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在2003级护理普招本科生和对口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为期1年的‘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发现学生英语水平越高,对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越高,帮助也越大;对口专业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较高,效果较好;英语水平较高和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认同的授课形式(幻灯片)以英文为主,老师中英文交替解释,而英语水平一般又缺乏专业知识的学生认同的授课形式(幻灯)片以中文为主,老师中英文交替解释;学生对双语授课教师比较满意。因此,普通院校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可以视学校具体情况分层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经验"课程是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必修课。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们在设计这样的课程时常常遇到种种困难。除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外,教授们使用教科书的局限性、"二代"数据以及假设性的情境等因素都限制了学生们亲身参与实践、实时研究项目的机会。学生需要真实的、能够亲身参与研究项目的实证经验,才能夯实研究技能,增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两门"研究经验"课程(第一代课程和第二代课程)体现了达到这一目标的两种方式。第一代课程与第二代课程都采用了工作室模式。这种模式以全体学生共同参加的核心研讨会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实践站点为框架。在站点负责人的监督指导下,学生从中挑选合适的站点,并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实践。相对于第一代课程整学年的学时安排,第二代课程在学时上只需要一学期,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周期,但在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指导下,通过亲力亲为地对"二代"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实践了研究过程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掌握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技能,获取了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第一手体验,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时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理论与实验并重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等护理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作者通过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联系、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化、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开放实验室和优化实验考核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教学改革,构建出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临床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态度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十堰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00名临床本科护生关于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生活护理与技能性操作的认知情况差别具有显著(P<0.05);70%护生会愿意参加技能性操作,11%护生会愿意参加生活护理;83%护生认为生活护理由家属或护工完成是最合适的.结论 学校及医院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强调技能性操作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加强对生活护理的重视,提高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知,加强对生活护理的学习与运用,以提高生活护理质量,体现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9名正在参与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高仿真模拟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国内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效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应重视教学准备中高仿真模拟教学的适用范畴、案例准备及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准备、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后对模拟过程的反思和评价及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护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质性"的学生评价策略是以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以系统科学和当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从"质性研究"的视角来关注学生评价.这是对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环境和评价功能等进行系统设计而形成的评价策略,突显了学生评价的"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追加反馈的频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05级2个专科班的85名学生分为控制班(42人)、实验班(43人)。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控制班追加反馈的反馈频率为100%;实验班为25-30%。结果控制班在技能获得阶段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实验班(P〈0.01),但在随后保持阶段的测试中成绩逐渐下降;实验班则在技能保持阶段的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班(P〈0.01)。结论追加反馈的频率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有明显影响。100%的追加反馈可以保证技能习得阶段的表现却不利于技能的保持;减少反馈频率可以减少学习者对反馈的依赖,从而有利于技能的保持。  相似文献   

8.
谈话分析是常人方法论的亚纲领之一,致力于发现日常谈话与机构性谈话中社会成员处理日常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实践特征.谈话分析创建了独特的语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技术,用实例揭示了不同机构场景中的话语特征,其微观的质性研究方法代表了当代社会研究“质的革命”的典型路径.文章探讨了谈话分析及其常人方法论渊源、谈话分析的研究特点和程序,并指出了谈话分析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质性研究的范式为基础,采用深入访谈法,结合内因、外因分析探讨中华女子学院15位女子跆拳道队员坚持训练两年后,身体、心理及意志均得到提升,进而得出结论:通过跆拳道训练课的训练及比赛,队员们不仅在体质、技术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更可贵的是培养磨炼了顽强无畏的意志,耐受挫能力亦同样得到较大提高,并潜移默化到生活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躯体变形障碍的心理病理成因,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5位20~42岁的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患者表现为由最初的体像不满逐渐加重为躯体变形障碍的长期、慢性化的病程特点;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受到情感忽视、负性评价、挫折经历、媒体影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躯体变形障碍的产生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各主要实习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等.该专业构建了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初步培养、单项强化培养、综合提高的递进式实习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作者参加河北省高校第二期中青年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培训班学习期间,通过培训班的系统学习,与有关专家交流以及阅读相关文献后,结合本职工作,对高校科研激励政策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研究的方法中,质的研究已成为了一种新趋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了访谈等多种非量化形式。好的访谈有利于提高质的研究的有效性,确保教育研究的质量与成效。访谈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在访谈过程中善于利用提问、倾听等技巧,并恰当使用非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4.
组织高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术氛围的营造 ,推动科研工作全面开展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阐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并提出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机械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针对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类实践、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践和创新性与开放性实践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医学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增加科研时间、改革学分制度、以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为主、建立全程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激励机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涉及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力量等诸多因素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对这项工作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对于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这种思考主要体现在合理构建教育目标、科学设计教育内容、系统整合教育力量、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及时改进教育方法、建设高素质德育工作人才队伍、加强“边缘人群”的教育引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中,比较教育和其它跨文化学科一样,面临着多元化和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带来的理念进行的潜在危机,为比较教育研究建设一个良性互动、切实有效的内部环境,成为该学科的紧迫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阐释及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说明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自足的方法论内涵和开放的姿态与其它研究方法互为补充互为参照,共同推进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