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0,(2)
《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数量是比较多的。在《雅》、《颂》中占的篇章极少,《小雅》中仅有三、四首,主要在《国风》中。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描写婚姻恋爱比较好的诗歌,可占《国风》的三分之一。《郑风》、《卫风》、《周南》、《召南》写爱情的诗最多,特别是《二南》诗,“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中十分之九与女性有关”。《诗经》中这一部分诗篇,不论从思 相似文献
2.
白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龚贤是清初的著名画家,以山水著称,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也是成就卓异的诗人,所作富于反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但诗名为画名所掩。他的诗集长期湮没,极少流传,前些年,《龚半千手写诗稿》和《草香堂集》抄本先后发现,才渐为人所知。龚贤无专传流传,生平事迹不详。地方志中的记载,极其简略。因而,一般只知道,他原籍昆山,流寓金陵,未曾出仕,在清凉山下建半亩园以居。他的《半亩园》 相似文献
3.
王渭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68-71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宝鸡与《诗经》具有必然关系。《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和祭祖诗有10余篇与宝鸡地区相关;与周公、召公有关的《大雅.卷阿》、《召南.甘棠》在今周原有文化遗迹留存;《诗经.秦风》里的许多篇章或诞生于宝鸡,或与秦人早期在宝鸡地区活动有关;另外,先秦时诵读《诗经》的“雅言”以周代西岐方言为主,宝鸡民俗中也保留着一些《诗经》所描写的周代礼俗文化遗迹。从以上可见,宝鸡的确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素芬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其实,《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人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结晶。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远非赋比兴这样笼统的说法所能概括得了。这点,古人说早巳察觉。自汉代以来,对赋比兴概念的理解就已各持己见。清人姚际恒说:“古今说诗者多不同,人各一义,则各为其兴 相似文献
5.
艾荫范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雀形目黄鹂科的黄鹂(Oriolos chinensis diffusus)是一种形色美观、鸣声悦耳的小鸟。它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尔雅·释鸟》说:“皇,黄鸟。”郭璞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陆玑《诗草木虫鱼疏》说:“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鹙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搏黍,常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 (见《尔雅》邢《疏》及《毛诗正义·葛覃》孔《疏》所引)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五经”之一,也是当前高校和中学文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诗经》的研究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文章就孔子是否删诗,对《诗.序》的评价,“风”、“雅”、“颂”的不同价值,“风”中反映的周代婚俗四部分作论述,以供《诗经》教学和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成顼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诗经》中有40首颂诗,其中的农事诗因为反映了西周初年社会生产情况应予以肯定,其他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作品则不可取,而且颂诗在艺术上也比较枯燥——这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者的共同看法。重读颂诗,我觉得对颂诗有重新评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成顼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3)
《诗经》中有40首颂诗,其中的农事诗因为反映了西周初年社会生产情况应予以肯定,其他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作品则不可取,而且颂诗在艺术上也比较枯燥——这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者的共同看法.重读颂诗,我觉得对颂诗有重新评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试论《诗经》中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5)
以往我们研究我国古代宗教时,多认为我国古代宗教的资料和遗物十分贫乏;我国记载古代宗教的典籍问世也较晚,且内容时有混乱和矛盾;我国古代各民族始终未创造出一个系统完整、组织严密的宗教天国。在我们从宗教的角度研究了《诗经》之后,对这些观点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亚权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6,(4)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其实又何止是妻子呢?随着母权制的被推翻和夫权制的确立,所有的女性都沦为男性的奴隶了。由父系氏族公社、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五千年漫漫的长夜,不公的礼法紧紧束缚住女性的手脚,使得中国甚至世界的女性长期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黑暗冷酷的年代里,她们完全丧失了经济的独立,丧失了 相似文献
11.
张亚权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0,(3)
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大自然是蒙昧初民的唯一异已力量,初民往往是用情感去休验人和自然之关系的。大自然风调雨顺,给人类带来丰收和富足,初民便歌舞狂欢以娱天地之神。但大自然并非是温情脉脉,水、火、风、旱等等天灾元时不在威胁着初民的生命,困扰着初民的心绪,大自然的暴戾无常滋生了初民的苦闷。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苦闷在初民那里几乎都足以“人定牲天”的神妙幻想而得以发泄。洪水滔天,怀山襄陵,初民便请出大禹来降伏水灾。十日并出?禾木尽枯,初民又推出一个膂力无比的射日英雄后羿。另外如“精卫填海”、“女 相似文献
12.
党兆曌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2-125
以目前学界所见涉及《诗经》中乐器问题的研究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经》所涉乐器研究成果的汇编,以学界对其中所涉乐器在总量与类别上的不同观点为切入点,揭示《诗经》乐器研究中尚且需要注意的问题。意在对此研究方向的成果进行归类和整理的同时,为后续课题组研究以及其他研究者提供些许便利和供参考借鉴之据。通过对该研究领域研究现状的梳理,在总结《诗经》音乐学视角下乐器方向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又为尚待发掘的问题提供思路与依据,并提出笔者自身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梁韦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2):18-24
由楚竹书孔子论诗来看,过去人们关于《诗经》的一些争议和疑议可以得到澄清。孔子只按风雅颂来讲授诗的思想内容,而未言及赋比兴,可见赋比兴并非诗之“异体”;关于雅命名之意义的说法中,《毛诗序》讲的合于编诗古义;竹书证明,司马迁关于孔子整理诗的说法是可信的,《毛诗序》与司马迁关于孔子编诗之义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周锦国张洁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1-5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对今天我们解读《诗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远古社会的鸟图腾崇拜、农耕社会的生殖崇拜和婚恋风俗、上古社会的政治讽刺几个方面分析,阐释《诗经》成语中的动植物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武新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1-102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武新虹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5):101-102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从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诸方面看,很有必要对《诗经·颂》诗进行重新评价。《颂》诗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它们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思想领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发展源流等方面看,它们也有自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66-73
本文首先通过《周颂》、《大雅》相关诗篇,发现周人以德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清穆的特色;并推论其原因可能与“农业生产方式”、“殷鉴不远”有关。然后本文通过《商颂》发现宋人以欲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迷狂的特色;并推测这也许是殷人宗教蒙昧风习影响宋人所致。最后本文初步认定《周南·汉广》可能是楚人招请汉水女神的祭歌,接着通过该诗并结合《九歌》去剖析楚人在宗教活动中、以情为人神感应介质而呈现出的奇诡特色,并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土著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萧月贤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正是以这样的成功之笔,揭开了古代文学史的灿烂页章。在这本诗集中,不仅展现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人生画卷,而且塑造出当时社会各个阶 相似文献
20.
易重礼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本文通过《诗经》所提供的有关资料 ,从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社会分工、作物种类及劳动产品分配等方面对我国周代农牧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祥图画 ,肯定了华夏民族对人类农业文明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