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是指司法机关通过各种诉讼途径对侵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或者制裁,从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以恢复行使或者得到等价补偿或赔偿。由于我国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采取"依据法律的保障"方式,即通过普通法的诉讼来完成,就使得相当多的已被我国宪法规定而没有被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下位阶法所具体化和细化的基本权利,在现有的司法体系下不能得到有效的司法保护。通过对宪法司法化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公民基本权利司法救济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并对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是宪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宪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作了很多研究,归纳起来有:有无效力说、直接效力说、间接效力说。我们从效力层次的维度解析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对整体意义上的私法主体、强势私法主体、弱势私法主体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意在厘清"效力"、"适用"、"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证明效力的均衡性、适用的差异性和个案效果的特殊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宪法司法化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意义重大.但是宪法在我国司法审判中仍未得到适用.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为在十二五期间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积极稳妥地推进宪法法院的建立,并完善相关宪法诉讼制度,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救济.  相似文献   

4.
紧急状态下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需要,国家享有必要的紧急权力,其中包括限制或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权力。由于紧急权力的超强势地位,其侵犯人权的危险极大地增加。为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和专制的出现,必须对紧急权力加以宪法和法律上的规制,建立紧急状态下的人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行民法体系对生命权的保护非常欠缺,这是由于对生命权保护的理论认识存在不足。本文试从受侵害致死人生命权受保护之必要性、如何保护入手,对受害人近亲属赔偿请求权法理基础作一梳理、比较,进而提出需要在私法上对生命权进行全方位保护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宪法理论中,宪法只以国家权利作为约束的对象,宪法基本权利条款不能适用于私法领域,但是,现代德、美等国家宪法理论将宪法效力逐步向私法领域拓展,反映了现代宪法发展的普遍趋势.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两个司法解释的影响,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宪政的发展以及宪法价值理念的转变,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才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发展.这些为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给我们的司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与宪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不仅具有丰富的宪法内涵,更具有深厚的宪法法理正当性。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进行合理的宪法解释,在实现基本权利限制之宪政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其价值变迁之需要;同时,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宪法解释,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法律对其规定之缺憾,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基本权利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8.
公民身份来源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私法上的效果.现代国家负有社会保障功能而为个人提供生活利益,公民身份成为区别是否有资格分享国家福利的依据.与政府福利机制对接,公民可以依据公民有获得救济的权利而从国家取得法定财产,弱势群体通过政府各种方式的补助而维持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各国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救济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相关。在英国,通过普通法院审判案件的具体形式予以救济,普通法院的判例形成宪法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形式;在美国,由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违宪的法律进行审查的方式,予以救济;在联邦德国,由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审判案件和宣告法律违宪的方式予以救济;在法国,则由宪法委员会进行救济。各国宪法基本权利法律救济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仅对我国完善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而且也对我国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的理论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进入行为领域,都应受到限制,但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遵循下述原则:(1)不损害基本权利本身原则.不能只见限制,不见权利;(2)法律保留原则.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进行;(3)明确化原则.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条文的文意,应具体明确;(4)司法审查原则.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具体行为,公民相对人可提起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1.
隐私权是人格尊严的体现,是对个人私生活领域最为全面和坚固的保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留置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空同,远离喧嚣的世界,洗涤浮躁的心灵.因此,建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体现了宪法对人性自由、人格独立的尊重,体现了建立有限政府的立宪主义精神.就法治建设的现实需求而言,虽然我国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已有不少规定,但与公民隐私权的广泛性相比,这些规定显然是不完备的,并不足以全面、彻底地保护公民隐私权.因此建立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体系是刻不客缓之事.  相似文献   

12.
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直接指涉公民人权保障的核心。任何一国之公民,没有了财产权,就不可能享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即无财产抑或无财产权,便无人权。但人权与财产权又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硬币的两面,在其权利谱系内各自戒守着自己的法律边界,规范和防范着来自各种权力元素的不法侵害。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平等保护原则,承载着现世太多的压力和挑战,诸如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法定主义、一般财产权保护与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宪法权利随着宪法的发展而发展。近代宪法偏重权利的自由方面 ,形成了以自由权为核心的宪法权利 ;现代宪法偏重权利的平等方面 ,形成了以平等权为核心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4.
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是2004年修宪的一项重要内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与宪政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私有财产权加快了我国宪政建设的步伐,体现了民主自由和个人自治,明确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同时也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写入宪法只是实行法治的第一步,还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加快调整。鉴于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旧工业用地在用地结构调整更新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土壤环境风险。尤其是旧工业用地再利用中容易遭遇土壤污染清理动力不足和二次污染等问题,产生大量的土壤污染损害,亟需从私法角度加以救济。从类型界分、主体定位以及救济方式三个方面入手,不失为建构系统的土壤污染损害赔偿私法救济机制的有益尝试。其中,获得私法救济的土壤污染损害类型,应依据"可赔性"原则加以限定;承担土壤污染损害私法救济责任的主体范围,应遵循"损害分散"理念进行扩张;对土壤污染损害进行私法救济的方式,应侧重"排除危害"责任方式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者一般未将公民宪法财产权与公民民法财产权相区分。公民宪法财产权与公民民法财产权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借鉴西方财产权的基本理论,分析它对公民宪法财产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宪法学普遍认为宪法关系特点之一就是宪法关系的一方通常总是国家或国家机关。笔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宪法关系中双方主体可以同时是社会组织或个人 ,而不一定要至少一方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从宪法发展史来看 ,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开始特别是“二战”后 ,早期传统宪法的社会基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权利不仅易受国家权力侵害而且越来越易受其他个人或社会组织侵害 ,又由于普通法的漏洞 ,因此必须由宪法来调整和维护社会组织、个人之间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其结果就是 ,社会组织或个人构成宪法关系的主体双方  相似文献   

18.
纵观当今世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早已深入人心,并通过以辅助原则为代表的一系列宪法性界限得到确认。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情况不容乐观:宪法实践的缺失和人权保障的迟滞,导致中国刑法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宪法性界限,这不符合法治进步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对先进的美国刑法的宪法性界限,之后就中国刑法应建立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性界限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宪法化的刑事程序人权,其享有主体是一国之内的每个人;其权利内容主要包括无罪推定权、不受非法强制处分权、不受强迫自证其罪权、保释权、公正审判权等;其价值在于防止刑事程序权力的滥用。此外,宪法刑事程序人权与实体人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宪法基本人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