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慧眼识才 古人云:“智莫大乎知人。”人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资本和基础。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李嘉诚深谙此道。  相似文献   

2.
康震 《人才瞭望》2015,(5):67-68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文章独步天下,而且还具有杰出的管理才能。作为领导,他慧眼识才,深谙育才之术;作为下属,他拥有卓越的向上管理智慧;面对自我,他也能锐意进取,并坦然面对名利得失。身为管理者,若一味谦柔,则不能服众,唯有刚柔并济,才能带领下属更好地前进。刚柔并济的“内训师”北宋人才济济,善于识才的欧阳修扮演着朝廷“内训师”的角色。他不拘一格,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人才,也善于通过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3.
海潮效应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吸引力过弱则无潮,人们将此自然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单位兴衰的关键之一是人才队伍。依据海潮效应,单位吸引力大,就容易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推动单位发展;单位吸引力小,则难以吸引人才加盟,单位就更显得消沉而无生气。现在,许多单位领导通过“待遇”、“感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吸引人才。但有必要提醒的是,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具吸引力的是“事业”,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激发潜能、施展才华,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泡茶效应按常规,泡茶的人总…  相似文献   

4.
用人8大误区     
1.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就是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是选择那些和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人,这种现象在许多企业和机关里存在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三: 一是“以我划线”。谁赞同他、拥护他、吹捧他,就提拔谁。“顺我者存,附我者升”,把自己领导的部门和单位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 二是“唯派是亲”。凡是帮朋派友,不管是否有德有才;都优先加以考虑。 三是“关系至上”。你有“ 关系”,用你;你没“关系”,让你没有“出头之日”。 任人唯亲的做法必然阻挠、排斥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坚持真…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人才竞争的焦点是对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先进发达国家为了拥有更多的高科技人才,都把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列入本国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作为对全社会人才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就提出了“要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人才队伍中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农业科技队伍中,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则是农业科技队伍中的精华,他们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农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会对全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6.
救救人才     
陈家骅 《人才开发》2005,(10):54-54
一位博士生毕业后又回到原单位,不久便发现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许多知识用不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时某研究所需要这位人才,便登门商量调动。但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是不同意,说“人才谁不需要?我们也是爱才的啊。”一直将人拴住不放。留人才是不是爱才?当然也算爱才。留才是爱才的外在表现,是用才的必要条件。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为什么而留?人才是否甘愿留?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留人才不能说不够坚决,但很大程度上是为名而留、为装门面而留。捏一把人才在手中,他就在上级和同行面前炫耀:“瞧,我们有多少个博士、多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人们只知道商品市场上的用品用物有假,而很少知道人才市场上用人有假,其实,用人也有假,即名实不符。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究其本质大都是以“用人”之权谋取私利。如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名日唯才是举,实则唯财是举,不是用人才,而是用人财;不是重人才,而是重人财;不是选人才,而是选人财。谁给领导送去难得的人财,就会成为领导眼中难得的人才。又如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名曰爱才如命,实则爱财如命。因为他们口是心非,名曰想人才,实则想人财;名曰爱人才,实则爱人财;名曰要人才,实则要人财;名日揽人才,实则揽人财。再如有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名曰量才使用,实则量财使用,礼重的重用,礼不重的不重用,不财(不送礼)的不用。还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名曰重视人才开发,实则重视人财开发,谁送礼就培养谁,谁送的多深造的机会就多,谁能尽其财,就让谁尽其才,等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鲜明提出的科学发展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新路标。“十一五”时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战略,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的“十一五”人才规划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笔者以为要坚持三个原则、重点研究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脸紅干什麼?     
前不久,在上海首次厂长经理人才招聘洽谈会上,几位参与交流的正副厂长恰在现场巧遇已经调离本系统的原公司领导,竞全都下意识地“脸红”起来,厂长们既想交流,遇人却又脸红,这委实是个发人深省的现象. 市场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这一点,恐怕时下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持异议了,有人才竞争就有人才的流动,这纯属情理中事,人才这股“水”从曾经的“死水一潭”到眼下的“流水不腐”,不能不说是生产力的一个解放,不过,要求所有的人时人才流动都能具有这等认识,则未免过于天真了.实行了几十年的“人才部门所有制”,指望通过几年的人事制度改革就会更新人们的观念,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不要说有些执掌着部门权柄的人物,横竖看不惯本单位人才的流动,就连渴望流动的人才本身,也未必看得到流动的合情合理,甚至也会觉得“流”出去是不安心现职而愧对了本单位,否则,上述几位厂长大可以堂而皇之参加招聘,大可以不“希望保密”而公开供职单位和电话号码,大可以面对领导谈笑自若,又何“脸红”之有?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是决策者,就其被赋予的职权和责任而言,领导者人才观的正确与否决非个人区区小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地方或单位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盛衰成败、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具体来讲,要唱好“人才八部曲”。 一是要树爱才之心.古今中外贤明的政治家无不是爱才如命、惜才胜金者,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安定无不得益于此.在今天,爱才、惜才更应作为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只有爱惜人才、才能尊重人才,使用和保护好人才,才能使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要有识才之眼。领导者要有识别人才的远见卓识,如真金常被尘土封盖一样,真正的人才有的也往往被某些表象或弱点所掩饰,要慧眼识才,须由表及  相似文献   

