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即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形成了众多学术流派和理论。其中,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简要介绍现代化研究的十种理论,其中,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全球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义层面的经济现代化分为经典经济现代化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个阶段.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是工业经济革命还是知识经济革命;主要特点是工业化、非农业化还是知识化、绿色化;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还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主要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还是完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等问题.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两者分别选择了经典经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所以,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坚持综合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与理论目标和政策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反映了世界现代化方向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出现三种新潮流。要了解中国现代化的现状和前景,需要对世界现代化进行评价,建立世界现代化的坐标。在未来50年里,中国整体上可以选择综合现代化模式,实施“运河战略”,推进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和战略创新,以第二次现代化带动第一次现代化,以第一次现代化促进第二次现代化,推动知识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典社会学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现代化思想,二战后则形成了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共同理论基础的分支众多的传统现代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除新现代化理论继承了传统现代化理论而发展外,又先后出现了第二次现代化、全球性现代化、“生活世界”现代化等理论与思想,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当前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一些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革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进程,拓展了现代化内涵,找到了现代化的新道路;第二次革命为现代化清除了思想障碍。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外部条件;而现代化则是第二次革命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实现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沿海发达地区具有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明显优势,近期苏南地区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个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开启了现代化真正落在区域上的具体行动。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分析苏南地区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诊断新形势下苏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全面引入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想,据此从四个方面构建了苏南地区现代化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二次现代化理论,构建了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31个国家40年(1970-2010)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果:世界各国工业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在世界工业体系中的位置基本稳定,各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初等发达水平,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现代化。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工业政策,应对新产业革命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总结2016年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可以看出:现代化历史与现代化战略研究成就突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成为热点,现代化评价研究一如既往坚持在做,现代化理论研究处于总结与反思的阶段,创新性研究成果有限。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理论的深入反思与创新研究,以中外现代化历史研究为基础,以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为重点,聚焦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经验与突出问题加以提炼、反思与研究,形成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而进入到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河南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瞄准世界现代化的前沿水平,实现发展模式的战略转移;必须坚持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一起抓,把人力知识化、新型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政治民主化作为重点,走出新型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主线,这同时也对全社会各领域提出了基本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备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基本使命,也勾画出了金融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中国金融现代化既有与世界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相同的特征,也具有党的领导、普惠覆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为要等自身特色。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快金融现代化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