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长期维持着以制成品换原油的格局,近年自海合会国家的非油气商品进口迅速增长,其中主要是石化产品。海合会国家石化产品将冲击中国市场,国内有关石化企业应积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非油气进口商品的增长将加剧中方逆差,可以扩大服务贸易等方式平衡双边贸易。中国在海合会国家的承包工程业务正向大型化发展,但原有廉价劳务优势在逐步减弱,应尽早实施属地化经营。海合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海自贸区谈判不宜久拖不决。  相似文献   

2.
中东剧变对阿拉伯世界整体格局和阿拉伯板块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阿拉伯世界转型促使海合会正不断向阿拉伯君主共同体转型,也加快了东盟本身及其许多成员国的民主化进程。面对当前海合会从海湾次地区力量迈向中东地区性力量的战略走向,东盟在政治与经济层面加强了与海合会的协作,海合会的大国外交战略也将不断变化中的东盟纳入其重要战略目标领域。尽管如此,双边政治合作仍滞后于经贸合作,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仍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形式日益多元,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双方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规模增长缓慢,互设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高,平台作用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环境、金融体系、文化认同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从政治评估、战略对接、货币结算、文化认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卫生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卫生治理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参与海合会国家卫生治理对中国在当地推进"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是中国在海湾地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外交亲和力的重要依托手段,更是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通过考察海合会国家卫生治理的诉求,厘清中医药在海合会地区发展的优劣态势,并从多元合作、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三个方面的具体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70年代,10月中东战争造成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疯涨.这对于以石油经济为主的海合会(全称“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十分有利,收入倍增.这些国家自此凭藉丰厚的石油收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1982年起,海合会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由于有巨额石油资金作后盾,故在整个80年代,财政赤字问题在海合会国家基本不受重视,被认为是暂时现象,它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完全被忽视,从而使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指数越来越大,并逐渐高出阿拉伯地区和国际水平.90年代初,海湾战争使海合会国家的财政金融问题凸现,其中两个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和科威特情况尤其严重.这一客观因素迫使海合会国家不得不认真面对现实,寻找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海合会国家虽然拥有大量的石油资金,十分富有,但仍属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低下,经济模式单一,管理水平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如投资资金比较充足)渐渐缩小,并且像所有发展中国家那样,在如何提高生产力,实现理想分配法,保持地区经济平衡,解决世界性竞争问题等方面,遇到了各种挑战.对海合会国家来说,由于石油收入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制约,油价的上下浮动直接影响财政收入,所以要解决财政赤字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与阿曼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历史上数千年友好合作关系的延续。通过高层领导人和其他领域的互访,双方增进了各领域交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持一致或类似观点,珍惜彼此慷慨的援助以及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支持。双方通过"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与海合会战略对话等机制,在经济、贸易、文化、公共卫生及其他领域的互利合作拥有巨大潜力,使两国关系从传统友谊走向新兴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0.
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成为海合会对外关系的两大目标,是其制定对外政策的隐性逻辑。30多年来海合会的对外关系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当国际和地区环境恶化时,成员国倾向于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在安全领域形成密切合作、构筑"安全共同体";当外部局势趋于缓和时,海合会则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发展问题上升为地区合作的重要议题,构筑"经济共同体"成为成员国努力方向。在海合会区域安全和经济整合过程中,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趋同时,其对外政策往往产生较好效果,反之则效率低下,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剧变就是例证。中国应把握好海合会对外关系演变的基本逻辑,在政治安全与经贸发展两大领域提升与海合会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东剧变中海合会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各国采取措施应对,使海合会势力不断上升,成为中东君主制国家和逊尼派国家加强合作、应对地区变局的重要平台。剧变中各国探索转型期间政治改革,巩固了政权,加速现代化进程,使海合会代加强了地区影响;各国进行经济改革,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自贸区建设。但改革不会一蹴而就,石油市场仍是影响海合会成员国经济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革命成功与否海合会都将在阿拉伯政治中发挥强大有效的作用,在发生剧变的国家重建中承担新责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9年)是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当时中东国家进入石油繁荣期,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很多国家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同时,中东局势不稳,尤其是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加剧。这一独特形势为中国企业同中东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此期间,中国努力在中东扩大出口、引进资金;积极进行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抓住机遇发展军品贸易。改革开放初期,中东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快步走向世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世界很多地区。甚至可以说,正是通过在中东地区开展的商品贸易、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外资引进以及军售,使中国掘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3.
