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吾与及其所著韵书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吾与为江西丰城人,经历元末明初两朝。所著韵书有两种,均已亡佚。现存《永乐大典》保存其部分内容。经对其考证,《韵会定正》为韵书,《韵会定正字切)或《字切》为韵图或为具有韵图性质的韵书。《韵会定正字切》的作用是直观反映《韵会定正》反切拼读成音的情况。二者的关系应相当于《韵镜》与《广韵》。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简要回顾《切韵》、《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等韵书后,对《十三辙》、《中华新韵》十八部、《新诗韵十道辙儿》等韵书作了重点探索,用比较的方法寻求辙间、韵部的分合变化,论证诗韵发展的趋势是宽松、简约和口语化,最终为下文提出九道辙是诗韵改革新成果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韵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但在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韵笺》中保存了其一部分反切。这些反切反映出《韵会定正》韵类的12条特点,有些特点反映出通语韵母在明初的进一步变化,还有一些则透露出作者的方音。总体看来,该韵书的韵类系统与《古今韵会举要》相比已有很大发展,而与《洪武正韵》(八十韵本)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叶宝奎《洪武正韵》是明初(洪武人年,1375年)由乐韶凤等人奉敕编撰的一部官韵。如何看待这部官修的韵书?前人的评价贬抑多于褒扬,笔者认为《洪武正韵》是一份认识和了解明初官话音的重要材料,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通过对《...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韵书,指自20世纪初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的唐五代写本和刻本韵书,还包括蒋斧本《唐韵》和故宫博物院所有的两种《刊谬补缺切韵》。依照周祖谟先生在《唐五代韵书集存》一书中的分类,我们将这些韵书分别称为:陆法言切韵传写本;笺注本《切韵》:增训加字本《切韵》: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分为敦煌本王韵和宋跋本王韵);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唐韵写本;五代本韵书。这些韵书大量征引《说文》,其所本应为唐本《说文》。唐本《说文》对求许书之真有着特殊价值,正如周祖谟先生所说:"不有唐本,终难定二徐之精粗美恶。"这些资料大多为清代治《说文》者未能见及,今人校勘《说文》者如王贵元师《说文解字校笺》亦未能利用。经过穷尽性搜索,共辑得引文796条。将这些引文与前人校勘《说文》成果相互比勘,或补正今本《说文》,或证明后人皆以为今本《说文》误而实际不误。本文为其中数例。  相似文献   

6.
唐王仁啕编纂的《刊谬补缺切韵》韵目下加有小注,注明了《切韵》及魏晋南北朝以来各家韵书部分分韵的异同,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在韵目小注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韵目小注的校勘整理、专门对吕静《韵集》的研究和对五家韵书的综合研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洪武正韵》是研究近代语音史的重要文献之一,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洪武正韵》为底本,参照国内外不同版本及相关的字书、韵书等材料,用本校法、对校法、理校法等方法,对其小韵的韵字、反切等方面进行校勘补正。  相似文献   

8.
隋以后至元以前七百多年间 ,虽然各代都有韵书面世 ,但基本上未摆脱《切韵》系韵书的框架。本文探讨了《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崔淑精是朝鲜李朝初期一位重要诗人,其汉诗集《逍遥斋集》鲜有学者研究.通过与《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韵部比较,发现崔淑精汉诗用韵与两部韵书相合率非常接近.我们认为崔淑精作诗用韵主要依据《洪武正韵》,同时也受到《东国正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讨论了两个与《集韵》有关的问题。第一,从分析《切韵指掌图》的作者并不是司马光入手,引用《类篇》等所载资料,认为《切韵指掌图》序言中所说的《集韵》成书于治平四年(1067)是靠不住的,认定《集韵》成书在宝元二年(1039)。第二,阐述《集韵》编纂目的、内容及与以往韵书的差异,分析后人对它的研究,并确认《集韵》语音系统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切韵》系韵书发挥了字书的作用,保存了汉魏六朝至唐大量的经传释文和训诂专书的注释材料,并有所创新。后续增补本中注重在形、音、义方面融入著者个人见解,不断补充与修订前人成果,丰富韵书的训释功能。韵书诂训材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汉语词汇在内容和形式变化上的反映:(1)早期韵书诠释词以单音词为主,《广韵》则使用了大量的唐宋时期的双音节词汇。(2)与《说文》作比,韵书与《说文》或韵书之间的训释差异反映了汉语词义的演变情况。(3)训释材料还反映了不同著者对时音、时义及字体正俗的判定与取舍。  相似文献   

12.
编纂于清代前期的佚名韵书《五音通韵》对《字汇》、《正字通》、《广韵》等字书、韵书、韵图多有批评。分析这些相关批评材料,可以考察《五音通韵》编纂者的语音观念,即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另外,也可以据此了解当时韵书编纂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切韵》系韵书,以陆法言的《切韵》为基础,经后人进行修订、增补、刊谬,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代表作是:陆法言的《切韵》;唐代孙缅的《唐韵》和宋陈彭年等的《广韵》;《集韵》等  相似文献   

14.
朱权的《琼林雅韵韵》(以下简称《琼林》)是一部为南曲而作的韵书,它的语音系统自有不同于其它韵书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一下《琼林》的声母系统。 通过排列每一韵部同调类的各个小韵,可知《琼林》的声母情况大致如下:一、唇音  相似文献   

15.
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撰写的一部韵书,虽已亡佚,但其语音系统却靠宋代的《广韵》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自《切韵》问世以来,历代官修的韵书,如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集韵》等,多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语音系统是一脉相承的。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占据着韵书的正统地位,其影响之大是其他韵书无可比拟的。因此,它所  相似文献   

16.
中古时期元韵的用韵行为存在南北区域的差异。元韵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里排列位置的差异缘于二者依据的语音基础不同。代表江左诗赋用韵传统的元魂痕同用规则的制定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标准语之间的矛盾是《诗韵》"十三元"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中的精品,其句式整齐押韵,用韵采用隔句押韵,使用了换韵形式;文中融汇大量典故,使其成为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相似文献   

18.
<正> 陆法言编著的《切韵》是一部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酌古沿今、参校方俗的韵书.问世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千百年来,更为后世学人所推重,因承发明、增益矫失之作,连绵不绝.《切韵》成了韵书里的权威.的确,这部韵书是可称之为汉语音韵学史上的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中古汉语/-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是近代汉语的显著特点之一,但是对它的演变年代至今没有定论。本文通过朝鲜韵书中所反映的对音标记,指出/-m/尾韵早在《四声通考》(1455)时代已经消失(“右音”变为/-n/),到《翻译老乞大朴通事》(16世纪初)时期连“左音”也变为/-n/韵尾.其中,只有“怎”“甚”两个字直到《伍伦全备记谚解》(1721)还保持着/-m/韵尾,本文对此也作了考察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考10部宋代韵书,对日本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和《四部丛刊》本《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的差异进行考察,断定真福寺藏本反切有误者15例,《四部丛刊》本反切有误者17例。尤其对两种本子反映宋代实际语音演变11例切语的分析,证明居于强势的口语音系对保守性很大的《礼部韵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拨正了前人认为“《礼部韵略》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中国大百科全书&#183;语言文字卷》)的误解,为宋代语音史研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信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