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曾为椽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这是杜甫晚年写于夔州的七律《峡中览物》的一联,大意是说他当年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特别是在行经潼关一带时,创作冲动来得特别频繁,诗写得格外顺手。熟悉杜甫生平和创作的人都知道,他是在乾元元年(758)六月到次年六月担任华州“椽吏”的。其时,杜甫被肃宗赶出了朝廷,他的从政治活动遭受到大失败,但却从此得以离开宫廷,在走向社会、走向人民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杜甫脱离了香烟缭绕。(黹弗)黻炳焕,曾一度有点陶醉的廊庙氛围,深入到征尘蔽天、呻吟呼号、浸泡在泪血之中的人民生活时,他就能够更直接地、真切地、勇敢地观察体验现实生活,从  相似文献   

2.
鲁迅一生写了二十五篇现代题材的小说,《离婚》是最后一篇。《离婚》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江南农村。农民庄木三的女儿爱姑,为了反抗丈夫的欺凌和遗弃,在父亲和弟兄的帮助下同夫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纠纷拖了很长时间不能了局,最后,乡绅慰老爷搬来了城里和知县大老爷换帖的豪绅七大人,在他的威压下,爱姑终于屈服。  相似文献   

3.
《艺概》浅说田忠辉《艺概》一书是清代学者刘熙载晚年的著作,它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它用“概述”“概说”“概论”的表达方式,总括了诗、词、曲、赋、文、书法等艺术部门的审美特征、发展脉络与艺术规律,几乎包容了中国文艺发展史所应触及的全...  相似文献   

4.
对《周易》的书名释义,古今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关键在于对“周”、“易”二字的解释不一。对于“周”字,大约有五种解释:①“周”是“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②“周”是“取歧阳地名”“因代以题周”。持这一意见的代表是孔颖达。③以《周易》的“周”字为周朝、周室的代号,但不言及地名与“周普”。④因周代有《易经》的朝代,而命名《周易》,相当于把《礼》称为《周礼》一样。⑤既是指周代的名称,又包含了无所不有的意思。以上各家的说法,总归为三类:一曰无所不包,二曰周朝之名,三曰无所不包,朝代之名兼而有之。除了从上述几方面进行探赜之外,我以为还可以从卜筮的角度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5.
叶燮《原诗》以消解二元对立的方式,颠覆传统诗学或“崇正”或“主变”的观念,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以往的研究中没能区分“变”的多重含义,将动词的“变化”与名词的“变体”混淆起来,甚至以“变化”代替“变体”,造成了误读,直接影响到对《原诗》正变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6.
《春秋》无达辞和《诗》无达诂都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第五》。从董氏提出《诗》无达诂的思想和《春秋繁露》27处征引《诗经》说事的实际来看,其核心思想却是由《春秋》微言大义衍生的,并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通约性。断章取义是《春秋》无通义和《诗》无达诂的思想渊源;从变从义是《春秋》无达辞与《诗》无达诂的阐释准则;而察外见内与以意逆志则在释义方式上使《春秋》无达辞与《诗》无达诂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7.
<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后人对它的阐释也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选择孔子与鲁迅论《诗》的理由是:孔子对《诗经》的阐释在中国古代具有开创范式的意义,自汉代之后,《诗》被尊为《诗经》,是不能被随便解释的,因而在近现代之前,历代对《诗经》的阐释并没有打破孔子论《诗》的范式。而鲁迅论《诗》则打破了孔子论《诗》的范式,而开创了现代的新范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论《诗》对于现代就没有意义了,相反,孔子论《诗》即使对于“反孔”的鲁迅,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度 ,以丽十二位”(《隋书·天文志》即以观日象、观月象、观北斗、观五星、观二十八宿 ,“建五行 ,起消息 ,正闰余”(《史记·历书》)“正四时”、“分八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的完整而科学的“观象授时”体系 ,这种观象授时体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与精确性。在纪时方法上 ,《山海经》不仅采用了“共工口步十日四时” ,即以十日为—旬 ,三旬为一月的十天干纪日法和十二地支纪月法 ,还采用了春夏秋冬“四时”以及“八节”与二十四节气为一年 ,十二年为一周期的岁星和太岁纪年法 ,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主要内容包括《六十四卦》、《系辞》及几篇卷后佚书。其中《六十四卦》共九十三行,每卦单独起行,卦画标在朱丝栏行格的顶端,卦名、卦辞、爻辞和通行本基本相同,但使用假借字很多,文句略有出入,不分上下篇,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则大不相同。没有附《彖》、《象》、《文言》。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爻辞,与通行本基本相同,说明古已如此,各种本子“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周礼·春官·大卜》)。由于口耳相传,使用假借字的情况很多,帛书卦名乾作“键”,坤作“川”,否作“妇”,兑作“夺”等。内容有出入的地方,有的是传抄中的漏误,有的是  相似文献   

