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导刊》2010,(1):51-51
荣昌县林业局以“科技兴林、产业强林、绿县富民”为目标,按照“以森林换生态、以森林造宜居、以森林富百姓”的工作思路,近年来,通过实施森林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县森林面积达到55.86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6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04,(10):33-33
巫溪足一个林业大县,全县幅员面积40.26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9.77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73.9%),其中森林16.0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814.34万方,森林覆盖率39.9%,比1996年提高6.7个百分点。2003年当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15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l0.4%。林业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森林分类经营,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森林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推行,关系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一项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宏伟工程,对于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试图探讨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原有林业管理措施中的问题,并提出以森林分类经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环境危机感的增强、生态意识的觉醒、森林和林业价值观念的转变,林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使林业地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因此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正确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出路问题。一  相似文献   

5.
南川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全区林业用地212.2万亩。是耕地的3.5倍,占幅员面积的54.5%。全区重点公益林54.4万亩,地方公益林48.2万亩.商品林109.6万亩,森林覆盖率47.2%。全区集体林地面积191.6万亩,涉林户数15.5万户。森林资源年增长量40.7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5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咨询与决策》2011,(5):31-31
湖北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湖北现代林业老河口森林食品科技产业园区的森林食品骨干加工企业。该公司创建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广州市香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现有员工168人,厂区占地80亩,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公司依托当地沙产业。加工转化各类水果和其它农产品,以期延长、加粗产业链条,实现林产品深加工增值,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实施“大绿化、大生态”工程.极大地加快了绿色泌阳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已达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6%,活立木蓄积量已达263万立方米。建立了千亩以上的用材林基地70万亩;50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30万亩:1万亩以上的薪炭林基地25万亩;防护林工程12万亩。同时.泌阳县生态经济林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已基本形成了“南梨、北枣、中部桃、普及板栗和杂果”的林果发展新格局.并建立了四大林果基地.年产各类干鲜果17200万公斤,全县林业年产值达3.9亿元。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河南省荒山造林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相似文献   

8.
张子良 《决策》2009,(7):I0006-I0007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显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近日,中央首次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支撑制度。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积极发展森林保险,加快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安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思变创新,提升标准,盛世兴林,社会办林,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实施大工程带动,实现大规模扩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造林面积6万亩,植树600多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时的不足12%,达到现在的27.4%。超额完成了全市到2005年覆盖率达到25%的计划。2004年度覆盖率猛增8个百分点,实现了林业的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乡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河南省关于“要坚持环境保护先于一切,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业生态市作为发展现代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建设生态新乡、和谐新乡的工作载体,作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以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主体,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努力打造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水系)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新格局,初步走上了一条城乡林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关乎林业未来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出发,探讨了地方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其中,在提出地方林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针对某地方林业企业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制定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注重森林认证工作、重新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运用科技手段促进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几个地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乡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河南省关于"要坚持环境保护先于一切,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林业生态市作为发展现代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回顾“十一五”,南川区党政重视,全民参与,森林工程顺利推进,一年栽了十年树,促进南川林业大发展;展望“十二五”,增添新措施,开创新局面,继续推进森林工程,一年再栽十年树,努力把森林南川工程建设推向新水平,促进南川林业更辉煌。这就是南川林业发展已写的历史和将要续写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资源与林地应当可持续地管理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基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的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科学化经营是现代森林事业发展中强调的永恒主题,不仅关乎到森林事业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决定了森林整体质量。不管是生态需要还是林产品需求,不管是生态公益林还是商品林,均应加强森林科学经营,这是保证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多功能和多效益的最佳途径。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指出了加强森林科学化经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森林的科学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石柱县林业建设结硕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导刊》2001,(1):46-46
石柱县坚持绿化造林,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经过近20年的艰辛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2%,比1982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邓永红 《决策导刊》2010,(10):18-20
万盛区于自2008年启动森林工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统筹城乡林业发展为主线.按照建设“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目标要求,把林业作为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来培育.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招商引资,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推进城乡绿化大发展.森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业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林业21世纪的主导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吉林省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且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本文从吉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入手,针对吉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吉林省森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省国土面积18万余平方公里,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44.5%,森林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70%,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地。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48):26-27
11月22日,福建省公布《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福建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2010—2011年全省安排65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其中“四绿”工程非规划林地造林50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80万亩,迹地更新120万亩,疏林地补植200万亩。力争到2013年森林面积增加365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65%;到2015年森林面积增加4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