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杰出的诗人,产生了无数瑰伟的诗章。这些作品,有的呈现出夺目的现实主义光辉,有的闪耀着绚丽的浪漫主义异彩,而有的却在绝妙无比的双关性意象中流动着象征主义的深层意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卓越超群的象征主义艺术大师。一我国古代文学存在着两大体系,一为表现艺术体系,即重在传神写意,重在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主观感觉;一为再现艺术体系,即重在摹写现实,  相似文献   

2.
臧克家是我国新诗史上有影响有特色的诗人之一,他几十年的诗歌创作,丰富了我国诗歌艺术的宝库。正确地认识和总结他在诗歌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无疑,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将从其反映生活和抒情状物的特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等方面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崔海峰 《船山学刊》2003,(2):15-19,34
王夫之的天才论是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天才或艺术才能观念的总结和阐发。在王夫之那里,天才是诗人以灵心巧手,体悟天地之妙,呈现神理的艺术才能。天才诗人具有深远广大的审美心胸、高超的感兴能力和非凡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在比兴寄托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比前代诗人有很大发展,所以在唐代格律诗中大量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且通体专用比兴,力求寄意的深隐与情味的隽永。李商隐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的创新方面,卓然自成流派,其诗从情意、辞采和声韵等方面表达了诗的艺术特点,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个传统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一、流派或亚流派:诗歌艺术群落的范畴诗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一个宏大的整体,是由无数的个别合成的。一首诗,一个诗人,都是构成这个全体的个别成分。从正常的状态来考察,形成诗歌史的每一个个体,都应当是特殊的,这种众多的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特殊性,体现众多诗人的个性。诗歌创作主体的个性化是诗人艺术个性的呈现,也一定程度显示这位诗人的价值。诗歌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诗  相似文献   

6.
五鹿诗社得名于郜焕元所编《五鹿诗选》,是清初以大名府为中心的诗人群体。诗社成员多生于仕宦之家,入清后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属于清初"纱帽"诗人。诗人之间基于家族、姻亲、同学等关系,交往频仍。他们以地缘为纽带,以读书、游园、留别为契机,流连唱和,形成规模庞大的诗人群体。诗社成员以郜焕元、袁佑、窦遴奇三人成就最高。他们诗歌的思想、内容或出于时忌或囿于眼界,介入社会的程度不深,易代之际的民族矛盾与阶层冲突在诗歌中少有体现,缺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亦缺少鲜明的艺术个性。诗社诗人与地方官吏及游历诗人相互砥砺激发,一起有明一代地方诗坛之衰,共同营造了清初大名诗坛盛况。  相似文献   

7.
精致,就是诗人匠心独运,运思巧妙细致,追求一种完美的意趣.诗人这种独特的精致风格形成,源于其不同身份之间的张力,一个学者诗人一方面是胸中涌动的感性诗情,另一方面,是作为学者的理性思辨,二者完美结合形成一首首精致的诗歌.首先,这种精致表现在诗人独特的艺术想象之中,一组悖论式的诗句、一段反讽式表达、关键处一个反诘,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塑造,诗人虽然受到后期象征主义寻找思想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思想的影响,但又不受其零散化、恶俗化的影响,既能保持诗歌的美感,又能使诗意贯穿始终,还能看出诗人独到的匠心;最后,这种精致还表现在诗体形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生活于11世纪的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其代表作《福乐智慧》中,作为哲学家的他和作为诗人的他交织难分,使其深邃的哲理沉思与沉醉的审美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的智慧,以哲学的智慧浇灌艺术的生命,有着绵长而修远的思索”〔1〕,呈现出中世纪维吾尔人文学术领域里的独树一帜的哲性诗学或诗性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诗本体论     
章亚昕 《东岳论丛》2006,27(1):100-104
新诗本体论包括时间、空间、文化三个理论视角:从时间视角出发探析新诗这转型期的艺术,可通过转型期诗人依据体验决定创作方法的发展态势,看出散文美趋势、意象美原则、社会美理想三要素塑造出新诗处于转型期的阶段性特色;从空间视角出发探索两岸三地诗人共同体验,可以发现20世纪的百年悲欢决定华夏诗歌的艺术追求,尤其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悲剧体验,孕育出世纪性的诗歌经典;从文化视角出发探究新诗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看出内地和海外诗人的审美视野都聚焦于文化转型,而摆动于“世界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新诗艺术,则表现出开拓与整合交替进行的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10.
论新月诗人的诗学探索及其文学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性节制情感、创格律熔铸诗性,是新月诗人顺应新诗发展要求做出的诗学选择。尽管新月诗人对“规范”的利用并未表现出充分的艺术自信,但新格律诗的出现,至少代表着新诗发展的一种向度和可能,其诗学贡献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11.
李林展 《船山学刊》2006,(1):115-117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诗人,他在革命实践中写下的诗篇,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诗歌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今天,借鉴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和艺术,是我国诗歌从形式、内容和创作态度上重新革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两次迭起的浪峰新诗潮是一股澎湃的新时期的诗歌浪潮,是具有崭新思想和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新诗发生和发展的流向。新崛起的一部分青年诗人的作品是其中最有生气最有力度的一股水流。但并非全部,它还包括一些复出的老年和中年诗人那些由激情的喷射转向思辨性的探求的一部分力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诗人。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不但给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鼓舞,而且也给人以艺术上的多方面启迪和丰富的美感享受。恰如臧克家同志所说:“‘五四’以来有成绩的诗人很多,但艺术特色鲜明,卓然成家,使人读了诗就知道它的作者的人,并不多。一多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这种突出性表现在很多方面,讲求语言的色彩美,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 闻一多向来重视诗歌的色彩。这种重视,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从小就喜欢美术,早在十一、二岁时,就能画得一手相当真切的山水人物。进入清华学校后,更发展了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据  相似文献   

