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能夸大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作用,必须以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为主题来研究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应当平等且创造性地行使自治法规的拟制权,全国人大必须高度重视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权.加强国家行政立法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关键。搞好自治法规的拟制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要积极探索建立民族区域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
二维视域下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我国在立法分权层面对"民族区域自治"模式作出的制度性安排,能使国家基本法律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笔者运用跨学科、多向度的研究方法将政治学、法学资源重组、整合,剖析该制度设计的机理,说明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澄清行政抵抗权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并通过完善立法对行政抵抗权进行规范,对于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意义重大。从字面上看,“抵抗”与“和谐”格格不入,事实上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目前我国行政抵抗权立法状况是全国性单行立法和地方统一行政抵抗权立法相结合,存在单行立法覆盖面小实施效果差,地方立法效力等级低适用范围有限的缺陷。建议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经验,在行政程序法中统一规定行政抵抗权,以弥补当前立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是中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监督制度存在着实质性、操作性方面的缺陷,致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难以有效启动和开展。从我国政治体制的现实出发,通过对现行立法监督制度的梳理,分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在宪法体制下改革创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的若干构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依据现代程序性评价标准和现实需求,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程序应体现民主、理性、效率等价值,但现实中的状况却是正式程序规则稀疏,有效表达和博弈机制缺乏,充分交涉程度低下,积极过滤和淘汰功能缺失,这已成为掣肘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的关键.因此,以正当程序为理论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程序运行状况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性建议,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已成为目前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功能的重要课题,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除了应当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外,还需从合法性、正当性、科学性、自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构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标准,以作为评价、检测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高低、优劣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的民族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合平 《兰州学刊》2004,1(4):162-164
自治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各项自治权力的重要保障 ,也是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基础。必须从立法程序上和法规内容上体现自治民族成员的意志和利益要求 ,否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会走向虚无化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制定的、仅在本区域内具有法的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认真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及特点,对于指导立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国家结构  相似文献   

9.
徐合平 《兰州学刊》2005,1(5):173-174
遵循宪法原则、法制统一原则、民主立法原则、科学立法原则是立法法确定的我国各级各类立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共有原则,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活动也必须遵循这四项立法原则,并需要结合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灵活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地方经济立法在新疆的地方立法工作中一直占有突出地位,约占立法总数的50%以上,为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也应看到地方经济立法滞后于经济发展、立法技术低、自治区自治条例及深层次边贸立法欠缺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今后新疆地方经济立法要有前瞻性、实用性,以民族经济立法为重点,规范地方经济立法的制定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新社会的要素不断注入少数民族社会肌体 ,以及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 ,少数民族传统多元结构的行政管理模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多元行政管理制度模式已为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所代替。当前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 ,在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 ,把民族自治地方传统行政制度与现行行政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处理好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 ,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立法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立法行为法治化时代的到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立法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时期,迫切需要将其纳入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中加以规范。作者依据法理学原理,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实践,对目前开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规范化工作的必要性、内容、方法及其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不当劳动行为立法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劳动者的团结权保障为其法理依据 ,以规范和平衡劳动关系为其直接目的的一项立法措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集中体现了劳动法律的社会法特征。当前中国亟需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中国关于团结权的成文法规定和正在进行的完善团结权的立法活动 ,为中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环境。中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主要应规定雇主的不当劳动行为 ,包括差别待遇、黄犬契约、拒绝集体谈判和控制干涉工会等内容。不当劳动行为立法还应匹配其救济规定 ,中国宜采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并行、以行政救济为主的方式 ,至于救济机关 ,则可考虑由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组成劳动委员会来承担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膨胀趋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立法在权力主体、数量、调整内容和制定权等方面都呈膨胀趋势发展。这种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原因在于紧急状态下地方性事务的复杂性、地方性事务具有的差异性、随政府职能调整而勃兴的给付行政、社会领域有限的理性和自治能力以及国外地方立法的扩张趋势等。不应对地方立法的膨胀发展一概持否定态度,而应该从立法目的、调整手段、公众参与等方面加以引导,保障其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是行政决策程序的重要环节,是保障行政决策科学性、民主性的前提。目前,中央层面有关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缺失,更无具体的公众参与相关规则。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虽对公众参与进行了些许规定,但总体上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忽视日常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且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和雷同。各地出台的行政决策程序立法虽然也规定了公众参与机制,但存在公众行政决策启动权缺失、公众参与方式有限、听证制度回馈机制建立不足、决策后评估阶段公众参与规则匮乏等问题。为了推进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进程,我们应认真梳理总结地方公众参与立法中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需要国家制定法律规范予以引导 ,也需要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规进行调整。因此 ,民族自治立法机关应当适时调整自治立法的方针 ,明确立法方向。既要引进西方现代法律制度 ,又要坚持民族特点。在新的形势下 ,尤其要突出良法原则、平等原则、自治原则、市场经济原则 ,以确保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有完整的法律保障,需要用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各项经济活动,这就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自治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拟从立法原则、立法内容等方面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藏地方立法。一、西藏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与一般地方的立法原则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西藏地方立法过程应特别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西藏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是社…  相似文献   

18.
立法技术的内涵众说纷纭,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无论对立法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怎样界定,法的结构营造技术和法的语言表述技术都是无可置疑地属于立法技术的范畴.它们是立法活动中所需经常运用的技术,也是特别重要的立法技术."加强立法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对地方法规质量的提高,对开创地方立法新局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营造法的结构、表述法的语言的技巧和方法"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立法机构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一直未被系统研究。在过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与时间赛跑,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方式进行紧急立法授权,生成政府应急防控急需的行政应急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法治支撑作用。原本被“虚置”的人大决定权也因承载着行政应急权的生成职责而被应时激活。地方人大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生成行政应急权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遵循着三重基本逻辑:其一,应急防控亟需权威机构紧急立法,以确立紧急时的社会规范,即紧急立法需求是地方人大生成行政应急权的基本前提;其二,人大决定权的准立法性、应急性与补缺性等属性与应急功能高度匹配,具备紧急立法能效,即立法功能匹配是地方人大生成行政应急权的基本要素;其三,“上位法”与预先设定应急权的重申、行政应急权优先性的确立以及临时管控权力的新授是行政应急权生成的三个面向,即确权与新授是各级地方人大生成行政应急权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陈俊洁 《东岳论丛》2012,33(7):174-178
行政立法是行政权扩张的产物,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然而立法实践中,立法冲突、立法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对这一权力运行机制的警惕.正义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一直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道义力量,而行政立法的特点和现状呼唤程序正义理念.以程序正义理念作支撑,搭建一个民主、理性的行政立法法治框架是本文立论的基础,并以此提出:在行政立法的启动阶段应赋予公众行政立法动议权;在行政立法的制定阶段应完善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机制;在行政立法的完成阶段应引入有限司法审查机制等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