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种民族独立运动列宁生前很关心世界斗争的最终解决,并将希望寄托在俄国、印度、中国等构成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的革命进程上面。现在半个多世纪逝去了,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印度革命却始终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渐进的、从而是妥协的方式取得民族独立的大国。英帝国主义对印度的统治,惯于施用奸猾手腕。早在1885年,英国总督便理解了印度局势的严重性而鼓励休谟从事国民大会的组织。此后,英印当局随着国民大会党的策略,乘风放船,有时送点情波,“满足印度的政治饥渴”,允诺他们以自治的权利,有时则主张须逐渐而非常缓慢地实施宪政的改革。廿年代前后,“英国人在‘安抚’印度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①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中国民族运动有过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五百多篇文章里,论述印度、中国问题的约五十多篇,占十分之一,足见其重要。当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后,他们在英国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时候,同时把目光注视着东方,这有其多方面的原因。1、以英国为主要对象研究资本生产关系,必然要联系到它侵略殖民地的历史;2、正迅速发展的英国加紧对东方的侵略,导致印度、中国相继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些事件包括一八五一年中国太平天国起义;一八五四年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期满,围绕处理  相似文献   

3.
印度近代著名文学家罗宾德拉特纳·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沉船》写于1902年,它反映了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代,即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白十八世纪英帝国主义入侵印度后,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就没停止过。由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印度就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在发展经济方面同英帝国殖民主义有利害冲突,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依附英帝国主义,这样就决定丁他们的两面性。随着英帝国主义对印度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加强,也就形成印度人民反帝斗争的新高潮。虽然在这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居于领导地位,但由于它的两面性,导致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的强大力量而使自己变得软弱无力,也导致他们所领导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4.
秦孟潇 《社区》2014,(23):21-21
阿贾尔耶和辛格尔都是印度的耍蛇人。他们靠着每天在大街小巷表演耍蛇,维持生计。虽然他们技艺高超.但还是会不小心被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小资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占有一定地位。它的活动对印度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有贡献的。近年来,印度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加强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然而,还有一些人,至今仍然是只提印度国大党的活动,只讲非暴力斗争方式,而对小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则轻蔑地斥之为“恐怖主义组织”,责骂一通了事。显然,这些人是出于某种政治原因,故意在历史事实面前闭起眼睛。印度小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活动和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打算先就它的出现和早期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源流》2007,(4)
使我深感奇怪、百思才解一二的是,印度穷人尽管再穷,—般都是怨前世造了孽,很少会把怨气发到富人身上,就是说,印度穷人整体上没有嫉富、仇富的“红眼病”,更没有杀富济贫的造反意识。他们相信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的宗教思想,害怕做了坏事会遭报应,只希望神保佑他们从苦海中解脱。正因为如此,印度贫富之间基本上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我来印度几年时间,亲眼所见,印度穷人,包括乞丐,虽然听说过有的有时难免贪小便宜,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即使再穷,一般也不会去偷盗抢劫,穷人报复富人者,鲜有所闻。  相似文献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广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广西老促会)有这样一批退而不休的老同志、老党员,多年以来,他们为了做好革命老区工作,为了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为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俯首躬耕,以坚定的脚步,在革命老区的山道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足印。  相似文献   

8.
绿蒂 《源流》2012,(7):41-43
今年6月上旬,广东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肖耀堂率领省老促会和梅州市老促会负责同志一行,专程到福建省龙岩市学习考察,重点学习他们向中央争取到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老区县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有效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经验,受到很大的启发。龙岩市在崛起地处闽西的龙岩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9.
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初目的只是为了做生意,为了从东方得到西方人所需要的香料、黄金等物,但逐渐地它就扩大了权利。1662年它得到了铸币、宣战、签定和约的专机,加强了对印度的征服。“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影响不了他们。”①英国殖民主义者破坏了印度的政治、经济等结构,并在这个废墟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印度,给印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研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了解现代印度的政治、经济模式,会有所帮助。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述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深入分析了社会革命的产生根源,明确了社会革命主体和领导力量,为全人类的最终解放指出了一条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是随着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在不断丰富社会革命理论的过程中却遭受到了种种诘难。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有力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责难,就必须厘清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议会斗争策略和暴力革命道路、一国胜利理论和多国同时胜利理论、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绿蒂 《源流》2012,(13):41-43
今年6月上旬,广东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肖耀堂率领省老促会和梅州市老促会负责同志一行,专程到福建省龙岩市学习考察,重点学习他们向中央争取到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老区县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有效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经验,受到很大的启发。龙岩市在崛起地处闽西的龙岩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长征出发地之一。该市所辖7个县(市、  相似文献   