石油资源权力是沙特在国际社会中权力地位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与权力格局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全球石油供应浮动国、机动国的角色,对于全球石油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海合会与欧佩克使沙特在全球石油领域中的影响力呈现出放大效应,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G20进一步提升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石油美元体系的存在凸显了沙特在全球石油贸易治理中的关键地位与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14.
石油与中东的贸易和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生产与出口是中东经济的主要支柱,纵观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速度与规模无不与石油有关,产油国的经济状况都随着“石油繁荣”或“石油衰退”而浮沉,石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着其余中东国家的贸易和金融。 一、商品贸易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在70年代中期后空前增强,成为发展中世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1991年,中东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3%,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4%。综观1950年以来40多年的世界贸易的发展,虽然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数,但中东却高于这一平均数,因而,中东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地区。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建立在能源基础上。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能源由煤转向石油,中东富藏的石油便成为工业的“血液”。70年代两次石油提价引起世界经济混乱,暴露了西方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则因油价上涨而猛增,巨额的石油美元成为中东经济发展的雄厚资金。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输出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意识到必须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促使经济向多样化发展,即“播种油气,收获工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中国大力推进的以"一带一路"为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周边外交战略,一方面收获了以海湾产油国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企盼和经济互动,如海湾国家蓬勃发展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海合会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前景更加光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诸多的内外挑战,这主要来自三个层面:中国涉疆问题对中国中东外交的负面影响、"阿拉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阿拉伯能源战略一直是其对外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从一战到伊战曾经历多次重大调整.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与阿拉伯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时可借鉴这一能源战略,做到扬长避短,通过实行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能源对话合作机制以及扩大阿拉伯产油国对中国贸易与投资的份额使中阿能源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海合会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的石油繁荣使海合会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货物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于我国对海货物出口仍过于依赖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中等技术含量投资类商品缺乏竞争力,消费类商品缺少品牌效应,因而导致我国对海货物出口对价格极为敏感。2008年以后,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对海货物出口贸易也开始进入瓶颈期。因此,我国政府、出口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消费类商品的品牌效应和中等技术含量工业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对海货物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以来的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和独立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海合会从科索沃的伊斯兰背景及其民族遭遇入手,一方面支持科索沃穆斯林的权益及获得伊斯兰国家身份,另一方面支持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行动,承认欧盟在科索沃独立等问题上的主导作用,这实则体现了海合会游走于伊斯兰体系和现代国际体系之间的双重合法性建构。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对于考察海合会对地区和全球其他事务的参与提供了经典案例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阿拉伯能源战略一直是其对外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从一战到伊战曾经历多次重大调整。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与阿拉伯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时可借鉴这一能源战略,做到扬长避短,通过实行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能源对话合作机制以及扩大阿拉伯产油国对中国贸易与投资的份额使中阿能源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印度与海合会国家同为印度洋海域的重要经济体,经贸、能源、侨汇构成了双方传统伙伴关系中的三大支柱。在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印度莫迪政府对印度国际地位进行再定位,志在由“平衡型大国”成长为“领导型大国”,也将战略布局从“直接周边”延伸至“扩展周边”,更在外交风格上从“谨慎参与”转变为“积极有为”。在对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国家发展愿景进行综合战略考量、继承“考底利耶主义”传统外交理念的基础上,莫迪政府延续和发展了“西向”政策并提出“西联”政策,将位处“扩展周边”的海合会国家置于“西联”政策的优先位置。印度对海合会国家实施“西联”政策的战略意图清晰、成果显著,以首脑外交引领印海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以能源合作奠定双方战略合作基础;以投资经贸合作推进双方经济改革转型;以防务安全合作提供地区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以人文交流深化印海民意基础。然而,印度外交“多向结盟”策略的投机性、“印度优先”原则的狭隘性、“领导型大国”综合实力不足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极端化等诸多因素,将对“西联”政策的长期有效性构成挑战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