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喜悦”作为一种抽象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英汉童话中丰富的“喜悦”情感隐喻不仅为儿童理解“喜悦”情感提供了桥梁,更对其隐喻认知能力的发展抛砖引玉。本文以英汉童话中的“喜悦”情感隐喻为研究对象,从人类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角度入手,对英汉童话中的“喜悦”情感隐喻的异同点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喜悦”情感隐喻在童话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隐喻的本质,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收集和分析论证英汉语中的实例,从跨文化角度对英汉语中的“喜悦”隐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英汉语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喜悦是向上”“喜悦是容器里的液体”“喜悦是光”,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又有所不同:汉语注重人体的具体器官反应,而英语则注重人体的整体反应。因此,提高隐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看情感表达的隐喻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常常被看成是认知过程中的主观体验 ,不含概念容量的抽象概念。然而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往往可通过隐喻概念再现。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感隐喻大量实例的分析 ,总结归纳出常见的五种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 ,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存有的共性 ,同时我们也看到受自身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隐喻概念系统的运作中也有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此外 ,这些隐喻概念使我们认识到 ,既有抽象意义又有生理体验的情感实质上蕴涵着丰富的生理概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认知视角对比和分析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有关“嫉妒”的情感隐喻表达,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同中有异,体现了英汊两种语言对嫉妒情感隐喻的认知有着普遍的体验哲学基础,同时又受各自文化模型的影响而建构出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人是植物"是认知学者归纳出的诸多概念隐喻类型之一。树作为植物中的典型代表,其特征在语言的概念化和范畴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中以树为初始域、以人为目标域的"人是树"隐喻模式表现出强大的衍生能力。树概念本身、具体树种以及树组成部分等概念参与对人这一认知域的建构。两个概念域之间表现出的系统隐喻映射关系,满足概念隐喻所需要素,"人是树"有理由作为独立概念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隐喻同人类的身体体验紧密相关,同时隐喻体验的背后具有文化特殊性。通过概念隐喻理论,从体验认知的视角,归纳比较出汉英语中“山”和“mountain”的隐喻映射的异同, 并讨论了其异同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以相似性为映射的基础,通过概念之间的类比推理,揭示人们的思维机制和对事物的认识.概念隐喻的形成和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对概念隐喻所表现出来的相似认知现象表明了人类文化认知的共性.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渗透于概念隐喻的形成和表现过程,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概念隐喻表达机制,因此概念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8.
认知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的主流范式,它提出概念隐喻并将其表示为"A is B"格式(幕后认知),但语言层面我们也会说"A is B"格式的隐喻(台前认知)。针对这种格式隐喻的认知语用机制,概念隐喻理论和刻意性隐喻理论之间出现分歧,前者认为语言层面的隐喻可以依靠概念层面隐喻的激活便可理解,而后者则认为语言层面的"A is B"型隐喻是一种刻意性隐喻,其理解需要认知主体在线构建相似性。基于语料库,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生活是一场旅行"为例,对作为台前和幕后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起源、识别、加工方式、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不同。分析结果有助于厘清概念隐喻理论和刻意性隐喻理论的分歧,也有望对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