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运用标记理论详细分析描写了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定义了“无标记”重动句和“有标记”重动句两大类。“无标记”重动句即“V1O+V2P”结构式,有标记重动句包括“V1OV2得P”式,“V1OV2到P”式,“V1OV2了P”式,“V1OV2了个P”式、“零补语V1OV2得”式等。  相似文献   

2.
Halliday意义上的隐喻式物质小句指通常由别的过程表征的经验通过物质过程表征时产生的隐喻式小句。通过考察BNC语料库发现隐喻式物质小句可以归为三类,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分别是“操纵物体”“运动”和“传递”经验形成的“力”“运动”和“传递”意象图式。在对隐喻式物质小句描写的基础上,揭示了说话者选择隐喻式而放弃与其对应的一致式小句识解经验的认知动因是将蕴藏在意象图式中的某些语义特征强加给要表征的经验事件。  相似文献   

3.
《管子》被动句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后期至西汉时期是汉语被动句式发展的重要时期,《管子》是此时期的代表文献之一。研究《管子》被动句式的结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战国后期至西汉时期被动句发展的情况。诸如“于”字式被动句的辉煌和迅速衰落,“见”字式被动句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为”字式被动句的成熟与衰落,“为……所……”被动句式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为……之……”式被动句的产生与极速的消亡,“为……之所……”式和“被”字式被动句的萌芽与缓慢的发展等。《管子》中的被动句式,在汉语被动句式发展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A是A,B是B”句联的语义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义平面考察“A是A,B是B”句联。把“A是A,B是B”句联分为两种类型:区别型和列举型。两种类型又各自分成几个次类,区别型分为偏别式、平别式,列举型分为“有”式、“合格”式、“鲜明”式。重点考察各类型和次类的语义特点,找出区别型和列举型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考察“A是A,B是B”句联与先行句和后续句的语义联系,分为在复句中和在对话中两种情况。对于“A是A,B是B”句联歧义的消解提出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5.
二程语录中的被动句和被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程语录中 ,被动句的表现形式有“於”字式、“见”字式、“为”字式及“被”字式等 ,本文通过穷尽搜索和调查 ,探究了二程语录汉语被动句发展的各个层面。同时 ,也探讨了“被”字句不表示被动而表示原因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左传》复句有一套结构形式,除了语调和停顿外,还采用代词、省 略、对偶排比句式、句中语气词“也”、[主·“之”·谓]结构和[主·“而”·谓] 结构、关联词语,它们有机结合,构成天然浑成的一体。  相似文献   

7.
有关古代汉语中典型标志被动句句法结构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成果主要集中在:各类标志被动句产生的年代及主要使用年代;谓语部分由单一动词到复杂结构的过程;各类标志被动句变式的产生等。以“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和“被”字式等标志被动句的句法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几类典型被动句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认为仍然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追究式“是问”句是一种以“是问”为标志,表示“追究”性语法意义的句式.它以先秦的“惟/唯+宾语+是V”格式为基础,在宋代演生出“惟/介词+宾语+是问”式,上世纪70年代后,定型为“拿+宾语+是问”.其生成方式大致可概括为“惟/唯+宾语+是问”句、处置式和以“拿”为介词的工具状语句的多式糅合.  相似文献   

9.
《晏子春秋》中有三种被动句式:“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句式较为齐全,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被动句的使用情况:“于”字式自从在西周金文中产生以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见”字式迅速发展直追“于”字式;“为”字式辉煌过后开始衰落,“为……所……”式开始萌芽;没有出现“被”字被动句,“被”全部作动词用。  相似文献   

10.
在考察普通话中处置式“把”字句和闽南方言中处置句的的基础上,尝试存“普通重音理论”作为衡量处置句合法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商榷意见。“重音靠后”原则和“单轻双重”原则似乎不能将汉语处置句中这一类语言事实全部纳入自己的解释系统,处置句中VP部分的相对轻重如何与它所在的处置句能否成立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唯一的。这意味着汉语句法结构与汉语内在韵律机制之间的制约关系并非绝对。语言的发展走向还会受到除内在韵律规则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标选择复句的语义关系特征为:一方面,前呼句跟后应句之间的同一性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表现在句法上就是结构的相关性乃至相似性、对称性。另一方面,同一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不仅存在同一性,而且存在着差异性。表现在语义上就是有标选择复句的前呼句跟后应句至少有一个语义点不同,否则很难构成选择关系。此外,有标选择复句还存在三类复合型语义关系,即“选择+假设”“选择+假转”和“选择+假转+推断”。  相似文献   

12.
复句的句式构成对让转类复句的使用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当复句前分句为“主谓完整小句”时,关联标记可多视点分布,使用频率要远高于“非完整主谓小句”;当小句主语与关联标记语序为“主语居前型”时,使用频率要高于“标记居前型”,体现了汉语话题优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退出管理科学与否关系到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的有效流转和公平善用。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退出管理面临着退出管理政策的适用性和执行压力的困境。借鉴香港公屋退出管理的经验,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退出管理应夯实退出管理的基础,健全退出管理动态监管与审查纠错机制,构建科学化、人性化退出方式并培育非政府组织,实现多元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4.
《后汉书注》中的语法分析内容有:词序调整和句读层次、复合词结构、句法结构关系、句法语义关系、词的句法功能义、句型句式、修辞分析等;反映了唐人的语法分析成就,为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一宗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并列句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为含有条件、结果、时间、程度、让步、原因等的状语从句或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而反过来复合句又可以转换为并列句。懂得并列句与复合句的转换 ,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孟子》假设复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句的大量使用是先秦诸子散文代表性著作《孟子》的特色。本文选取其假设复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其语法格式的表现形式和能表现的语法意义。并且想寻找出产生这些语法格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是分析语篇回指环境的重要依据。Ariel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主要有四种:距离因素(先行语与回指之间的距离);竞争因素(先行语角色的竞争者的数量);突显因素(先行语作为语篇的主题);一致/框架(先行语与回指语是否处于同一心理框架)。汉语语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除以上四种因素,还存在两种影响因素,即层次性和间隔指称语位置。层次性指的是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语义结构层次,间隔指称语位置是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相隔的其他指称词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句法层次分析法对于超出常见句法结构关系外的语句,按层次分析的原则往往难以进行“二分”操作;文章从构式语法出发,将层次分析中的句法构式分为三类,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力图解决问题并拓展传统的句法层次分析;并主张针对不同构式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遵循一定顺序,希望对传统的汉语语法教学能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讨论携带语篇辅助信息的英语定语从句这一语言现象,提出判断这类定语从句的依据和方法,分析其在语篇中为语篇的中心意思或主要语义信息提供辅助背景信息的特点,表明其在语篇中与主要语义信息的上下层级关系,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在汉语译文中再现这种上下层级关系时可以采用的基本操作单位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标记主位是一定语境下的非标记主位的变体。由于语境的动态性,标记主位影响着小句信息的分布。标记主位具有突出信息中心的语用功能,所载的信息成分包含已知信息、新信息以及可推知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