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廷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
散文的取材范围广泛,写法不拘,似乎很好写,实则不然。王国维曾说:“散文易学难工”。要初步学会下围棋是很容易的,要棋艺精深可就难了,写散文和下围棋颇有相似之处。在各种文学艺术门类中,绘画有色彩,音乐有旋律,舞蹈有姿态,雕刻有形象,诗歌有节奏,小说有情节,而散文则毫无凭藉。在一定意义上说,写一篇好散文,难度超过写好一篇短篇小说。一位当代的名作家曾说过,他一天可以写上好几千字的小说,但常常还写不出五百字的散文来。其难可知。写散文要有真功夫才行。这里所说的真功夫,指的是有相当深邃的观察力,相当的思想穿透力,相当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
王乙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以实在世界为参照系,才能说出世界,但这个既经说出的世界,便已不再是原来藉以作为参照系的、质样俱真的实在世界。以抽象性为本质的我们的思维以及表达思维的语言之终极功能,只能是对我们自身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刘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在五七年《诗刊》的第一期上,发表了毛泽东的诗词十八首。在其中描写长征的几首诗词中,《忆秦娥·娄山关》有它独特的风格。过去无论从思想内容来阐述它的意义,还是从艺术特色方面来分析研究,大都存在着分歧。本文打算从这首词的意境的角度,来研究它所具有的特色,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这首词写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全文如下: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 相似文献
4.
范家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早在1936年,新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就曾热情洋溢地肯定道:“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巴金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无愧于鲁迅这一英明论断。他确是本世纪我国新文学园地里最杰出的歌手之一,不仅在20年代就握笔为歌,而且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也一直追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历史的进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一路吹奏着、歌唱着,在新文学领域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人们都熟知他在《激流 相似文献
5.
奚佩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当代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一大批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作品在文苑中竞相开放,争芳斗妍,万紫千红。一大批优秀散文作家象群星一样灿烂夺目。杨朔的散文便是散文园地中开放着的一朵闪烁着奇光异彩的鲜花,杨朔便是这群星中光采照人的一颗。杨朔的散文在这个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散文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红与黑》的写作情况了解得不多。据作者自己宣称,最初的创作意图始于十月二十五到二十六日的夜间。那时他突然有了这样一个灵感:写一部名叫“朱利安”(另译于连)的小说。但究竟是哪一年的十月呢?对这个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斯丹达本人曾多次提到创作年份是一八二八年。为什么说这种说法不能使人相信呢?就因为在那个时间,那个值得纪念的夜晚,说他正住在马赛。然而,他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曾一度在这弗凯亚人的古城(即马赛)停留过的,却正是一八二九年,而不是一八二八年。 相似文献
7.
宋求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4)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你看,苏东坡着实被荔枝的美味迷住了。我们读杨朔的《荔枝蜜》也象是在品尝“荔枝蜜”。“一股甜香”,一股“清气”,沁人心脾,使人不可自己地连声叫“绝”! 诗贵意境,好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杨朔也毫不掩饰地告诉人们,他写散文“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荔枝蜜》的意境,不落窠臼,不泥古人,确有别具一格之处。首先,初境新奇。果有多种,应推一最。《后汉书·和帝纪》中载:“上谓宰臣:‘朕尝欲得新荔枝,兵部遂于道路特设铺递’。”(据清赵翼《陔余丛 相似文献
8.
李春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1):106-107
<西厢记>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是文学苑地的"花间美人".她的美,美在词,美在景,美在意境."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邓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88,(2)
研究《荷塘月色》的文字已经很多了,研究者一致认为《荷塘月色》文情并茂……一言以蔽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然情从何来,画有何意,往往笼统抽象,不着边际,无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之类,而 相似文献
10.
万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1)
对于毛泽东同志旧体诗词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久的艺术生命力,人们至今都仍怀有着一种敬佩和仰慕之情;尤其是《沁园春·长沙》词,先后收入了中学和中专的语文课本,作为现代诗词的杰作,与唐诗宋词相并列,流布、传唱于莘莘学子之口,影响尤大。不论选编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其实也是当代人感叹、折服于其前的一种表露,这大概 相似文献
11.
谭元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墨子》独具特色。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评价《墨子》的散文“意显而语质”。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墨家尚质”、“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汉文学史纲要》)。古今大师们的评价都客观地指明了《墨子》散文语言质朴这一特色。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是比较大的。可是不久便销声匿迹了。司马迁的《史记》也没有为之立传,仅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篇末附了这样两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而今一般的文学史著作中对《墨子》常常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不以专门的章节来评价。长期以来,《墨子》被人们 相似文献
12.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相似文献
13.
高云龙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33-35
作为和新中国同龄的作家,张抗抗的散文是情与理有机统一下对人生的智性思考,是在自然山水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社会的文明批判。张抗抗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开拓者,而且是精神家因的守护者,本文力图通过她三十年来的散文创作分析来论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李诠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9-25
梁向阳先生有着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来考察中国当代散文发展流变的学术自觉。其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从“区域”、“时代”、“人”这三个彼此交叉又能够各自独立存在的视角出发,以区域研究为方法论,以时代发展对散文的影响为经,以当代散文发展过程中“人”的遭遇为纬,描绘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散文史构图,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散文史观,为中国当代散文研究构筑了一个“区域散文研究”方法论系统。 相似文献
15.
江忠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一、从诗歌结构谈起 《长恨歌》自问世之日起,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正是这种风尚的最好写照。然而,伴随这种普遍的喜爱和传播,人们却对《长恨歌》产生了普遍的不同理解。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就存在着让人不同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张小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刘勰说过一句很妙的话:“文附质,质待文。”他认为形式为表现内容而存在,内容也必须依靠形式来表达。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主题往往同作品的艺术形式同时萌发,因此分析作品的时候,除了讨论它的深刻主题外,还必须从艺术形式入手,去分析作家是如何传达他的艺术构思的,这对于真正把握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有很大裨益。《伤逝》,作为中国“五四”时期的但丁——鲁迅先生的力作,半个多世纪来以其深沉的题旨和浓郁的诗情震撼着众多读者的心灵,也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重视。可惜的是,许多年来,对这篇小说乃至对鲁迅的其他小说的研究往往囿于主题的挖掘,而对形成小说的艺术因素分析得太少了。本文试从叙述语言的运用和特点入 相似文献
17.
徐绍仲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4)
陆定一的《老山界》是一曲洋溢着革命激情的壮丽的赞扬红军战士的颂歌。只要是读过它的人,谁都会为“半夜里,忽然醒来”的那段静境描写所深深地感动。 在这段精采的描写中、作者以生花妙笔,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收到了巨大的艺术效果。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分条摘录于后; 相似文献
18.
任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散文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又多是见之于报刊的短篇散章,所以很少给人以恢宏的印象。但是,当我满怀兴奋的心情,匆匆读完《济南八十年代散文选》这部书稿的时候,眼前呈现的却是一幅洋溢着时代气息与动人之情的多彩画卷。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散文作者们,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于我们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中,立足泉城,面向全国,甚至放眼海外,所创作的许多精美之作。这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看,都不能不说是难得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王嫩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10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涌入城市,他(她)们或告别土地,或远离故乡,在城市与城市或城市与乡村之间,如候鸟一般不停地迁徙,不仅成为都市中的飘泊一族,也成为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的一道流动的风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以城市打工族为 相似文献
20.
刘洪高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关于《荷塘月色》的情感倾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难得有偷来的片刻逍遥的喜悦,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