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魏后期,赦对官僚政治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官员的品阶、考课、监察和司法等方面。赦使官员的品阶得到普遍提升;赦消除了官员的负面记录,使官员在考课中受到优待,并成为不当考课得阶的挡箭牌;赦使御史的弹劾成为丧失效力的空文,也使法官的断案成为徒劳。赦的如此影响,与北魏后期官僚政治的发达和官僚管理制度的重点有关,也对这些制度建设形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政府在近300年的统治中,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地方刺史考课制度,即不定期巡考和定期常考制度。在考课主持者、考课标准、刺史的治绩与升黜等方面,都有一系列严格而规范的制度,这种制度为唐统治者强化州级地方政权以确保地方上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代前期,中央集权,军队战斗力强大,武官管理制度严密完备.《考课令》是唐代前期武官考课制度的基本法源,考课的管理机构是尚书省吏部及其内设机构考功司,主要负责考核四品及以下的武官,三品以上的武官由皇帝亲自或者派专人负责考课,考课的军官主要分布在南衙十六卫、边防镇戍军、北衙禁军,考课的主要内容有考课时间、程序、标准、考第等.武官考课制度总体上得到贯彻执行,对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政治稳定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代灾害频发,演变趋势呈现中前期相对较低、后期较高的特征,发生区域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基层地方官员承担具体的救灾工作,务虚性的救灾行为较少。灾害奏报制度完善,日常规定和官员出巡相配合,政府按照法律规定对地方官员进行赏罚。考课制度与灾害奏报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矛盾,影响救灾绩效与官员救灾方式的选择。灾害救济成效显著者获得荣誉褒奖和职位升迁的激励,弄虚舞弊或救灾不力者遭受朝廷贬谪或被百姓殴打或者击杀的后果。"灾异天谴论"与考课制度共同制约着官员的政治命运。灾害的发生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影响着官员的政治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各政权为防止考课中的作弊行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察机制,主要包括监察机构参与考课的制度、考簿的管理及相关制度、勾检制度等。考课与监察是官僚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制度,二者的紧密配合是官僚政治正常运转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与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秦汉简牍和文献资料对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与考课方式加以探讨。认为汉代的考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日计、月计、四时计,一直到岁计,从未间断。考课的方式包括下级的汇报和上级的循行,并对有关簿籍随时核验,反映了汉代考课制度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建立时代,有上古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秦汉说等多种说法,其分歧在于对何谓考课认识不一。上古就有考课之说缺乏确凿的史料依据,不值得一驳。西周说则是以“巡狩”为考课制度,也颇为牵强。西周实行世官制,以血统选官,考课无存在必要。春秋战国说和秦汉说则以“上计”为考课制度,确有一定道理,但上计作为官吏的年终工作总结,只在各级地方行政首脑中进行,并非普遍适用,更接近于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巡行使能够获取地方官的为政信息,并把该信息传送至上级部门,以作为考课地方官的重要依据;巡行使亦可在巡行过程中奉旨直接考课、黜陟地方官。巡行既是考课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考课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考课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论宋代矿业管理中的奖惩制度王菱菱宋代的矿业生产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发展史上处于一个超越前代的高峰阶段。与宋代矿业生产的兴旺发达同时,矿业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亦随之完备。宋政府对矿业管理官员的考课极为重视,逐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管理矿业之官,不管...  相似文献   

10.
唐王朝对考课制度非常重视,考课制度执行得如何,关系到唐王朝的吏治兴衰。在政治稳定,吏治比较清明时,统治者和官吏励精图治,考课就会得到有效执行,考课奖优罚劣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反之,当政治腐败,社会出现危机时,统治者和官吏无力或无暇顾及考课,考课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推行,势必加剧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11.
在合法性压力下由官员任期引发的中国运动型治理是制度性与周期性的。基于连任或晋升激励的官员借助垂直化管理,使得国家运动成为常态。中国权威治理基础经历了从个人的克里斯玛到组织的克里斯玛的转变。组织的克里斯玛通过对岗位任职条件的特定描述并以官员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官员因其职业激励选择出任阶段为最佳时机,通过对上级负责与掌控科层制的便利,以达成超常绩效,推动局部性的国家运动谋求为连任或晋升,进而形成以任期为周期的国家运动趋于常态,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忧虑。  相似文献   

12.
胡铨是"南宋四名臣"之一,肝胆忠义,颇有令名,而半生岭海,仕途多蹇。宋高宗绍兴八年,胡铨以《上高宗封事》进谏,触忤权奸,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贬谪、拘禁、编管的生涯,此文可谓胡铨一生的关键点,以此为中心考察胡铨的交游,以见出作为"名臣"的胡铨其人其行对南宋初士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中央政府实施大部制改革以来,各地方政府相继开展了改革实践,现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凸显不少问题。其中,佛山市级政府大部制改革出现基层人员力量薄弱、领导副职扎推明显、基层人员素质较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等突出的人力资源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政府改革之路。为此,积极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实现“分管型副职”向“辅佐型副职”模式转变,健全公务员培训与交流机制,拓宽公务员晋升渠道,才是解决市级大部制改革人力资源问题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4.
官员暴力犯罪正呈现上升趋势,具有官商或官黑结合、手段残忍、计划周密、影响恶劣等特点,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其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错误权力暴力观、人权意识缺失、唯我独尊的自大狂心态、权力监督机制运行上的失控、腐败现象的蔓延、官员自身素质的低下、干部升迁体制的缺陷、黑恶对权力系统的渗透等多方面的社会基础与体制成因。应通过完善权力监督、腐败防范、科学考察及任用官员、政治公平竞争、官员暴力犯罪从重处罚等长效机制,改革政治体制,净化政治生态环境,有效遏止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文官考课后的奖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官考课后的奖惩形式多样,主要有官职升降、官品升降、物质和精神奖惩、赠官与定谥号、夺劳与赐劳等。考课后的奖惩是考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考课的政治功能,对魏晋南北朝官僚秩序的恢复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愈阳山之贬是其仕宦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将这一事件置于德宗贞元末年的中枢政局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可以看出阳山之贬的直接原因是韩愈上疏论天旱人饥状;以王叔文为核心的太子集团与此事无关,在决定韩愈贬向何处的问题上,时任吏部郎中的韦执谊可能起了作用。至于韩愈在相关诗文中对永贞党人的指斥和对自己无辜被贬的申述,则或是出于对仕宦前程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0月29日《公务员任用条例》的公布,标志着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正式发端,是我国文官选任制度从传统封建科举制向现代转型的重大变革。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该条例都初步具备了现代人事管理制度色彩,并且较早在公务员选拔过程中进行面试这一环节的尝试。但是,笔试过于繁琐、面试占总成绩比例过低等因素使得面试程序在此期间流于形式。抗战前,国民政府共举办五届公务员高等考试,其中以前两届为最盛,因而本文以前两届高等考试为例对于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财产公开的合宪性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人民主权这一宪法基本原则。人民主权的理论,无论是洛克、卢梭还是马克思,都主张人民对政府权力和官员进行监督和制约。事实上,财产公开是人民主权的落实和具体化,通过对公职人员财产的监督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保障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一个多任务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模型,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结论认为,以GDP为主的绩效考核机制下的晋升激励扭曲了地方政府应当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的职能,这是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