10.
有关运筹学的著作,一般都以高深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经济工作者往往难以掌握。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就不易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汤玉卿的新著《运筹学浅说》(以下简称《浅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一书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深入浅出的实例把高深的数学方法加以浅化,“一些太抽象的和不易理解的理论和方法就略去不作介绍。”(《前言》中语)因而适应于中国  相似文献   

11.
《慰缭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初见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惟其以分列于杂家(29篇)和兵形势家(31篇)两处,而其篇数又皆与今传本24篇之数不合,三种《尉缭子》究竟是一是二是三?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是令人产生疑窦的问题.又今传本载有梁惠王与尉缭子的答问语,是尉缭当为梁惠王时人.  相似文献   

12.
《尉缭子》是著名的“武经七书”之一,对它的研究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经过徐勇同志的点校、注释、考证和解说,《尉缭子浅说》一书最近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徐勇是一位青年史学工作者,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对春秋战国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先秦古兵书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研读《尉缭子》,他请教了不少对先秦史和军事史方  相似文献   

13.
美刺、正变是《毛诗》说的重要内容,魏源认为《毛诗》美刺与正变之说,对正确理解《诗经》危害极大,必须予以批评。但魏源并不否定美刺说与正变说本身,他所反对的只是《毛诗》的篇篇皆有美刺、以美刺为《诗》本义的美刺说,及其以正与非正言正变的正变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引用”修辞格的角度对《诗》的经典化进行了研究.从引诗体例来看,春秋时期语《诗》是一个较为固定的系统,这一系统大致按国别进行分类,而不是按“风”、“雅”、“颂”来分类.最晚到春秋中期时,《诗》已经取得经典的地位,其经典化大致沿着礼仪用乐和言语交际两条路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战争诗是世界各国文学史上的共同现象,很多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战争诗。由于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的和阶级的历史命运,由于在战争中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传统几乎毫无例外地成为一个民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此外,还由于战争  相似文献   

16.
姚茫父(1876-1930)名华,字崇光,号茫父,籍贯贵州贵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画家。他在文字学和文物考古方面的论述至今仍不断被人们引用,他的诗词和散曲创作中不乏闪光的瑰宝,他的文艺理论著作受到研究近代文论者所重视;然而这一切,似乎都被他的书画名声所压倒了:民国初年,他在北国画坛的名声与陈师曾相当,而其独树一帜的颖拓更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响!所以,要评介他一生的成就,远非一篇短文所能完成。本文只谈一下他的论曲著作《曲海一勺》。此文现已收入郭绍虞、罗根泽主编的《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 茫父治曲的时间,晚于书画和诗词。据其《日历》记载,约开始于1910年。当时的社会风气,一般都认为曲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和诗词文章相比,茫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之后,认识到“曲虽小数,然一字得失,至关重要。”他说自己之所以特别喜欢元曲,是因为它“沉着浏亮,如海水一泻不可遏抑,着墨不多,恰语语撞人心坎。”1911年,他曾认真地通读汲古阁毛氏所刻的《六十种曲》,逐一考订,并将自己的见解按目签记,日积月累,纸无  相似文献   

17.
王伟强 《理论界》2005,(3):150-150,160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入仕制度,本文分析了科举制度下孔乙己、陈士成的悲剧命运的成因,对鲁迅实现"立人"的文学创作目标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荀子》引《诗》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一书,在议论之余,每每引《诗经》为证。《荀子》所引《诗经》,与今本《毛诗》相比,文字全同者占大多数,也有少数同于《三家诗》而异于《毛诗》者。这些文字上的差异,大多属于同音或者声近通假。从《荀子》引《诗》中,可以看到荀子对诗句的理解以及他所赋予诗句的新“义”,其实这就是荀子的《诗》学。从文义与《诗》义的关系这个角度分析,《荀子》引《诗》有五种类型。探寻《毛诗》及《三家诗》与荀子的关系,可证《毛诗》确是出自荀子,《三家诗》中,至少《鲁诗》、《韩诗》也与荀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周人引《诗》作为君王施政比照;春秋人的歌《诗》、赋《诗》、引《诗》活动扩大了《诗》的社会适用范围,《诗》的社会工具性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引发了《诗》学观从"以《诗》为史"到"以《诗》为训"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重要的文本参照与典故来源,参与到谢灵运的模山范水与游览遣怀.大谢用《诗》之妙,既得益于自身才华,也与当时学术风气密切相关.考察《诗经》在六朝的传播,官学不振、私学兴盛影响到文化学术的家族化.而缘情绮靡的文学风尚,又促使《诗经》的接受抛开了政治伦理的拘囿,朝着“诗赋欲丽”的方向一路高歌.上述《诗》学新变,在谢灵运山水诗作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