11.
德隆 《人才瞭望》2009,(1):49-49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了元朝.是一个不输于成吉思汗的杰出帝王。元世祖的杰出不仅体现在他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还体现在他在用人上能慧眼识才,唯才是用。他把十八岁的安童任命为丞相就是他不重资历,大胆提拔人才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2.
一是急功近利,重才轻德。引进、使用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但一些地方及单位领导以所谓摒弃旧的“德才观”来看待、衡量选用人才,过于偏重“才”的考核,忽视了“德”的考察。只要有“才”就行,对于“污点”、“尾巴”一概忽视。 二是不顾实际,念大求多。为了表现出一种“爱才心切,求才若渴”的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风尚的形成,促进各企事业单位切实注重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以实现辽源市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日前,市人事局召开了全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工作部署会,并下发了《辽源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评比对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评比的内容是单位领导的人才意识、单位的人才环境、人才队伍和人才取得的成果情况。具备条件和标准即可评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单位。并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特别奖,即对在尊重…  相似文献   

14.
宋蕾 《人才瞭望》2005,(4):12-13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温总理在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三个“需要“:“我们需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需要一批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科技领军人物,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是从不同层次概括了我们必须具备的科技人才资源。没有这样的人才队伍,就不能支撑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科技进步、创新和腾飞,  相似文献   

15.
人才问题历来是各个朝代、不 同社会一直十分重视的问 题。离开了知识和人才就谈不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谈不上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慧眼识才的名人,他们的用人管才之道很值得我们借鉴。 司马迁的人才观 司马迁提过人才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一、他认为人才广泛存在于人民之中。他挥笔为起义农民领袖、医、卜、游侠、刺客、滑稽等下层人民立传,热情地呕歌了他们的才能与品德,使之名垂青史。即使是帝王将相,也并非天生龙种,出身寒微草莽者大有人在。二、他认为逆境是磨练人才的好机会。身处逆境,条…  相似文献   

16.
一、从“冷择业”说到换位思考 不少“冷门人才”高校毕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其原因虽有很多,但许多“冷门人才”在择业中未能从自己专业较冷的实际出发,于趋炎附势,跟着“热门人才”一起往“热门单位”钻,因而普遍受到冷落,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冷门人才”,知道自己专业较冷,在“热门单位”竞争不过“热门人才”,于是,择业前就注重进行多方面换位思考,在此前提下,有意识地避“热”就“冷”,寻找那些被众多求职者所冷落的“冷门单位”去应聘,反而比较容易地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27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专家学者学习十六大暨知识分子与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围绕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科教兴国、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的有关论述畅谈体会;河南省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及需要把握的突出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和十六大报告精神做好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功同志主持了会议,研究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的专家学者、具体从事科技、人事和人才开发工作实务的专家,人才密度较高的单位领导同志、知识分子工作比较先进的地区和部门领…  相似文献   

18.
罗洪铁 《人才开发》2001,(11):1-1,4
江总书记非常重视人才和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了人才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关于领导人才和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等问题,江总书记在理论上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江总书记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人才问题几个方面的论述作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55年,毛泽东接见青少年时代的同学谭世瑛时,曾充满深情地说:“他们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是的,追寻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求学成长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并发出这样的慨叹:如果没有老师慧眼识才,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就很难想象毛泽东仅凭自己的天赋,就能走出韶山冲,登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成为世纪伟人。这三位恩师就是:李漱清、李元甫、杨昌济。 李漱清先生第一个看出毛泽东的“绝顶聪明”,力劝毛的父亲让毛泽东外出求学,“莫埋没了济世英才”。 毛泽东出生地湖…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62-62
2007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移师深圳,并首创“国际人才高峰论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人才和智力流动频率不断加快的发展形势,与会嘉宾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国人才国际化的水平,以应对世界人才的竞争。李肇星:发挥创新力只有依赖人才“创新靠什么?人才!”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李肇星强忍咽喉痛,将原定20分钟的演讲足足延长到一个小时。他的一句“深圳就像少先队员”成为了全国多家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