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党真正成为“两个先锋队”的辩证统一。作为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就不能单一化,更不能自我封闭。中国共产党不但要不断增强阶级基础,永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而且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与时俱进,把社会其它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使我们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14,(Z2):102-105
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纪念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奋斗的日子里,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不过,这些同过"五一"的国家,具体的庆祝方式和习惯却大不相同——美国:劳动节发源地不过"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9世纪时,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他们用各种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劳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的凝聚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特点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具体体现,是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创新之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一”之际我们隆重纪念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了近3年来在我市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区域、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进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不断激发创业热情,努力创造南京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向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三个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要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全党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迎来的,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这样的时刻,真正的共产党人自然要重温工人阶级与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正确关系,审视依靠工人阶级的立场是否坚定不移,是全心全意还是三心二意或半心半意,实现、维护、发展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作做得怎样,从而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自觉性提高一步,把依靠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体现党和党员的先进性。这可以说是对今年“五一”节的最好纪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既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增强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党的建设和事业才能顺利前进。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 ,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只有既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又不断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 ,扩大群众基础 ,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正确理解吸收新党员标准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做好党组织发展和思想教育工作 ,切实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论述 ,科学地解答了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深化对“两个基础”的认识 ,一是要正确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 ,深刻领会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性 ;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 ,深刻领会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紧迫性 ;三是要正确认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 ,全面把握党的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10.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都必须通过组织条件才能达到理论原则与实际上的一致。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那么,党的阶级基础(工人)和党的群众基础(私营业主等新社会阶层)都会被虚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具体作用表现在:密切党与不同方面工人阶级的关系,巩固和强化党的阶级基础;融洽、和谐党与新社会阶层的关系,扩大和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全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强固执政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本质上完全一致 ,密不可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高度统一 ,不可或缺。“两个先锋队”与“两个基础”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杨煌 《中华魂》2011,(5):3-4
五一劳动节到了!这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节日!我们向工人阶级、向全体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依靠谁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方针。我们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巩固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否则,党的本性就会改变.这样的阶级基础认定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的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先进性。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在改革开放中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的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先进性。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在改革开放中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相互关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之所以是先进的阶级,之所以成为社会各阶级中的领导阶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它在大生产中的经济作用”。(《列宁选集》第3卷第131页)工人阶级诞生于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科学技术第一次被广泛地、有意识地应用于社会化生产的大工业。自工人阶级诞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六大党章中这一关于党的性质的科学命题 ,既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又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 ,它是对党的先进性准确而全面的概括 ,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杨煌 《中华魂》2017,(9):4-5
工人阶级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产业工人的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而决定着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稳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政治上、战略上看问题,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释放了党中央坚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阶级、阶层的分析 ,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江泽民的新社会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同时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人们政治上先进与否的标准。江泽民的新社会阶层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展变化情况的科学总结 ,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对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揭示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党 ,贯穿的精神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 ,与时俱进地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列 ;“三个代表”是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保证 ;“三个代表”提出了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时代任务 ;“三个代表”体现了党从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 ,从受封锁到全面改革开放两大转变的需要 ;“三个代表”是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