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职业更替的周期正在不断加速,职业变迁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一些传统职业消失、萎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人们需求层面的提升又催生出一个又一个新职业。  相似文献   

2.
姜青 《职业》2008,(12):78-78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也带动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迄今为止,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还没有完成,还在持续进行,而且有可能会发生更大的趋势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也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到2007年我国共有职业1989种,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职业的变迁,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更重要的是,给职业选择人员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性挑战。  相似文献   

5.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变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从一而终是大多数人的职业生存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国人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深刻而彻底的改变。下海、自主择业、竞聘上岗、下岗失业、裁员跳槽等一系列原来为人们所陌生的现象纷纷出现,带来了人们职业心理、职业行为模式以及职业身份的变化,从而也催动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体现出与社会期待相适应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具有过渡性、多重性与多变性特征,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加剧了角色冲突,增加了大学生在未来职业道路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适应与转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职业心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董晓明 《职业》2012,(29):68
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本文探讨了职业意识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提出了建立正确职业意识的四个方法。  相似文献   

8.
这个世界变化太大,一些人跟着热门走,可刚入了门没几年又降了温,于是又去追热门,成为总是跟着感觉走的“追热族”。而职场的生存法则却是追到一个呈上升趋势而且热中有稳的职业。  相似文献   

9.
职业素养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心,内存职业素养起主导作用,又与外在职业素养密不可分.图书馆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更应注重内存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职业生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选择职业、经营人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既让人备感兴奋、又不免有些迷茫的问题.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职业变迁改变了我国的职业结构,从而也带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也带动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迄今为止,我国职业结构的变迁还没有完成,还在持续进行,而且有可能会发生更大的趋势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也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职业变迁的现状给已经有职业和正在寻找职业的人们带来诱惑,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据统计,到2007年我国共有职业1989种,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职业的变迁,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更重要的是,给职业选择人员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性挑战。  相似文献   

13.
骆潇 《职业》2010,(4):20-21
兼职,一个许多职场人眼里充满了诱惑力的字眼,它或与收入挂钩,或预示着更多机会,或是与新人脉结缘,又亦或是“兴趣所在,心甚往之”……但在职业教练姜莹女士看来,兼职看上去很美,却并非职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杨挺伟  李黄珍 《职业》2008,(12):10-11
2008年大事件层出不穷,奥运会成功举办、地震频发、金融动荡、地产拐点,很多传统的优势行业和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的热门职业是否还一如既往地热?又有哪些职业被打入职场冷宫?《职业》杂志邀请职业顾问重磅推出九大热门职业和六大冷门职业。  相似文献   

15.
看懂职业     
《职业》2009,(10):70-70
一个人从什么时候起将职业理想的种子植根于心灵?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会被什么样的经历和教育左右?《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撰写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尹琳琳  木子 《职业》2008,(7):4-6
在突发的灾情面前,有许许多多的人令我们感动,让我们铭记。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在地震灾区的前线和后防,我们看到身居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或战斗在灾区。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积极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着“职业精神”的深刻内涵。《职业》杂志通过网上征选和业界举荐,特推出10大职业精神代表人物,他们只是成百上千感动中国、感动世界、职业精神在岗位上升华、闪光的职业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刘沛林 《现代妇女》2014,(4):291-291
秘书职业文化作为广义职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一般职业文化的普适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秘书职业文化分为四个角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从历史沿革到发展现状,浅析其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姜青 《职业》2008,(34)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19.
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关于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主要研究主题和理论辩论的一个述评。文章从职业的概念入手,对关于职业化的研究、职业自主性与职业地位、职业—国家关系等研究主题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职业社会学发展史上界定“职业”、“职业化”等基本概念的各种努力及其批判;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职业自主性”与“职业地位”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核心概念及其意涵,并试图将现有理论对这些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各个维度上进行比较;第三部分由英美职业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对国家干预的忽视入手,论述两个关于职业—国家关系问题的主要理论视角,并提出一个关于职业之间竞争与国家对这些竞争的规范的生态性理论。文章的结语部分讨论职业社会学研究对于整个社会学发展的普遍性意涵,并试图揭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8,(7):1-1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