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政府危机预防管理和危机处理的应对策略以及政府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对于一个社会和政府而言,面对各种危机,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应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突发自然灾害频发,突发的公共危机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公共物品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突发公共危机条件下公共物品的供求特点的变化的分析,来揭示危机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机理,最后再此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框架下的多中心公共物品供给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有效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危机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和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通过加强政府预警机制建设,可以使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带来的社会成本。本文探讨了加强政府预警机制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功效;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应当处理好媒介主动性与政府喉舌、舆论引导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报道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因为难以控制事态发展而心生恐惧,从而可能导致其心理危机的产生。从此角度出发,文章简要地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心理危机援助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提出了对心理危机当事人实施心理援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传播是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话语建构是迎接这一挑战的重大哲学转向和创新思路。在积极话语建构的范式下,重新界定危机是什么、从全新视角认识危机、讨论如何化危为机的“危机重构话语”理论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传播提供了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的系统阐释和全新路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选取“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危机重构话语”原则与策略促成该事件化危为机、成就卓越全球传播的关键作用。另外,本文还从案例中提炼出五种面向全球的危机沟通技巧作为该理论的补充,力求在“宏观原则-中观策略-微观技巧”三个层面上为未来突发公共事件全球传播的积极话语建构提供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由名人微博爆料引发的“老酸奶”事件,由于涉及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食品安全话题,经过作为新媒体典型代表的微博的广泛传播和传统媒体的推波助澜,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议论,几近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然而,由于始终未得到证实或证伪,成为一起少见的有始无终的传播事件.媒体应该反思在这起事件中的呈现,提升食品安全报道的“净化力”,强化食品安全报道能力,实现食品安全报道的日常化,以提升公众对于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感知与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从而引发各种危机。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把灾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偶然的,但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应该是常态的,这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大责任。因此,弄清突发公共事件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在运行上存在的缺陷和运行的原则,构建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是现代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应对自然及事故灾害、社会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危机的能力也应该随之提升。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无论是从制度建设还是反应机制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图书馆危机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图书馆界,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置于社会应急管理背景下的研究尚显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图书馆危机管理水平的试金石,期望借助本类研究,提升图书馆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管理能力及信息服务水平,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针对图书馆在疫情期间提供的应急服务进行梳理研究,以期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提供高效、优化的应急服务。  相似文献   

10.
适应突发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公德教育是预防危机和提升危机治理成效,加强和改进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现实迫切需求。教育内容上坚持自强价值导向,倡导“理性爱国、与党同向”“举国同心、迎难而上”“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等给危机治理“减负”的公德;坚持自律价值导向,倡导“抱诚守真、公道信义”“客观审慎、明辨是非”等不给危机治理“添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也是危机的频发时期,需要政府具备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如何建立与强化公共卫生的危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国际国内造成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完善紧急救治应急硬件和软件支撑系统,正确把握危机管理紧急救治的原则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治机制,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特别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危机与治理模式之间构成了一种"挑战—回应"的循环关系。公共治理从其基本内涵和理念来看,是对风险社会中公共危机最好的回应。实现善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之道。就我国而言,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风险—突发事件—危机"动态分析框架下,危机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种状态、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之间相互链接,有着广泛联系,对社会和组织机构的基本利益和结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造成了威胁性后果,引发危机的导火线是带有"灾害"性质的常规突发事件和"灾难"性质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社会里的人为风险导致了突发事件的产生,因此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风险。为此要进行系统的、多中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面对各种天灾、人祸,如何抵御灾难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危机管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由于信息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机传播和危机报道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了出来。文章以2008 年网络媒体对汶川地震报道为背景,结合当前媒介环境的变化,在已有的一些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探讨网络媒体在当前危机传播中发挥的优势作用及其发展和规制。  相似文献   

16.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10,30(5):109-115
城市危机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危机、意外事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等四大类。为了解决城市危机给城市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城市危机管理的成效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障,包括危机机构的设立、危机预案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危机预测评估、危机处理和政策制定等,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四大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认识有待于加强;城市危机教育不足;政府与公众在城市危机管理上存在沟通的"盲区";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积极的城市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Web2.0时代,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现代社会公共空间逐步形成,一些哪怕不是重大事件的事件也会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发酵,酿成公共事件。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的和自身内部的各类矛盾的影响,这些影响将为学校带来显性或隐性的危害,并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这类事件的本身大多具有"公共危机"的内涵特征,如何应对则又经常困扰着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运用上都应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变迁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大疫情突发在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也对陌生人社会中的公众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公众心态的角度出发,认为陌生人社会中日常体验的空洞、信息过载、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个体和群体间情绪感染等是引发公众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疑病等诸多负性情绪的重要缘由,且陌生人社会中冷漠、排斥、猜疑、缺乏信任等会进一步加剧疫情期间负性情绪的产生,甚至引发非理性的行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了陌生人社会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技术手段裂变式发展,互联网正在形成舆论的"自由市场",因此,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扩散规律进行识别和引导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基于复杂系统网络信息传播与扩散的"六度分隔"假说、小世界网络和无尺度网络等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公共危机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演化过程,建立了基于主体(Agent)的网络舆情扩散监测模型以及网络舆情扩散规律分析模型。仿真结果得出的网络舆情扩散规律符合实际情况。该研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