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海艳  丛占修 《兰州学刊》2012,(10):13-16,30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作为对必然性认识的认识论的自由,作为自然自发性的本体自由,以及作为人的现实自由的实践自由。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但人的实践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本体自由和认识论的自由是实践自由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自由以及寻求实践自由条件的理论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以往旧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在劳动观方面呈现出三大理论特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在阐发其劳动观过程中,指出了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价值.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正确认识劳动的主体性、培育人的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不仅内在地包容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有的理论内容,而且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是一种当代大实践的全球意识,它要求我们从全球的观点来把握当代大实践及其带来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也是一种关于当代大实践的未来意识,它要求我们在考察当代大实践时要着眼于其对人与世界关系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还是一种关于当代大实践的人类意识,它要求我们自觉地从人类的观点来看待和规范当代大实践及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秀兰 《学术探索》2012,(2):186-188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的重要主题,这对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同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原则,以确保教育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三萍 《学术论坛》2006,1(9):27-29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其三,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中国化走过了不同的历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进路和逻辑.其历史进程是:毛泽东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在中国确立和建构,注重法的阶级性与人民性;邓小平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的发展与转型,注重法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与社会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突出人民利益性;科学发展观指导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建立人本法律观.其理论进路为:在坚持中发展和创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由注重法的阶级性转向注重法的社会性;法的终极追求回归人性又超越人性.其理论逻辑为:逻辑起点和终点是人;逻辑展开是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利益;逻辑结构包括根源本质、功能本质和目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在批判理性主义国家观、自由主义国家观以及各种冒牌社会主义国家观的过程中,提出了马克思国家观的三个重要命题:社会决定国家、人类解放高于政治解放、无产阶级专政=“阶级专政”+“阶级民主”.马克思在国家观上所提出的这一系列重要命题,对于我们当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实践观是有相对区别的两大重要理论部分,二者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关系。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来看,唯物论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观是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离开对实践的基础作用的科学理解,就无法合理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幺能克服旧唯物论缺点而建立彻底的科学形态的唯物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续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厚道发展观;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梳理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内含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思考.对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可作多个关系层面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与价值观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思想与科学思想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这实质上是指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