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弼在形式上虽没像郭象那样注《庄子》,但在实质上,却创造性地吸收和发挥了《庄子》性分自足和因循的思想,并把这些融进了《老子注》和《周易注》,这不仅营造了他思想的实质性框架,而且也铸成了整个玄学思想的基本态势。正如玄学跟“三玄”紧密相连一样,《庄子》始终是中心之一。不仅王弼跟《庄子》联系紧密,而且何晏、嵇康、阮籍等都喜好老庄。所以,玄学一开始就显示着庄子精神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卢旭 《船山学刊》2011,(2):110-113
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经董仲舒改造的汉代新儒学曲折地彰显出道家基质。魏晋之际,儒道互济、阴阳表里。作为“竹林玄学”的领袖,阮籍“由儒入道”,以儒道价值认同的进路通达玄学;嵇康“非儒弘道”,以重估儒家价值的进路展开其玄学思想理路。阮籍与嵇康殊途同归的哲学进路折射出魏晋玄学生发于先秦以降儒道互济的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3.
刘克桥 《中州学刊》2007,(6):205-207
阮籍和嵇康生活于魏晋之交的乱世,是竹林名士中的两个代表人物。二人既是好友,又同好老庄,自古论阮籍者必论嵇康,论嵇康者也必谈及阮籍。我们通过对阮籍和嵇康的认真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在黑暗政治环境中思想上的选择不同,性格和诗歌创作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孙光 《河北学刊》2006,26(3):140-143
魏晋文学自觉的前提是“人的觉醒”。士人在将玄学理论化为人生实战的过程中,在文学观念、主题取向、创作思维等方面接受了它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文学活动更趋于自觉。体现于嵇康、阮籍,就是以主体自由的创作原则取代了儒家的伦理规范;以个体的心灵吟咏取代了社会现实反映;以意象思维取代了事象思维。  相似文献   

5.
魏晋玄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魏末玄学,以郭象为代表的西晋玄学和以"江左名士"为代表的东晋玄学。其中,魏晋玄学中的《庄子》文学阐释,代表着魏晋南北朝庄学著述中的《庄子》文学阐释,主要包括王弼等人的言意之辨、阮籍《达庄论》中以文学笔法阐释《庄子》、郭象《庄子注》中的文学阐释以及玄学清谈中的《庄子》文学阐释。虽然此期的庄学著述基本上还是以庄子的哲学思想阐释为主体,其文学阐释尚属次要的、连带的和有限的,但在整个《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上却开启了《庄子》的文学性研究,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玄学思想是正始时期思想和哲学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代表了正始时期新生的思想力量。正如刘勰所说 :“魏之初霸 ,术兼名法。傅嘏、王粲 ,校练名理。讫至正始 ,务欲守文。何晏之徒 ,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 ,与尼父争途矣。”① 在此 ,正始士人如阮籍、嵇康倾向于以庄老与玄学的眼光来观察与抒写女性形象 ,也是时代使然。正始时期有关有无、言意之辩贯穿士人的日常生活 ,并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影响。其中 ,与女性关系最密切、对士人心态影响较大的观点是重情色而无累于情色。这一观点直接来源于王弼“应物而无累于物”的…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玄学思想亦渗透到音乐、美术领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把音乐置于玄学的指导下,着重探求音声之自然本原,以和声无象,哀心有主,将声音和哀乐分为二途,以不染太和于欢戚,将自然无为的原则贯彻于音乐领域。虽在理论上有无法解决的矛盾,但他着眼于声音和人类情感之上的更高的本质,有助于思维水平和音乐理论的提高。阮籍的《乐论》也认为乐本自然,非由人为。刘勰在音乐方面发挥“言不尽意”,认为情感之于音乐,其神理微妙,可以意会,不可言传。顾恺之作画,追求意在象外,境与意会。其画人物,尤重传神,画山水,意在寄托老庄情趣,无不受当时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以述祖为主题进行的创作较为多见,作品记述了这一时期士人追思先祖的心路历程,同时承载了士人感怀时事及所寄托的人生理想,"述祖"主题创作彰显了士人安贫乐道、功成而不居的精神以及三不朽的人生价值理想,其中从阮籍和嵇康二人的述祖诗文作品分析,即向世人展示了名士在缺乏实践人生理想的具体环境中痛苦挣扎,或自认为才能不足,向往悠游闲适的生活,或"非汤武薄周孔",抵触仕进荣华.然而阮籍和嵇康二人其价值理想看似是对祖德祖风的悖反,实际上却是彰显家国天下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们胸怀济世之志,自任当世之责,循道践义,将中国古代士人为国为家的责任深埋于自身的立身处世中.  相似文献   

9.
<正> 阮籍和嵇康同为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人物,他们信奉老庄,崇尚自然而贬斥名教,思想倾向极为接近,其人格结构都有分裂、双重的特质。我们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嵇、阮的思想与人格,在同中有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体现着玄学自然论的特质、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一、理论形态及趋向之异同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嵇、阮二人在理论形态上的差异。前者是说嵇康善于独立思考,不依傍世俗之见,能依据于自己的理性立言著论。从现有的思想资料看,他确是思想深刻,新见迭出,且说理透彻,逻辑绵密,擅长文论;后者表明阮籍感情纵放,思维敏捷,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对于现实的感受诉诸笔端,其诗自然成凝情之作。阮籍浓重的诗人气质自然影响到他的思  相似文献   

