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严春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近来一些报刊展开了“中国古代是否有自然科学”的讨论。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过高地估价中国古代科学的意义,而另一种则否认中国古代有自然科学。一方面,过高地估价中国科学的意义是不妥当的,但另一方面,否认中国古代有自然科学也是难以成立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错误是忽视了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对性和民族性,把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梦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3(3):26-3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现状的回顾,指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重教育轻实务,重思考轻研究,重男轻女,缺乏对基本概念的讨论的一致认识.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中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未来的发展应注重实务研究、本土化发展研究和关注女性群体的需要,真正将社会工作推向本土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潘泽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和实务推进中的一种自觉的群体性的学术取向和实务导向。社会工作本土性知识的合法性建构表现在:文化价值观念关联、话语过程与价值性合理性对话,意识形态、政治实践过程与合法性辩护,地方性知识、本土经验反思性与有效性建构。其知识建构原则体现为:契合本土经验和满足现实需求原则,与西方知识沟通与理性对话原则,本土文化资源发掘、开发传统与超越传统的原则。其知识建构路径表现为:"本土性契合"和"结构性亲和",文化主体意识自觉、自主性实践和反思性建构,以"认同问题"为核心和创造性转化,实现理论建构中的历史—文化嵌入性。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经由创造性转化的符号资源、社会表征系统和价值系统,构建中国文化系统下的社会工作的意义生成方式、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意义生成规则和社会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胡敬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诗经》婚恋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的婚姻制度和爱情生活。明媒正娶是周代男婚女嫁所必须遵循的婚姻法则 ,它突出的是社会对婚姻本身的愿望和期待 ;非礼仪的“野合”是对正规聘婚的补充和完善 ,它体现了社会对夫妻人伦的重视 ;媵嫁婚是多婚或群婚制的残余形态 ,它表现的是周人对拆除隔绝人群的氏族关系的古老壁垒的重视。总之 ,《诗经》婚恋诗写出了周代婚烟的多元性 ,表现了周礼张弛有序、刚柔相济、丰富而灵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6.
李晓凤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11
从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质性研究方法的深描诠释以及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研究,揭示社会工作研究的多元范式与定量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并启发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论的确立及获取、解释与回应人类社会问题的理解中迈向多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8.
孙唐水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4):12-14,46
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二者都是服务于人的工作。二者均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以提高人本身的价值和促使其创造有益的社会价值为最终目的。而社会工作有着较深厚的积淀,借鉴其原理与方法,有助于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依据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其基本方法如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社区工作法在计划生育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56-61
社会工作项目本质上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指归而产生的,其目的性和实践性非常鲜明。社会问题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互动过程,某部分人的"困扰"上升到公共性议题需要经过相关部门一系列的宣称、界定,经过正当性论证之后最终进入执行部门的项目规划之中付诸行动。社会工作项目中的社会问题分析大多遵循功能分析范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把问题进行操作化定义。社会工作项目的运作和管理过程具有执行主体的专业性、参与各方关系的契约性、活动过程的档案化等理性特点,并遵循目标明晰化、操作标准化、过程系统化、效果可量化等原则。在介入和干预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应当时刻对自己的行动保持反思,不能因为自身的特殊利益和规则而扭曲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0.
戒毒社会工作:理念、原则及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2-15
毒品或药物滥用的问题在我国已经逐渐从个人问题上升到了社会问题,在众多戒断方法中,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理念和操作方法成为了一种具有良好的专业效果和社会效应的普遍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药物滥用的基本定义,提出了戒毒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禁毒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瑾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通过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中知识表示方法的比较,分析了知识表示法描述知识作业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用心智操作(MO)描述编程作业过程的思路,并对MO描述知识作业过程的普适性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数据支持知识作业过程可用九要素的MO概念集全模型进行表征,为提高知识作业效率、知识作业过程管理的方法优化和作业测定提供了基本概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特点,从民族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对社会工作进行新的诠释,揭示进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民族社会工作并不等同于民族工作,民族群体在整个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民族社会工作的原则就是以民族为核心. 相似文献
13.
张敏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6):40-4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正经历着新的变化.全球化提升了社会工作的价值,使社会工作的对象更加多样化,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此相伴随,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发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模型和实践.社会工作的日益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值得我国社会工作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管向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50-5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重大创新。社会工作是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目标和功能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想象力是一种视野和能力,基于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社会工作对人类社会的多元异质性理解和对重大时代主题的关注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可能”的逻辑基础和价值本质。确立包容性社会发展道路、完善服务型治理方式、培养社会工作者的“心智品质”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可为”的重要操作方略。在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启发下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与可为既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刘晓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23
尝试借用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反思9.21大地震和八八水灾中台湾社工的相关作为,并说明贝克所提出的风险社会视角带给社工关于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启发:激化生活在其中的社工人和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并对社会工作实践世界的历史构成进行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识论视域中的信息与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识论与信息科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或者说社会认识论就是信息科学的实践应用领域.文章从社会认识论的视域对信息和知识进行考察,详细阐明了社会认识论中信息交流、制度组织以及知识增长等问题,探讨了信息科学研究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方法,最后揭示出社会认识论之于信息科学的三方面价值.文章指出社会认识论目的在于重新构建信息时代迫切需要的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17.
林顺利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1):147-153
言心哲一生从事农村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历史上均占据重要位置,是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忽视的一位社会学家。言心哲的社会学研究包括社会调查以及农村社会学两个部分,主要治学特点是专业功底扎实,注重对本土具体情境的适用以及以调查服务社会的价值情怀。其社会工作研究概括起来有四个特质:第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第二,注重社会工作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第三,重点关注了社会工作参与当时社会建设的本土化努力;第四,其研究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最新研究成果,更适合与当代形成比较研究。重新梳理言心哲等老一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者的学术研究,在学术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翟萌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4):56-60
性工作在中国大陆一直是备受道德谴责、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灰色行业,并日益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性工作是否应该合法化的争论愈演愈烈。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跳出合法与非法的争论,依据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关于女性性工作者社会管理的创新,需要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全面了解着手,保障人权与社会控制并举,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学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67-78
本文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困境作为背景,再一次梳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认清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道德和政治实践的面向。本文进一步简单介绍社会工作研究发展的历史,指出其知识生产与其他社会科学差异之处,以及实证主义研究的问题。最后,本文讨论行动研究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从而认为行动研究是最具有社会工作性格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