12.
贱民是印度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们一般被称为“不可接触的人”。其处境之困难,所受待遇之残酷,特别是被给与的一些污辱性的限制,是在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印度贱民的人数相当多,占全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左右,现在八千万以上。印度之把一部分人视为贱民,由来已久。本文试对印度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的产生,做一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以"印太战略"来拉拢印度进而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而印度如何参与其中事关中国重要的利益关切。学界普遍认为印度存在积极参与、有限参与和保持平衡三种不同的对外行为方式,但他们忽视了印度对外行为的多重身份背景,这对预判印度的对外行为趋势造成了困难。鉴此,文章以"身份—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家多重身份对其对外行为的影响。文章认为,国家通常根据其身份产生的驱动力施行对外行为,在多重身份背景下,国家对身份产生的行为驱动力进行排序并根据特定身份的使用场景选择主导的对外行为。印度参与"印太战略"时显示出了地区霸权国、新兴国家、民主国家的身份认知,这三种身份分别产生了追求大国地位、实现经济增长、维护民主认同的行为驱动力,印度的对外行为根据它对驱动力排序的变化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在"印—美"或"印—中"关系的场景下,印度倾向于运用不同的身份来强调彼此合作的重要性,并利用中美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14.
印度猴导游     
印度旅游区有一大特色,就是利用猴子当导游。每当外国游客在峰回路转中迷失方向或遇到问题时,身穿西装背心的猴导游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热情  相似文献   

15.
一、东方道路理论的产生东方道路理论,指关于非西方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社会的理论,是许多关于这问题的学说的总和,是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及世界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15世纪末,西方人来到印度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高度文明的世界.但曾几何时,这些在东方物质文明前自愧不如的冒险家就发现:东方人怕他们的大炮.此后两个世纪,来到东方的西方人越来越多,他们眼看着自己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东方国家(当时主要指土耳其、印度等)却不断衰落下去,遂逐渐产生了东方停滞、西方进步的思想.到18世纪后期,西方人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民族心理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某种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与当时当地的民族心理是有密切联系的。为什么基督教不是发韧于东方?为什么伊斯兰教能在阿拉伯民族中生根?佛教又为何在其原产地印度衰落而在别处得到发展?以上种种说明各地区的人民创造及接受某种宗教是有条件的,他们要选择能适合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宗教信仰形式。其次,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一旦选择了某种宗教信仰形式,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该宗教就会对这些民族的文化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着他们日后对各种事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论的创立,标志着旧哲学体系的结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因为它的创立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事实基础上的,所以,自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产生以后,历史上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无论自觉不自觉,都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结果。如果科学家自觉地把唯物辩证法用于科学研究,他们就会如虎添翼,取得伟大成绩,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外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18.
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政治实践及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一些激进的英国作家们深刻同情法国大革命,并期望大革命的政纲能在英国传播,但绝大多数知识人则投入到规模巨大的舆论战中,意在说服英国民众相信法国革命的信念对英国宪法、政治传统、社会体制、宗教、公共秩序乃至个人财产都是威胁应予以拒斥。他们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信念是对秩序与稳定的威胁,它会摧毁贵族与君主制,也会威胁私有财产,并由此导致混乱、暴力与恐怖活动。1793到1802年英法开战,英国保守派政治宣传家们力劝对英国政治、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人们认同他们对法国大革命信念的反对立场,从而支持他们在法国恢复旧秩序的战争诉求。本文即探讨并追溯由保守派宣传家们发动的、以其最知名者埃德蒙?伯克领导的这场颇具才干及影响力的政治争论。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中国、印度和爱尔兰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问题时,论证了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对于打击资本主义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意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原则研究了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分析了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指出中国革命对于打击西方资本主义和推动西方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  相似文献   

20.
居住在印度热带森林里的一些土著长期以捕蟒为生。他们一般是两人一组在森林里搜寻蟒蛇的踪迹,发现猎物后,他们并不急于下手—谁都知道。这种庞然大物发起威来可不是好对付的。就连彪悍的豹子和凶残的鳄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有经验的捕蟒人往往会选择盯梢策略,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守候上几天几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