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夫一妻制家庭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萌芽,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成为独立的消费单位和副业生产单位。西周时期,父系家族公社被农村公社所取代,父子孙三代父系大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经春秋,农村公社和三代父系大家庭逐渐瓦解。战国初,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作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2.
父系家族公社(或称父系大家族)形态是原始社会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近两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的考察与研究愈来愈广泛、细致,使人们逐渐看到,摆在人们面前的一系列家族公社实例在其结构上并非划一,各地区家族公社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斯文在本世纪中叶曾主张家族公社存在“民主型”与“父权型”之分,这一分类在历史、民族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父系家族公社(又称父系大家族)是原始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未能摆脱一种带有历史传统的错误见解。这主要反映在如何看待家族公社的历史演进位置及其结构特点方面。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由于民族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鄂温克族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共有七千多人,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右畔原始森林中的部分鄂温克人,是我国唯一使用驯鹿的游猎民族。 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世世代代赶着驯鹿群,游猎在深山密林中,过着悲惨的生活。人口从十七世纪末的七百多人,到解放前,只剩下一百三十人。他们社会发展还处于父系家族公社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原始社会后期,在氏族和家族之间还可能存在宗族这种社会亲族组织。关于父系宗族公社,本人已有专文作初步论述(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这里要加讨论的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宗族公社的一些材料。摩尔根的巨著《古代社会》在主要点上揭开了原始社会的组织发展体系及其本质特点。其中讨论了母系时代和父系时代的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原始公社组织或社会亲族集团,但没有专门讨论家族公社,更没有明确提到宗族公社的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新的科学发现,在许多方面作了补充和发展。其中包括父系宗族公社,并在有些地方,杰出地将宗族公社跟家族、氏  相似文献   

6.
三、个体家庭 个体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团体,又被称之为核心家庭。 在母系大家庭后期,逐渐发现了对偶婚制,即在众多的互为夫妻的男女中,出现了一些个别男女经常同居的现象,各自以对方为主夫或主妻,同时又各自保持与其他男女的一般夫妻关系,那时就已经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的萌芽。到了父系大家庭时期,经过长期发展,对偶婚就逐渐演变成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了。在一个父系大家庭内,包括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  相似文献   

7.
论家长制     
<正> 家长制,又称家长制家庭公社、父系家庭公社、父权家族或父权制。家长制虽非历史科学的空白,但颇具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至今仍把它当作“一种假设的社会制度”来看,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中国家长制的揭示乃是中国史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家族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作为农村公社形式之一的家族公社,在亚洲的前资本主义历史上,乃是一种甚为普遍的社会组织,一百多年前的印度,犹可看到它的大规模存在,其基本状况是这样的,“家族公社宁可说是氏族公社解体的产物”,“这种公社土地占有形式……只由最亲近的亲属,即未析产的家族成员……共同经营土地的形式,”“共同经济的产品收归公共仓库以供整个公社消费。”(1)在我国历史上,家族公社或叫家族共同体是以同居共财面貌出现的,它同印度的家族公社的规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内容庞杂而形饰纷繁,生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对现代道德与法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基础、以家族为其基本结构的社会,它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家族,发展到明清时期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型家族。而产生于夏、形成于西周的宗族制度又严重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并进一步形成了宗族法。但宗族法观念并没有因新中国的建立而彻底消失掉,它在当代又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白族的一个支系那马人,绝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澜沧江两岸。兰坪县是那马人的主要聚居区,有三万五千多人,分布在营盘、石登、中排、河西、兔峨五个公社。那马人祖先刚定居澜沧江地区时,还停留在父系家庭公社晚期阶段。到解放前,在澜沧江两岸边远山区的那马人还保留了父系家庭公社较多的残余;兔峨地区的那马人已处在封建领主段氏土司的统治之下,进入早期封建社会;其它地区的那马人普遍进入地主经济。这反映了那马人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鄂伦春族自古就是我们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解放前由于受三座大山疯狂的掠夺、剥削、压迫,使他们的社会经济还处于极端落后的发展阶段,尚保留着游猎经济和原始公社的残余,基本上处于比邻公社发展阶段。 