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漂”,是指漂泊在北京的外地人。这个词,给人缺乏安全和归属的感觉。而我对“北漂”有另一层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憧憬,不仅是因为北京机会更多,也因为自己想在快节奏的城市中快速成长。2021年,我开启了“北漂”实习之旅。  相似文献   

2.
人之初     
弟弟来家里做客,一边喝茶,一边逗我4岁的儿子。“把这个房子送给舅舅吧,好不好?”弟弟用手示意了一下房间。“好!”儿子毫不犹豫。“把这架钢琴也送给舅舅,好吗?”“好!”儿子的态度斩钉截铁。我不禁为儿子的慷慨气概暗暗得意。这时,弟弟又指着儿子手里的玩具汽车说:“把这个小汽车也一起送给我吧?”儿子立即抱紧汽车,大声说:“不行!”  相似文献   

3.
偕母亲逛街     
今天是双休日,见天气不错,便去外面租了一辆车,对母亲说:“娘,今天我们带你出去逛逛。”母亲穿戴好,却犹豫了:“唉,我一个老婆子逛啥?还是呆在家里看门吧。”我和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硬是把她拥上了车。母亲这辈子真不容易,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给我和哥哥成了家,供姐姐读完了大学,并伺候着丧妻多年的叔叔,直到他去世。母亲得知我们要雇保姆看孩子,又执意随我们进了城。她说,“找人看孩子要花钱,我是孩子的奶奶,照看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母亲来到城里三年有余,从没踏出家门半步,也从不去左邻右舍串门。每日为我们洗衣…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社区》2009,(29):36-37
错着听 双休日,弟弟和弟媳回乡下看望生病的岳母,把4岁的儿子龙龙放在我家,让帮忙照看两天。我实在没照看孩子的耐心.给龙龙胡乱讲他带来的看图说话。  相似文献   

5.
我当年跟一般北漂不同的是,我有房子,有老婆孩子。老婆孩子都是北京人,我不是。我出来的时候户口已经在当地注销了,档案都是我自己拿着的。一般的北漂好歹在老家有个户籍,我没有,所以我就算是彻底地漂着了。  相似文献   

6.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7.
张德瑞 《社区》2013,(2):58-58
安徽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张绍仓在他的“悔过书”中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组织上为了培养我,送我上大学”。印象中,不少官员在犯罪之后悔过时都有这样的表述。王昭耀在法庭上说:“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孟庆平说:“我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胡长清说:“我出身于穷山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等等。  相似文献   

8.
每天都有无数的外地青年涌人京城,他们满怀憧憬、斗志昂扬,要在北京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过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压力与无奈才加入到“北漂”行列,也许他们并没有满腔抱负,但是他们踏实勤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最终也在北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与生活。宋瑞凤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李桂杰 《新天地》2012,(9):40-41
我们时时牵挂着老爸,老爸却固执地捍卫着自己的生活!"大运河岸边的荷花开了,钓鱼的人也多了,你们抽空回来钓鱼吧!"暑期刚到,老爸便向我们发出了邀请。恰好,儿子铁头的幼儿园也放暑假了。父亲让我们顺便把母亲送回去,他说:"看了一个月孩子了,你妈也需要放假,也需要休息休息呢。"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 《可乐》2010,(11):17-17
一天,儿子对我说:“我们班同学有一支派克笔要出让,开价人民币100元整。” “这笔是什么来路?不会是赃物吧?”我说。 儿子说:“笔的来路绝对正当,是我同学的亲戚送的。他已有了一支,故将这支卖出,肯定是原装。”  相似文献   

11.
烦了 《人生与伴侣》2013,(11):14-16
1979年7月2日,北京,一个飞行员家庭,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妈妈温柔地摇着婴儿,对孩子他爸说:“他将来肯定也是个很棒的飞行员,像你。”爸爸看着儿子:“嗯,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飞在北京,就叫他京飞吧。”  相似文献   

12.
教儿花钱     
叶子 《社区》2005,(5):55-55
那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对我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和我特好,你给我300 块钱,我请他到卡拉 OK包厢过生日。”儿子的话使我惊愕。区区小孩,要拿钱给同学在包厢过生日?儿子的消费观念令我担忧。我说:“儿子,咱家最近在装修房子,爸爸的钱比较紧。再说,同学过生日,你不一定非得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儿子不以为然:“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3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请班长过生日,我是想让别的同学看看,我有多酷多帅。”我又是一惊:“这么小就讲究起酷帅来了?”儿子说:“老爸,明年我就上初中了,讲究酷帅也有错?我们学校酷帅的同学多了……  相似文献   

13.
影子 《北京纪事》2018,(3):86-88
卤煮,这个地道的北京传统小吃,没有几个人是不爱的吧,连我这个小北漂几天不来一碗都觉得馋得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卤煮火烧的招牌,吃了这么多家,感觉都大同小异,但是“异”在哪,也说不出个一二来.毕竟我不是从小在这里生活,正宗的是个什么味儿也没有真正的了解.但对我来讲,感受这份老北京的情怀比品尝味道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爱的接力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相似文献   

15.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中专毕业后,在城里娶下媳妇安了家。人常说:婆媳像天敌。更何况这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我把忧虑说给妻子,妻笑言:“放心,看我日后的‘招数’吧!” 婚后不久,妻果真“出招”了。第一招“嘴甜”。妻总是不叫爹娘不开口。母亲因乡下农活忙,不能帮我们看孩子,总怕媳妇有看法。妻发觉后说:“娘,您老把8个孩子拉扯大,劳神费心,实在是不容易,我们只一个孩子,再累也比不上您当初,您放心好了。”甜甜的话语把母亲说得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招“手勤”。母亲来城里小住,家务活妻绝不让我插手,总是把我推到母亲身边:“多日不见了,娘俩好好说说话儿,这些活我全包。”母亲看到媳妇如此疼爱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寒崖 《社区》2014,(15):55-55
带着儿子和妹妹一起去吃火锅,剩了一些没煮的菜,我让火锅店里的服务员给我打包。妹妹说:“只剩下蔬菜了,值不了几块钱,就不用了吧。”儿子说:“我要!”打好包,儿子开开心心地提着走在前面,我和妹妹跟在后面。  相似文献   

17.
4岁的小儿子进来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 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可我却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马克,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  相似文献   

18.
娱乐世界     
笑话 不好开价 《婚姻法》讲座上,老师问一青年:“你说一下近亲为何不能结婚?”“那还不简单?熟人嘛,彩礼方面不好开价呗!” 离题太远 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奖了吗?” 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太远了。” 爸爸:“不会吧!作文题目不是《我的爸爸》吗?”  相似文献   

19.
互动     
《成才与就业》2011,(8):2-3
每次看到“创业参谋”栏目,我都特别来劲,因为我也有创业的想法。虽然父母、朋友常常对我说,“好好读书才更实际”.可我想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目前我还年轻,社会阅历还不够,但我会多走、多看、多学,希望有一天也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相似文献   

20.
八月盛夏,去庐山旅游,第三天下午安排的景点是三叠泉。两天半的行程,足够让人疲惫不堪了,何况我还带着个孩子。打算原地休息,等候团队旅游归来。导游听说我不打算去三叠泉,十分中肯地说:“不到三叠泉,等于没有到庐山。三叠泉是庐山的精华所在,不能不去!”在众人的劝说下,我打起精神,领着儿子踏上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