10.
魏晋玄学对山水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玄学以道家老庄思想为主流,其玄学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玄学家用山水诗把哲理的内容表达出来,因为山水形象乃是表达玄理的最合适的媒介.宗炳明确指出,"山水以形媚道",因而山水画论在山水诗出现不久也便产生了,皆是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必然结果.士人对山水画的欣赏与参与也起到了提升作用,他们借助道家的力量转向山水.山水也一直成为士人画的主要表现对象,他们不但要得山水之体,还要得山水之神,所以山水画也一直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看 ,老庄玄学给予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把文学引向自身 ,引向心灵 ,引向审美 ,促使人们自觉去认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 ,促进了文学理论思维的提升。要确切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 ,就应该研究老庄玄学的影响。玄学影响文学 ,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 ,这种中间环节 ,主要是士人心态、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玄学影响文学 ,总是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交织综合在一起 ,唐宋以后 ,特别是和禅宗思想融合在一起 ,共同影响文学。要研究玄学与文学 ,就要进一步研究玄学与禅宗的关系。了解这一点 ,我们对它的面貌的描述、理解就会更准确一些 ,更生动一些  相似文献   

12.
竹林七贤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相互间有着错综的交往,但却不是一个目标一致的政治集团。他们在政治心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山涛、王戎基本上遵守了传统上不同类型的士大夫的处世哲学。而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则成为与传统的官方统治思想对立的新思想的代表,他们激烈地对旧传统进行理性的批判,力图寻求理想的社会模式。然而,魏晋之际对传统的批判并没有使中国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向秀在政治上、思想上对专制王权的屈服和妥协,则表现了玄学思潮向旧传统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探讨了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 ,阐明了玄学是对《易经》和道家老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是一门幽冥玄无之学说。它以无为本 ,崇尚自然 ,不但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质实转向空灵 ,并使人们开始重视自我体认 ,重视人性和人生。嵇康和阮籍 ,把这一幽冥玄无之学说变为现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到了陶渊明 ,他非但把玄理融化到现实生活当中 ,而且化玄理为诗情 ,达到了“玄理与诗情冥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基于此,阮籍、嵇康前期的思想倾向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魏晋禅代之际,险恶的政治环境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调整的可能性完全丧失。玄学就从世界分离出来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有的存在。玄学发展到这个阶段,给自己涂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色彩。阮籍、嵇康把外在世界的分裂还原为内心的分裂,极力探索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恢复内心的宁静,使世界重新获得合理的性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合人们的精神需要。他们的玄学思想逻辑地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早期玄学的社会理念与人文关怀□徐斌内容提要本文循着汉末新思潮社会关怀、人格关怀和思想关怀三条脉络,探讨了早期玄学的社会理念和人文关怀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无论是何晏、王弼还是阮籍、嵇康,都不排斥儒学,他们强烈批评的只是体制化的过分压抑人的所谓儒学—名...  相似文献   

16.
一《南史·颜延之传》记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刺绣,亦雕缋满眼。”钟嵘《诗品》引汤惠休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这些记载其实反映了贯串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的两种审美情趣:从魏晋之际的阮籍、嵇康到南朝的陶渊明、谢灵运,以及标“自然之道”论文的刘勰、倡“自然英旨”品诗的钟嵘,都推崇自然天真、芙蓉出水的审美情趣;从西晋的陆机、潘岳诸人到南朝的颜延之、萧纲、沈约等人,则追求雕饰藻绘。魏晋南北朝这两大美学风潮的形成原因,除受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影响之外,与玄学中的“有无之辨”密切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玄学成为整个社会的学术文化思潮,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立身行事。审美创作也受到玄学思潮的冲激,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六朝大诗人和大文学家的文学创作,无不浸染上了玄学成份,陆机、刘勰等大美学家,在构铸自己的理论大厦时,更是自觉地运用了玄学方法论。所以,六朝的美学与先秦两汉和后世相比,与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更紧。以王弼、何  相似文献   

17.
嵇康的乐论涉及到了三个问题 :关于音乐的本质问题 ;关于音乐欣赏中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问题 ;关于音乐的功能问题。从思想来源看 ,秦客是先秦两汉儒家乐论思想的代言人 ,嵇康的思想则是道家思想和时代思潮的产物。嵇康的乐论同魏晋玄学理论血脉一致 ,是玄学对有、无关系的处理在乐论中的表现 ,也是魏晋玄学对自由人格本体的追求在乐论上的运用和落实。同时 ,嵇康的思想同魏晋思想背景相关 ,是对王弼、阮籍思想的发展 ,又同他们表现出共有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文坛上有一种共识 ,魏晋时期道家盛行。竹林七贤标榜老庄 ,蔑视现实 ,放浪不羁 ,在思想倾向上应接近于道家。但在阮籍、嵇康放浪形骸的外衣下 ,掩藏的依然是关注社会现实 ,希望建功立业的儒家理想 ,因而在思想本质上应属于儒家。也可以说 ,在众多失意后消极反抗的文人中 ,儒家理想虽然被深深掩藏 ,但依然凌驾于一切之上。  相似文献   

19.
嵇康的思想驳杂而难求系统,统观嵇康的一生,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二者时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冲突,才有了嵇康矛盾的一生。老庄思想是嵇康得以挣脱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以此为依托,嵇康得以在魏晋乱世中寻得短暂的逍遥。而儒家思想关乎嵇康的现实选择,并往往在最重要的时刻影响他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樊荣 《中州学刊》2005,(2):180-182
"啸"歌是风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啸主要有蹙口啸、啸指与指啸三种.其中指啸具有丰富的自然性、实用性、音乐性、超逸性和反叛性特征,最具特色.阮籍与孙登切磋啸术的具体场所并非在今河南省尉氏县东南,而应在今河南省卫辉市百泉镇苏门山上.善啸者受当时玄学思潮影响,崇尚老庄,在辩论上采取了一种比言不尽意更彻底的否定言语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