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女性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人力资源,而社会性别文化制约着高等教育女性管理者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女性管理者生存和发展现状;对阻碍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影响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个人原因和组织原因;最后从个人、高等学校、社会支持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性的本质,是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对立统一。两者既相互对立制约,又相互交融。自古至今,人性的表现虽有差异,人性的本质实无不同。人类社会从来就不是按照"应该怎样"去发展,而是按照"可能怎样"去发展的。这种"可能怎样"的真谛,就是人性所制约和主导的、不同个人之间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斗争与协调。人类历史所展现的,始终是这种人性制约下的利益斗争与协调的过程和结果。人类未来的希望和出路,在于因经济、文化和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而导致人类的"共同利益圈视角"逐渐扩大和社会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追求个人与社会大众的幸福,既符合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使命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个人必须以正当的途径去追求幸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经济人性、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受到社会道德和制度的约束。在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和谐社会时期,构建集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对立统一于一体的和谐人性,才会使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获得健康人格与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并促进大众福祉。  相似文献   

4.
"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具体管理行为的思想基础.单一的"经济人"或是"社会人"或是"文化人"的人性假设,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水平.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在企业管理中把员工按照"经济人"来关心,按照"社会人"对待,按照"文化人"来培养,即三位一体"人性假设"是较为理想的人性假设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代管理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重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全面了解人性,并能正确地运用人性,对搞好企业管理至关重要.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轨迹来看,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所形成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则相应不同,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也不同.现代管理正在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6.
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个人及企业特征因素会对高层管理者社会责任取向产生影响。而根据我国企业的相关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特征因素对高层管理者社会责任取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1)高层管理者的年龄、所处企业的规模及地理位置均对其企业社会责任取向产生显著影响;(2)高层管理者的性别及受教育水平、所处企业的性质对其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影响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众多关于人的特性的主张,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等问题而展开。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两者涵义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则属于具体概念。“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明有着不同的起源,因此两种文明对人性的假设有着截然相反的论述。人性的善与恶成为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影响着制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两种人性假设都在某一阶段使得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偏差,这并不是人性假设理论本身的缺陷,而是社会自我调整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9.
妇女解放标识着人类进步.发达国家把创办微型企业置于人性解放的高度.微型企业发展提高了妇女自立和生存能力,也为培养女企业家提供了妇女个人表演的平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既是增强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外人性假设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管理学史上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理论,经济学上则把它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着的新变化正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在深化,人性假设理论在21世纪有了新的进展。笔者从时间跨度和中西方地理因素两方面将人性假设理论划分为西方人性假设观、中国古代人性论和21世纪的当代人性假设新观点,对至目前为止所形成的重要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阐述,试图使读者对这一理论体系及其新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探讨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问题在管理学中的地位从无到有,从忽视到重视,一直在不停地变化,各种学派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在综述管理思想史中人性假设理论变迁的基础上,总结了人性理论变迁的趋势,并对这些趋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部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主要观点作了阐述,简要的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和个人背景。  相似文献   

12.
论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本天人合一、自由开放的人类社会,由于人性的异化,日益滋生毁灭自身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专制主义和自我封闭的社会体系。只有开放社会,驱逐独裁,打破传统,摆脱狭隘理性,人性方可复归,社会方可复魅,人类的本质才能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一个自由健全、多元和谐、充满灵性、整体的、过程的和生态学意义的社会,才可能生机勃勃地展现。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建设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传播视域下的伦理失范既有网络技术方向的问题,也与网络中的人性异化有关。解决这一问题须从网络技术、网络传播和社会三个方面和个人、媒体及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对不同网络主体提出相应的道德责任,加强网络道德规制,以期促进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之一。不同的制度模式往往隐含着不同的人性假定。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客观地分析人性的复杂性、变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才能够顺利推进当前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乌托邦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状态下的思想家对人性和社会的想象,其中既产生了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也存在着时代局限所造成的谬误。在历史上诸多形态各异的乌托邦言说的深层,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就是乌托邦精神。乌托邦精神指代的是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否定性;二是世俗性;三是理想性。乌托邦反映着人类超越困境,克服自身和社会的有限性,向永恒飞升的信念,它包含着善、平等、道德理想主义等普世的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其一元性的理性中心主义忽视了人性的感性本质,反而造成了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人的异化的另一个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79名不同所有制下的管理者进行调查,发现国有和私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差异。私企管理者比国企管理者更注重维护企业利益;同时他们也具有更加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在用人、安排工作岗位上更注重个人能力;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相比他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的影响力,也更富有进取心;他们更认同权力来源于知识和经验并在实际工作方式上偏好命令。  相似文献   

17.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其国家权力代表着国家利益,个人权利代表着个人利益,二者共同构成法律的统一体。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起源的共生性,相互关系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形成二者相互依从、缺一不可的基本结构。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社会领域决定了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侧重点的不同。在现代社会,只有二者的合理配置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是社会权威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权威力量,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同时,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制度权威和社会权威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社会权威关系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制度权威日益成为社会权威主导形式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是在商业活动成为国家事业的背景下,论述了现代商业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则。与古典政治哲学把社会当作有机整体来思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维方式不同,斯密以个人为起点来理解社会,个人成了目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斯密确立了两条原则:一,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二,正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由此,亚当.斯密阐明了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和政府职能的理论以及个人与国家、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同时也向人们表明,容纳了财富、奢侈品和个人竞争的商业社会,同样能够维持良好的秩序,建立成功的国家。商业社会的立国之道就是通过使普通的个人享有正义和法律之下的自由,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对外维护国家独立,对内保障个人自由。这样的立国原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它更接近自然自由,更符合人性,是人人可及的。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个人政治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个人政治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基础 ,它有着与社会政治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公民个人政治发展的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和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水平及状况。公民个人政治的选择对社会公共政治权力的产生、分配及实施有着直接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公民个人政治行为及选择则是复杂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又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 ,从而形成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公民个人政治与社会政治差异性与统一性的并存。本文就公民个人政治的内涵、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给予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