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放 《江汉论坛》2003,(2):80-83
前此学者对明清市镇或仓储颇多研究,但关注市镇与仓储之关系者寥寥无几。故此,笔者以长江中游为例,对明清市镇与仓储之关系予以论述。明清时期市镇与仓储的关系密不可分。在长江中游地区,常平仓、社仓、义仓均大量设置于市镇,尤其是社仓。这表明,市镇在明清时期仓储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市镇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功能,这种功能使其自身的商业机能更加突显。再从市镇仓储的运作机制看,其管理效率不容低估,这种官方督导、民间掌控的仓储模式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雇佣劳动”、“城市政治斗争”、“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就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中的观点提出问题,与之进行商榷。文章从具体的材料运用、研究方法、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探讨所具有的史学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史学遗产等方面,指出了在比较研究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在学术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引起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但我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有其合理的内核,这就是对早期资本主义的研究。明清时期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工业化因素的推动下,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的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的经济构成,其实与明清时期便已经形成的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在学术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引起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但我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有其合理的内核,这就是对早期资本主义的研究。明清时期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工业化因素的推动下,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的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的经济构成,其实与明清时期便已经形成的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大量兴建的市镇基本上可分三类 :手工业市镇、商业市镇、交通市镇。市镇经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运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市镇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生联系的媒介 ;市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进程 ;市镇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胚胎 ;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产生冲击。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作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定义,并从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开拓诸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萌芽"实属一个不存在的虚假问题.  相似文献   

7.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的最高发展形态 ,它蕴含着与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新的价值取向 ,这种新的价值观 ,主要体现在“本末轻重之辩” ,新旧“四民”之辩和“公私义利之辩”三个方面。明清实学家所完成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不但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开辟了道路 ,同时也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苏南市镇的城镇化早在明清时期就业已肇其始。上海开埠后,由于上海这一发展极的辐射,新的经济因素开始向苏南市镇渗透并生根开花,如市镇商业的活跃,市镇现代工业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市镇生活的舒适等,使得苏南市镇的城镇化明显地带有了近代色彩,作为城镇化的考察指标亦自应重新确定。本文拟就上海开埠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考察指标与指标考察作一简论,敬请方家学者批评指正。考察指标笔者认为,上海开埠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考察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口与规模清代著名史家钱大昕指出:“东南之俗,称乡之大者曰镇,其次曰市,小者曰村曰…  相似文献   

9.
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繁荣与京杭大运河有着至为重要的关系。明清通俗小说的创作主体主要是运河沿岸的文人与民间说唱艺人,运河岸边的文人投身小说创作是促成明清通俗小说走向文体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运河沿岸城市与市镇中商业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促进了小说题材的拓展。运河岸边城市与市镇是明清通俗小说中故事发生或延展的首选之地;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凡写到运河沿岸的城市,经常以介绍其实有名胜及人们熟知的典故作为叙述故事的开始,并经常有意识地去描写其最富盛名、最具代表性的名胜、景象及风俗。运河沿岸城市印刷业的发达和民间书坊的遍布对明清通俗小说的繁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著名明清通俗小说的出版,和民间书坊的主动参与和推介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达到高潮,表现在浙东南,一方面,由于军事战略地位的提升,军镇数大量增加,有的军镇已具备经济职能;另一方面,以市为核心的经济性市镇出现了历史性大发展地域分布日趋广泛,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分工逐渐明确,城市的萌芽初具.这是该地生产经营的扩大与乡村阶级分化加剧的产物.但是,在明清时期,江南的市镇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且呈日益加剧之势,如原本处于后发地位的浙东南,跟苏南、浙北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愈趋扩大.  相似文献   

11.
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州与徽州 ,前者地处江南水乡平原 ,后者地处江南山地 ,明清时期 ,两地市镇同步勃兴、联系密切却又各具特色。本文拟对苏州与徽州的市镇进行比较 ,进而探讨在不同历史地理、区位条件下两地市镇分布、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以及两地市镇的互动关系与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明清法典上有关“农民佃户”雇倩“耕作”之人的立法条文,首次出现于乾隆三十二年的律附条例之中。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当涉及明清时期农业雇佣劳动的社会性质问题时,一种较为流行的意见是:把乾隆三十二年清代法典上出现的“农民佃户”所雇倩的农业长工,包括在明清法典上的“雇工人”等级之内,并最终得出不能把这看成是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自由劳动者的结论。对于上述流行观点,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再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答曹守亮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答曹守亮商榷文章的基础上,从王权统治与工商经济、私有产权与自由雇佣诸方面,进一步阐发论证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目的在于论述: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变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前提。但囿于笔者的见识,仅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土地自由买卖和农业的商品生产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部门的长期统一的专制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如果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始终是一片冰封冻结的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那末,任何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都将要碰到难以超越的障碍。可以肯定,没有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萌芽是不可能破土而出的。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商业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以及新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遭到破坏,出现了"工商亦为本业"的思潮,传统士商关系开始发生巨大裂变.士商渗透、官商融合、弃儒就贾、亦贾亦儒渐成风气,中国特有的儒商精神也在商业实践中日渐形成,在明清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四川制盐业中資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发展过程,是中国經济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問題。不少涉及中国資本主义萌芽专題的論著,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或詳或略地言及四川制盐业,但众說紛纭,莫衷一是:持“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說”的同志們,多引清初四川盐井材料作証;而另外一些同志,却宣称早在十一一紀的北宋时代,四川地区制盐业就已出現了茁壮的資本主义萌芽。資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孕育于封建社会母体,固然是一历史过程,但毕竟应当有条分界綫,以上二說在时間上前后相去数百年,孰是孰非,有进一步辨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保存了大量有关太平天国的档案材料。笔者因工作关系,曾有机会接触过这些文件。现就这部分档案材料的概况略作介绍,并就几个史实问题谈一点看法,供讨论指正。一、故宫明清档案部所藏有关太平天国档案的概况  相似文献   

18.
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母胎是封建社会.当资本主义因素还处于萌芽期的时候,它既不能脱出封建主义的外壳,也就不能不受封建主义的约制.这时候,封建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并在腐朽的政治势力影响下形成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看清楚资本主义萌芽的脉胳,我们必须从复杂关系中找出两种因素的头绪.清代前期苏州的踹布业,就是这样一种既具有微弱的资本主义因素又带着浓厚的封建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主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所谓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指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资本主义还没有孕育成熟的时候萌生的资本主义关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0.
论明清社会的发展与迟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解放前后我为探索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迟滞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引起了对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在我的脑海里又盘旋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清以前原是先进的中国到了十五、六世纪以后变成落后的中国呢?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挨打的地位呢?我认为其关键所在,如果穷本探源,当在十五、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进行探讨。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