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句话曾被断章取义并被指责数十年,但在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却至少体现了孔子两方面的革故鼎新举动:一是打破官学的垄断,首倡私学并设坛授徒,"有教无类"《卫灵公》);二是冲决世职世禄的贵族世袭制藩篱,倡导"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  相似文献   

2.
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鲁国的季康子,当时官衔正卿,也就是总理兼军队总司令。他手里掌握鲁国的生杀大权,向孔子请教政事时问:"如果杀掉坏人,亲近好人,怎么样?"尽管孔子在做鲁国政法最高领导的时候(官名司寇),曾亲自下令诛杀了当时很有社会影响的少正卯,但孔子是主张少杀人的。孔子反问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对"士"提出了一些要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刚、毅、木、纳,近仁。"(《子路》)"和"是统一、配合、补充又不失自我之见",同"是同一、完全相同却没有自我之见。要和谐相处,不要盲目苟同。而一个刚强、果敢、质朴、寡言的仁德之人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和可信赖感。对待事业",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工作在前,享受在后。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以德报怨一般人很难做到,况且也不能不讲原则;以怨抱怨积怨更深;还是应当恩怨分明,以直报怨。"士"的修身  相似文献   

4.
孔子 (公元前 5 5 1-前 4 79年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他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而且经他编辑《诗经》 ,订正《礼》、《乐》 ,推行音乐教育和音乐思想方面 ,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杰出的音乐家。孔子有很深的音乐修养。《史记·孔子世家》就记载孔子刻意寻求音乐的深刻内涵 ,追求准确掌握音乐形象的故事。孔子从师襄子处学习《文王操》 ,练了十日 ,不再向前推进。师襄子对他说 :“可以增加曲目了。”孔子说 :“我多次温习此曲 ,尚未领会此曲的意思。”一段时日后 ,师襄子又说 :“你…  相似文献   

5.
正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相似文献   

6.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卜子夏有如下几点. 一、为人勇武 子夏以"文学"著称,一般人会认为他的性格定是柔和温顺、不敢多事的.其实不然,大量材料证明他和子路一样,性格爽朗,做事勇敢. 第一,他有武士之勇.孟子和公孙丑谈"勇"时说"北宫黝似子夏".北宫黝是怎样的勇呢?孟子说得很清楚,就是:"北宫黝的培养勇气,肌肉被刺,不颤动;眼睛被戳,不眨眼"(《孟子·公孙丑上》).那么,子夏之勇,也是如此了.另外《晏子春秋·内篇问》中也说,孔子根据实际需要叫人陪伴,当"德不盛,行不厚"时,"则颜回、骞、雍侍";而当"气郁而疾,志意不通,则仲由、卜商(子夏)侍".我们知道仲由(子路)是孔子的保镖武士,而这里把子夏和子路并提,可见子夏也是个勇敢的武士.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散文《韩非子》上有一篇《曾子杀彘》的文章写了一件这样的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尔。"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也,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相似文献   

8.
正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孔子的陈国学生子张请教怎么能当官。孔子说:"多听听别人怎么说,把有疑问的地方放在一边,谨慎地谈论其他更多的东西,这样就能减少过失;多看看别人怎么做,把没见识的事情先放在一边,谨慎地去做除此之外的事情,这样就能减少懊悔。基本不说错话、不做错事,就能去  相似文献   

9.
施政,尤其是施德政,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相似文献   

10.
正处世子张问怎样处世才能使自己通达?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把"忠信笃敬"作为座右铭,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是应该的。但是在复杂的环境下,还是要有通权达变的意识,不要愚忠,不要盲目落入别人的圈套。因为"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学而》)人不知己,"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己不知人,才是最可怕的。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元783年,陆贽上书唐德宗:"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清人祝庆祺编辑的《刑案汇览》中也说:"律设大法而体贴人情。"这些话典型表达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人情。此处所谓的人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心理倾向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意识,二是人不可避免的软弱。这就不是"人情世故"中所谓的人情。人  相似文献   

12.
訾其伦 《领导科学》2012,(23):53-54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十分重视人才,他把人才视为"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墨子·尚贤上》,下引《墨子》只注篇名),认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把推崇、任用贤能之人视为为政之本,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主张"尚贤事能为政"(《尚贤上》).墨子在《尚贤》篇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人才选拔、使用及管理的策略和举措,在当时的人才思想中可谓独树一帜,对历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治理国家有很大的启示,对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的选人标准和原则 1.崇德尚才的选人标准 墨子在选人上坚持崇德尚才相统一的标准.墨子认为,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即包括德行、能力和学问三个方面.三者中,墨子把德行视为首要的、根本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建议统治者"列德而尚贤"(《尚贤上》).在墨子看来,其一,人才应该德行敦厚,怀兼爱之心,行仁义之事,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  相似文献   

13.
正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孔子说:"郑国制定的法令,由大夫裨谌(音必晨)来起草,接着大夫世叔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最后由来自东里的子产润色完成。"政治工作是一个由公务员集体合作完成的工作,一项政治工作的出色完成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所以当官要学会尊重与协作。春秋时期的孔子做工作就有民主的作风,充  相似文献   

14.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正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县西)人,先后辅佐了后唐、后晋、大辽、后汉、后周的12位皇帝。他身处乱世,却官运亨通,从政35年,做了近30年宰辅,可谓是中国官场上的奇迹,被称为"政坛常青树"。当然,他也备受争议。一方面,欧阳修骂他"可谓无廉耻者矣"(《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司马光骂他"乃奸臣之尤"(《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王夫之说他"道之恶浮于纣,祸烈于跖"(《读通鉴论》卷二十九)。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大局观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历史的进程,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皇权的强力分割下,为人为官,也都要讲求大局。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指"君子"立世会顾全大局。《左传》"临患不忘国"、《汉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是一种个人起码的大局观。名臣范仲淹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是大臣的忠君观念,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考量自己的作为是不是放在了全国的一盘棋中。翻检历史,古之名臣良吏,  相似文献   

17.
荐贤贤于贤     
正偶翻《韩诗外传》,看到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颇有发人深思处。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臣子算是贤臣呢?"孔子回答:"比如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子贡表示不理解,说:"齐国不是有管仲,郑国不是有子产吗?他们的名气更大呀。"孔子说:"子产是由子皮推荐的呀。"子贡有点理解了。子皮即罕虎,郑国上卿。鉴于子产的才能,子皮把上卿的职位让给了子产。子产起初考虑到郑国是处在大国夹  相似文献   

18.
李业成 《领导文萃》2010,(24):79-80
<正>郑板桥家书里有一篇家信是这样写的:"家人(仆人)儿女,都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呼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潍县署中与舍弟二书》)官和正常人一样,通人性,有同情心,  相似文献   

19.
<正>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也要接受监督》中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可见,"怕"是人生智慧,也是做人品格。心中无戒,终将逾矩,必将出事。一个人只有有所敬畏,才能行而安,安而久;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才会履责,才能尽责,才敢担责;才能保持一身正气,自律于心,  相似文献   

20.
漫画     
正后来居上选举流氓似乎陷入了疯狂,他扔飞酒瓶,一脚踹倒了"英镑"垃圾桶,还猛踢"全球市场"这个球。一旁的足球流氓落寞地说:"我们被顶替了。"(原载《韩国时报》网站)垄断模式下的"塌方式腐败"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塌方式腐败"窝案日前开庭审理,事涉多个垃圾焚烧项目贪腐问题,而这家国企正是垄断了广州所有垃圾焚烧项目。在这起窝案背后,折射出了中国垃圾围城的复杂性。农健图/(摘自《看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