14.
"当代旧体诗人",肩负着民族诗形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不少旧体诗词作者的"诗人意识"被"诗形意识"遮蔽,落入模式化创作.诗,总是处在人生存的时间境域中,投身命运的诗人才能发现民族历史的天命,"当代旧体诗人"从中国传统诗学的局限中觉醒,要有"诗人意识",看清现代社会与家天下的本质区别,看见中庸国民性的危机,从而有所担当,才可以和新诗人共添诗国秋色;发掘当代诗词艺术的认识价值,从言志、缘情、闲适的传统视野中,从徘徊千年的艺术的伦理价值中突围,用诗词的艺术体制求真,求生存之真,求人生之诚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歌的发展进程中 ,新文化的传播构成了首要的历史背景 ;而诗人们人生体验与审美意向的互动 ,则构成其艺术个性形成的重要心理内容。辛亥革命的受挫体验和抗日战争的战地体验所造成的两个艺术高峰 ,说明现代新诗在发展阶段上的“近代性” ,具有依赖外来艺术经验的阶段性特色 ;同时观念的嬗变造成诗人的“新生感” ,推动着现代审美人格的成长。新诗的结构与功能也就不得不追随时代精神 ,成为民族命运与文化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正> 闻一多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哺育成长起来的爱国诗人。在中国新诗史上,他是最早自觉地倡导和探讨新诗的民族风格,也是最先在创作中体现民族风格的诗人。何其芳曾说,闻一多“是一个道地的中国的诗人”。这个评价是符合其诗歌创作实际的。一民族风格,主要是指作家、艺术家运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而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气派。闻一多主张新诗人要“认识我们的环境与风俗”,就是要求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感情的抒发,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面貌、时代气氛、风俗世态、山水人物,以及人们的心理和感情特色。显然,这是民族风格的主要内容。《死水》集第一首《口供》可以看出,诗人之所爱,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坚贞、高尚、爱国),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花木(青松、菊花),是我国古代诗人经常歌咏的自然景色(大海、夕阳、高山),甚至喜爱喝一杯酽酽的苦茶的习惯,也是地道的中国特点。这首诗,可以说是闻一多追求新诗民族风格的一个开端。  相似文献   

17.
有唐诗在前面,宋代诗人在创造宋诗新风貌的过程中,对唐代诗人进行了自觉的选择,他们经历了向白居易、贾岛、姚合、李商隐、李白、韩愈等人学习的过程。最后,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杜甫忠君、爱国、恤民的高尚情操为宋人所赞许;从艺术评判的角度,杜甫在诗歌题材、艺术技巧上的创新为宋诗发展指明了方向,杜甫成为宋人学习的最高典范,这反映了宋代诗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文艺思潮、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出现,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态度与艺术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着,制约着作家,诗人在寻找艺术参照系统的意向,而诸多艺术参照系统的确立,也会引导作家、诗人艺术态度、审美态度的嬗变与更新,这是互相制约、互  相似文献   

19.
诗人王笠天系甘肃晚清落魄文人 ,一生著书颇多 ,诗作造诣尤深 ,惜传存甚微。其人虽远离尘嚣 ,却性情高洁 ,境界开远。诗作或敏于政治 ,怀古讽今 ;或安贫乐命 ,悠然自得。特别是其赞美自然 ,寄情田园的篇什 ,更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作为甘肃地方诗人 ,其作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邓文原题画诗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原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他所著的《素履斋稿》中, 有一半以上的诗歌是缘画而作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或就画论画, 或寄情志于画中山水人物, 或阐发艺术理论, 既融入了诗人自身深刻的人生体验, 客观上也反映了有元一代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同时, 这些题画诗也有相当鲜明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