鄂伦春人的原始公社在十七世纪中叶前,尚处在家族公社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一鄂伦春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三千二百余人口,大部分聚居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地区和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这个民族是从原始狩猎生产向社会主义多种经济飞跃的一个新例。从史料得知,鄂伦春族在十七世纪中叶还处在“阿库那千乌力邻”(家庭公社)阶段。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个体劳动的出现以及同外界商品交换的发生和发展,由血族为团体的“阿库那千乌力邻”向地域性组织“乌力楞”(林社)公社过渡。一直到解放前,整个鄂伦春族生活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上下五千年,在最早的部落文化中,母系宗亲文化已经出现,伴随历史的变迁和科技文明的进步逐渐又由父系宗亲文化所取代。早在夏朝时期,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出宗法制,这一制度随之在商朝得到发展,并在周朝形成完备体系。可见,中华民族的家族宗亲文化发展和传承已经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家族宗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艰难困苦所阻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宗亲文化在家族迁徙过程中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提要]牧区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是一个重要但尚未被深入探讨的问题。1949年以来,牧区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发生了三个阶段性变化。集体化时期,牧区社会的组织架构由部落体系转变为公社或牧场的总体性组织。在牧民社会关系中,以公社为单位的地缘关系和以大家庭为中心的亲属关系取代了部落关系的主导地位。去集体化后,牧区社会的组织架构转变为“家庭—村落”的联结体系,社会关系向小家庭中心的近亲关系和村落基础的地缘关系转变。21世纪以来,小家庭的自主性因牧民流动性增强而强化,社会关系有朝着利益化与情感化并存格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早期聚落时期,聚落中的血缘组合大致可以分为聚落族氏与室家二级,血缘组合模式为母系血缘组织。母系血缘组织中,可能有母权存在,也可能是男性执掌其中权力。随着聚落内部组织形态逐渐复杂化,形成了聚落族氏、家族与家户的分层关系,家族成为实体性血缘组织。与之同时,父系家庭与父系家族从中脱胎而出,聚落内的父系血缘组织逐步取代了此前的母系血缘组织。男权在家族成长与发展中的膨胀,是父系血缘组织成长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动力所在。在上述历史进程中,聚落中的血缘组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处在不断强化与发展中,并最终形成了跨越聚落的更大范围的血缘组合,从而为正在形成中的文明基因打上了明确标识,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田昌五的《古代社会断代新论》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古史分期问题和分期标准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的专著。《新论》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和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国家一样,都是从父系大家族奴隶制开始的。从家族奴隶制发展到宗族奴隶制,即家族奴隶制的联合体;就是中国的发达奴隶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分家制度蕴涵了"合"的机制,即"分中有合"。分裂的小家庭合并之后的形式在传统时代表现为实体形态的宗族;在当代农村则表现为实践形态的家庭网络,本文称之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我们可以从家庭的文化礼仪活动、家庭经济活动和家庭建设活动这三大家庭实践活动中清楚地看到这一家庭网络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社会的宗族是血缘偏重的父系家族,而当代农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则扩展为血缘、姻缘并重的泛化家族,姻亲在家庭网络中地位的急剧上升与分家习俗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不过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家族所涵括的父系血亲范围则急剧缩小,一般是从该家庭沿父系的血缘关系向外推三代,即近亲-本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的早期社会组织、家族的起源、形态和发展等问题,中外学者历来看法不一,各持己见,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本文仅就海南岛黎族在文化遗存上的一些遗迹,说明黎族的父系氏族制是由母系氏族制发展而来,兼及黎族的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非派门宦组织是中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重要特征之一。门宦是明清之际由中亚等地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苏非派与西北地区社会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在门宦内部起到组织凝聚作用的是其有类于父系家族的组织运行模式,可视之为一种“拟制的”父系家族结构的组织形式。门宦组织父系家族式组织形式既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与世俗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伊斯兰教满足其在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宗教社会功能需要的必然结果。从组织形态角度看,社会一体化与社会个体化程度与伊斯兰教门宦组织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成为我们民族血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界对西夏遗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迁徙与分布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方面。笔者以高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氏家族成员在蒙元时期所任官职和主要活动的分析,展现其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历史贡献和遗民心理等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