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迅速发展,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不断恶化。本文以"伊斯兰国"资金链为切入点,在梳理该组织发展历史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主要资金来源及流向,旨在厘清"伊斯兰国"的资金循环逻辑。在此基础上,论文进而分析了在中国逐步推进"丝路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伊斯兰国"组织对中国国家安全与海外利益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兴起是国际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在"伊斯兰国"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它与"基地"组织的关系经历了合作、隶属、离心与自立的历史演变。目前,这两个恐怖组织为争夺全球"圣战"运动的主导权和正统性,围绕领导权威、话语叙事和国际声誉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反映出二者关于全球"圣战"运动围绕首要敌人、核心关切和暴力程度的路线分歧与战略较量。"伊斯兰国"组织与"基地"组织双煞并立的两极格局导致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也使得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不断加深。对此,国际社会需要审慎研判"伊斯兰国"组织与"基地"组织之间合流、分立或共治这三种可能的关系发展趋向,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组织为代表的逊尼派极端势力对伊朗的威胁短期内仍难以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后,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推广民主运动及伊斯兰世界的应对是近期双方之间规模较大的一次互动。伊斯兰世界反西方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国际政治,而不是宗教;民主推广战略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继承和延续,“9·11”事件使其成为美外交战略中的首要目标和手段;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伊斯兰世界作出了必要的抗议和斗争,但从长期来看,伊斯兰世界必须正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推广民主运动及伊斯兰世界的应对是近期双方之间规模较大的一次互动.伊斯兰世界反西方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国际政治,而不是宗教;民主推广战略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继承和延续,"9·11"事件使其成为美外交战略中的首要目标和手段;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伊斯兰世界作出了必要的抗议和斗争,但从长期来看,伊斯兰世界必须正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组织为代表的逊尼派极端势力对伊朗的威胁短期内仍难以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7.
8.
作为伊斯兰国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之外最大的分支,西奈分支源起于2011年埃及乱局之后的西奈半岛。该组织虽然在2012~2013年经历了埃及政府的数次打击,但仍然依靠其主要力量在西奈半岛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伊斯兰国组织西奈分支的发展离不开埃及国内特殊的极端主义历史背景,同时受到西奈地区贫困社会现状的刺激,更受到埃及军队在西奈地区反恐举措失当的影响。伊斯兰国组织西奈分支的源起和发展,为分析伊斯兰国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外的扩张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案例。在中埃经贸交往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伊斯兰国组织在埃及的滋长和扩张带来的地区安全隐患,更值得中国持续关注和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中,都包含着构成民主观念的本质要素。这两种宗教强调的一神论信仰,都奠定了平等这个民主思想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同时,伊斯兰宗教强调的“协商”、“公议”、“尽力而为”等观念,都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制度所必须的因素。近代以来,尽管民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伊斯兰文化中同样包含着民主的成分,更不能以伊斯兰文化缺乏民主因素作为西方国家改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借口。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东伊斯兰文化中,都包含着构成民主观念的本质要素。这两种宗教强调的-神论信仰,都奠定了平等这个民主思想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同时,伊斯兰宗教强调的“协商”,“公议”、“尽力而为”等观念,都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制度所必须的因素。近代以来,尽管民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伊斯兰文化中同样包含着民主的成分,更不能以伊斯兰文化缺乏民主因素作为西方国家改造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借口。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主导下的新媒体环境为美国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对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凯莉·詹姆斯等人依据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三种道德思维方式:个人中心主义思维、道德思维、伦理思维,并据此要求父母与教育者应通力合作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思维向更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艳枝 《阿拉伯世界》2003,(4):38-41,37
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金融理论相适应,自5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但其运作方式不同于世俗银行。伊斯兰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自身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现代金融理论相适应,自50年代出现以来,发展迅速,但其运作方式不同于世俗银行.伊斯兰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自身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15.
Previous research on political Islam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has been limited in providing a generalizable theory of its origins and systematically account for the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the prevalence of Islamic movements. Following a state‐centered approach, this study argues that state‐building activities are a primary origin of Islamic movements. Regimes adopt religious symbolism and functions that legitimate the role of Islam in the public sphere. State incorporation of religion thus creates Islam as a frame for political action, with increased access to mobilizing resources and better able to withstand repression and political exclusion. To provide an explicit and systematic test of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data on 170 political and militant organizations across the region ar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ate incorporation of religion is a crucial factor in the religiosity of movement organizations. Mixed effects of political exclusion and repression are found. No support is found for theories of economic grievances or foreign influence as causes of Islamic mobilization. In sum,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 state‐centered perspective is the most fitting account of political Islam.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在网络社会崛起中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烙印着网络亚文化的消遣性、叛逆性、非主流性和不确定性等文化特征。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群体特征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大学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文化消费与文化创造、精神彼岸与肉体此岸等方面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关系是影响其创业意愿形成的主要原因。对305名在校本科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强关系主要在情感和帮助上给予大学生正面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在家庭和学校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尤其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正面引导和帮助。因此,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通过弱关系和其他社会网络关系获取异质性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大学生自己要努力学习创业知识,拓展社会网络关系,积累创业资源,从而提升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8.
Existing accounts of the Islamic State (IS) tend to rely on orientalist and technicist assumptions and hence insufficiently sensitive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ical, and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possibility of IS. The present article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ccount through a conjunctural analysis that is anchored in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modern Iraq informed by Leon Trotsky's idea of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It foregrounds the concatenation of Iraq's contradictory (post-)colonial nation-state formation with the neoliberal conjuncture of 1990-2014. It shows that the former process involved the tension-prone fusion of governing institutions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the intermittent but steady reproduction, valorization, and politicization of supra-national (religious-sectarian) and sub-national (ethno-tribal) collective identities, which subverted the emergence of an Iraqi 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anctions regime of the 1990s transformed sectarian and tribal difference into communitarian tension by fatally undermining the integrative efficacy of the Ba’ath party's authoritarian welfare-state. Concurrently, the neo-liberal demolition of the post-colonial authoritarian welfare states in the region gave rise to the Arab Spring revolutions. The Arab Spring however elicited a successful authoritarian counter-revolution that eliminated secular-nationalist forms of oppositional politics. This illiberal neoliberalisation of the region's political economy valorised the religionisation of the domestic effects of the 2003 US-led destruction of the Iraqi state and its reconstruction on a majoritarian basis favouring the Shi’as and hence transforming sectarian tension into sectarian conflict culminating in IS. Thus, IS i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sult of neither an internal cultural pathology nor sheerly external forces. Rather, it is the novel product of an utterly historical congealment of the intrinsically interactive and multilinear dynamics of socio-polit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19.
网络围观是网络技术发展普及所衍生出的社会现象,常会吸引学生群体的参与。学生富有理想和创造力,却尚未形成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参与网络围观容易受到负面引导,对其自身成长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因此,需探讨制定有效的引导对策,通过立体治理,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使其不在网络围观中受到负面道德和错误思潮的侵蚀,进而在网络围观乃至社会建设中不断发挥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引入优势视角勾勒当前香港夜青的宏观境遇,从理论而言是对用优势视角分析青年问题的学术回应,从实际而言是对当前夜青面临的问题进行再思考的重要思索与知识储备。优势视角关注的是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病理和问题。依据优势视角的作用机制对香港夜青的个人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了解读。只有了解夜青的成因,才能理解其行动逻辑。根据Lee的思想建构了夜青成因机制模型。最后,提出消除推力和淡化拉力,以期为夜青的健康成长带来有益启发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