意义上的“调和”色彩。我们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为分析文本,以资产阶级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福利国家以来等4个时期为逻辑进路,在审视资本语境下自由与平等间张力运动的同时,展望自由与平等价值张力运动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的新规范,生态政治既可指称一种后现代的绿色政治理论思潮,也可以指称一种广义的绿色政治运动,还可以指称一种致力于新社会理想的绿党政治,其实质在于谋求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在结构层次上,生态政治可以看作是两个系统,即政治内生态系统和政治外生态系统。政治内生态作为一定政治体系存在的根本,是内部的规范机制;政治外生态作为特定政治体系在社会、自然领域的进一步扩展与延伸,是外部的制约条件。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与当代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从现代生产实践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主张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加以解决,形成了深刻的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阐释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与参考.应当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倡导绿色的新型消费和生活观念,从而贡献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新兴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这支以“绿色意识形态”为其理论支点的社会主义流派,提出了一系列蕴含时代气息的策略主张,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但同时,这又是一种存在明显缺陷的不成熟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0世纪 90年代在西方国家鹊起的“第三条道路” ,是当代西方最时髦的“政治标签” ,是西方政治家和资产阶级学者新的理论、政策的集合 ,是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对资本主义新走向的最具代表性的探索 ,是当代资本主义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为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我们有必要对“第三道路”的主张和实践作一番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深生态学作为回归实践的“绿色”哲学思潮,明确主张生态整体主义的实践智慧,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浅生态运动“深度追问”和批判过程中,形成了“顺应自然”的开放资源保护策略、“非暴力”的激进生态抵制策略、“地方性社区”的前卫绿色政治策略和“追求简朴”的深层个人生活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意义危机"与"生态危机"的现代性危机的约束条件下,在生态经济的先进基础上,形成了有关生态文明的一些"重叠共识":从文化哲学思潮的学理传统看,后现代主义揭示了现代性危机,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流派实际上提出了后现代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传统和政治思潮中,出现了"政治生态学"和绿色政治思潮,实际上阐释了后现代"生态文明"中的政治哲学;新兴治理理论蕴涵着一种崭新的后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鹊起的“第三条道路”,是当代西方最时髦的“政治标签”,是西方政治家和资产阶级学者新的理论,政策的集合,是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对资本主义新走向的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是当代资本主义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为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我们有必要对“第三道路”的主张和实践作一番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文化批评是伴随着文化研究从理论边缘走向中心的一种文化批评话语,它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研究范围,将研究重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显示了西方当代理论批评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生态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和不同性质的要素或资源所构成的复合体。从生态政治系统运行中的矛盾、结构、主体、行为等不同向度上来看,当代中国生态政治发展的动力资源主要呈现为:自然生态与政治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动力,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基础物质动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价值目标是内在精神动力,广大公民的生态政治行为是根本主体动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生态政治治理是关键主体动力,生态政治制度的改革创新是主要直接动力,国际社会的积极生态压力是重要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2.
论绿色政治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恶化及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认识,是绿色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政治的前进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欧美国家卓有成效的绿色政治运作方式,即绿党政治运动在中国受到了阻碍。但是,绿党政治不是绿色政治,前者着重的是政党的运做,而后者着重的是一种理念的体现。就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以及国情而言,绿色政治中国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承认绿色政治不是一种革命政治,而是一种“恢复政治”。只有如此,绿色政治才有可能在中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经济大危机造成的严重失业问题,改善美国日渐恶劣的自然环境,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的绿色政治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通过对建基于无政府主义的绿色政治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指出了绿色政治的缺陷和弊端,建议绿色政治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解毒"其自身诸多后现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观点,实现与红色政治的真正融合,为此,佩珀力陈一种实现红绿联盟的生态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15.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历时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在其政治传播过程中:领袖号召是主导;组织传播是保证;媒介传播是主体;参观、会议形成的场际传播是重要补充。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对当今党的政治传播机制创新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即如何利用政治传播中的各种途径,使党的号召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群策群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四川农村合作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西方合作主义逐渐与中国农村社会结合的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合作政策的产物,也是“防区制”瓦解后,振兴衰落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同时,“川政统一”也为川省农村合作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作为参加者之一,龚育之教授当时担任了主要记录的任务。毛泽东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之中,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教育、军事、政治、“四清”运动和阶级斗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丰富而广泛。此次重新发表的是作者根据毛泽东谈话的原记录稿所作的最新增补稿,其中主要记录了毛泽东谈话的原始内容,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鲁士的启蒙运动是-场知识精英与上层官僚的运动,这场运动解放的不是人民大众的思想,而是专制统治者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是专制统治者,而不是人民大众,成为了普鲁士启蒙运动最大的直接受益者.在法国,是"启了蒙的”人民大众面对着"未真正启蒙的”专制统治者,要将这个社会推向前进,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便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而在普鲁士,是"启了蒙的”专制君主面对着"未真正启蒙的”人民大众,要将这个社会推向前进,走"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便同样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在这里,我们能找到普鲁士启蒙运动与当时的国家政治稳定以及1806年"自上而下的”大改革发展道路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日趋恶化的地球生态和环境问题,以绿党为代表的西方绿色政治运动提出了生态优先原则、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等主张。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工业大学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活动,时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中强调和贯穿“肯定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青定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整合推进学生成长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效应”这样几个原则,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