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好比采花粉,写作有如蜂酿蜜。” 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阅读是语言材料的吸收,写作是语言材料的运用。要吸收得好,对于读物的宇、词、句、篇,就要理解深透;要运用得好,先要吸收得好,吸收得丰富多彩了,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吸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阅读和写作尽可能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助读。那种“读不管写”“写不管读”的作  相似文献   

2.
英国政府推出新政策.即学生在校期间的打工时间可累计,这样便缩短了申请永久居民的年限,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好     
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灌输一点知识,让学生做知识的保管员,更重要的要让学生发展知识,培养能力,由现在的教达得将来的不教。例如,在让学生理解了《鞠躬尽瘁》的主要写作特点后,我引导他们写作文《离别》。同学们很快就选准了素材,定准了主题,试着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内心活动来写离别。有的同学写与老师离别,反映尊师爱生的;有的同学写与长辈亲戚离别,反映尊老爱幼的;有的同学写与同学和朋友的离别,反映团结友爱的;还有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故言:没有阅读就没有表达。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似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新课标的第一学段的习作练习(写话)应该视为一个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模仿的过程。笔者在小学语文低段的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学生“能读能写”。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包括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各自的要求、内容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相成又紧密结合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夸美纽斯曾说过:“阅读与写作的练习永远应当结合在一道。哪怕学生们初初学习字母,他们也应当写写那些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点滴的感受,内心的思考,深深的启迪以及个性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也可以化作自己的语言通过口语交流或书面练笔来表述。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无论在思想情感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是学生学习感悟语言、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主要的工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这是全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阐述的。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和习作也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方面要求能复述叙述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重在吸收,习作重在倾吐,习作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阅读。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作文教学是难点,小学生提起笔来感觉作文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8.
扩大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居民购买力相对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从1997年开始,我国政府也相应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取得一定成效,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和市场上“买不起”与“不想买”并存现象,实现购买力转移是扩大内需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要做好购买力转移的两头工作,即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和科学合理安排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语文能力.但是写作是运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表达的实践过程,如何结合这两种能力,让他们成为表达的双翼,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从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按一定程序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本中是有所反映的(如“思考和练习”、“单元练习”).而且,指导学生读文章从而体会作者写法,又用来指导学生写作,这个循环往返的过程就是教学.明确了教材特点和教学任务,紧紧依靠课本,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读写因素,视读为写的基础,用写促读的深入,是可以解决好读与写的关系的.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三步十二式”读写结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谈到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一般认为在现代文教学中比较容易做到,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则不容易做到。其实,不管是现代文学还是文言文,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所用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教古诗词,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运用古人作诗的意境、手法来抒发我们今天时代的健康感情。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可以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谁见长江天际流”,使学生领会李白站在江岸,目送孤帆在江上一直飘向天尽头的情景,领会诗人惆怅、茫然、若有所失的感情,体会他与“故人”之间真诚深厚的友谊。在学生领会…  相似文献   

12.
库恩将自己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描述成“局部的”和一种不可翻译性,认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库恩明确考虑了交流的两条道路,即解释和执双语。作者认为前两条道路与科学静态结构是相符的,而不可通约性中还有一条与科学动态结构相符的道路:辞典改变。当这一道路并非虚拟,当它扩展至文化交流时,可以在西学东渐中找到证明。  相似文献   

13.
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写作教学科学、合理地融入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读写结合,是一条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大能力不是相互排斥,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可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关注写作技巧,关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但收效甚微,原因是颠倒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本末关系。当学生无“米”下锅时,任何烹调技术都没有实际意义。有了“米”,就会做熟,就会有成品,可见,写作知识存活于作品之中,从阅读中悟出的写作知识对学生的写作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在写作中运用了写作知识才是学生真正的鲜活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从阅读教学的任务看,在倡导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的今天,语言文字训练正从理解语言为主到应用语言为主的重点转移。要实现这一转移不但要实现由理解语言向积累语言转变.而且要实现由积累语言向运用语言的转变。在实现这两个转变的进程中,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不是目的,只是学习语言的开端和基础.最终的目的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并运用到新的语言环境中去。这就必须实现有效的迁移,而实现迁移的最佳结合点是读写结合,这就使读写结合成为阅读教学的一项十分迫切需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注意读写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讲读课和作文课的关系如何?怎样通过讲渎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树立以读为基础,以写为重点,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的教学思想。我主张以课文为范文,让“读”和“写”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什么要重视通过“读”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呢?这是因为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都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范文。它在立意谋篇,遣词造句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它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本教材。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将会逐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宝贵经验,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校进行的自主作文阅评的实践与研究,是读写结合的新尝试。读完一篇文章,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析一下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表达方法;看看那些词语、句子写得好,进行赏析;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甚至给做则提出改进意见,都是我们阅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阅读和写作结合(简称读写结合)指的是在中国语文教学情境中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读写结合是根植于中国语文教学领域的传统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对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的研究,宏观描述的多,微观深入的少,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本文对中国语文读写结合进行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着重探讨读写之间的偏相关、复相关和典型相关,以揭示读写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的数量关系,为读写结合提供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发现学生学了这么多的课文,可是写起作文来,却总是害怕。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状,关键的原因是由于课文中的“范文”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学生在学完范文后所进行的的练笔太少了的缘故。正好,我有幸参与南平市教研室开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几得”,尽量使教材能被较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具体谈谈我是如何“用好教材”的。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不是要为文本或文本作者负责,要为批评家的精神探寻、思想升华负责。批评的极限就在于文本的不可超越,在终极意义上批评无法切入文本,因此能切入文本的就是文本自身,它自己是它自己的切入,因为它包含着自己的内在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