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顺治时期,朝鲜向清朝派出的使节,定期的有冬至使,不定期的、随机的有谢恩使、进贺使、告讣使、进香使、问安使等;清朝向朝鲜派往的使节,没有特定的名称,按照使命,可分为传敕、册封、吊祭、传讣、查勘、调兵等六种.频繁的使节往来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朝于顺治元年入关,至十八年基本统一中国内陆.其所依靠的统治地方的军政首脑,主要是来自与满洲贵族利益关系密切的八旗汉军.清朝沿用"明制",以总督、巡抚掌管地方大权,其中巡抚以民政为主,至关重要.据统计、考证,顺治朝出任巡抚者125人,其中97人为汉军旗人,占78%,余22%为汉族籍.汉族籍出任巡抚,主要是清朝入关之初,满洲贵族出于拉拢汉族官僚士大夫及地方汉族势力的需要.随着清朝统治日趋巩固,汉军旗人几乎垄断了巡抚之职,汉族籍巡抚寥若晨星,且受到汉军督抚的节制、监控.因此可以说,清朝入关与汉族政权角逐,化劣为优,最终取得开国胜利,与其利用汉军旗人出任督抚,争夺掌握地方大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诸葛亮走向政治舞台时,其治学之道无疑会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刘备驾崩永安为分界点,前期治国之道主要承袭了治学之道的精神,后期则有所偏离.这种差异使诸葛亮的性格前后也有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张澜对墨子义利思想的研究与接受,及其在研究过程中,对墨子精华哲学观的承袭与弘扬,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出的符合历史观与发展观的阐释与解读,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之初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古代说话文学的创作承袭了大量的本国先行文学。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文学的部分内容或主干的基础上,通过情节的增删、细节的添加、叙述样式等的改写,使得同样的素材变异成了新的文学。这些行为都是基于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既体现了作者对本国文学典籍的珍视,也表明了其追求创新与超越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6.
明清鼎革之际,地处西北边陲的甘宁青地区社会动乱不已,各种势力竟相争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权。顺治二年至十一年,甘宁青地区隶属清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辖制,其在甘宁青地区的军事、吏治、民族政策等方面均有所施政。对孟乔芳督抚期间在甘宁青地区施政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顺治朝清廷经略甘宁青地区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徐小斌作品《羽蛇》构建了几对看似普通却又极为复杂的母女关系。母亲的仁慈,女儿的乖巧,在这部作品中受到严重的颠覆。有其母必有其女,反之亦然。女儿的形象也在承袭母亲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以《羽蛇》中的母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纠缠,展现母女之间深刻而又不可逾越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加爵事件后高校伦理道德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加爵事件的反思 ,剖析了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 ,提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具体设想 :量化高校德育工作考核标准 ,形成激励机制 ;强调高等教育以塑造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为核心 ,使高校成为培养 2 1世纪德才兼备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军功爵制本是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重要军政制度,但由于史书记载分散、简略,后人已很难知道军功爵制的真实价值.根据<二年律令>的珍贵资料,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以爵赎人、赎罪等方面来看,军功爵制在西汉初年仍具有真实的价值.例如,西汉初年各级军功爵受田宅的具体数量、爵制与官级的对比关系,一级爵可以免死罪一人等是前所未见的资料.因军功受田宅制实际上就是名田制,汉政府就是通过名田制培埴了一大批大、中、小军功地主和大量的自耕农.故说汉初是军功地主的天下,是有事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满洲、满族和旗人、旗族等不同称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弄清这些称谓的含义,是我们进入清史和满族史研究的基础和门径,多年来却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由于学界运用这些名词时过于随意,从而引发混乱。本文旨在结合相关史料和历史背景,对这几个名词进行初步梳理,以期引发学界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钦定学政全书>是一部清前期官方颁发的教育"全书".其中部分文献资料如<贡监事例><学政关防><考试场规>等,可考见清前期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有部分资料如<寄籍入学><清厘籍贯><录送科举><学额总例>等,对当今的高考制度建设亦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2.
考说清顺治一朝《明史》修纂基本过程,陈之遴、傅维鳞有关材料十分值得参考,由此可知清顺治朝《明史》馆所在地以及修纂的、体例变化等。顺治朝《明史》修纂的主要成就是史料征集,但也并不排出可能有过史稿,而影响这一时期《明史》修纂的关键是所谓政治上的“忌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场作弊是自从科举考试这个活动出现之后就随之产生的一个现象。清朝时,政府对于作弊严令禁止的程度实属历代之最,科举关防上开展了频繁的反作弊活动,文章重点了探讨了考生作弊的手段,和政府打击惩罚科考作弊者的措施,但清朝朝科场作弊之风却是愈演愈烈,甚至奔向了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了一道官方严打禁止和士子作弊两个完全相悖却同时并存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表笺问题一方面是指由于撰述不当而引起的表笺格式、文辞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由此而引发的两国外交争端问题。清初与朝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矛盾,是引发表笺问题的根本原因,表笺问题是两国间矛盾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论康熙时代的赋税减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康熙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面对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势所推行的钱粮蠲免政策,其着眼点和具体形式表现出差异。康熙初期,从政策条例和实践来看,为应付战争的需要,保证财力的扩大,清政权实行的是被动、严苛的蠲免政策。中期,康熙政权把宽赋和蠲免作为"育民之道"的关键环节,推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动积极的钱粮蠲免措施。后期,在普蠲基础上,清政府仍继续推行因时因地的蠲免政策。不同时期赋税蠲免政策的积极效果为不同的因素所制约,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康乾盛世的内容之一加以理想化。  相似文献   

16.
晚清新思想、新学说以书报为媒迅速传播。政府通过软性和硬性控制,加强对报刊的检控,以规范意识形态,控制各种思想,稳定统治。但是清廷希望通过书报检查来掌控意识形态的预期目的并未达到。相反,清政府的报禁激化了社会矛盾,刺激了被禁书报的广泛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清政府因报禁而制定的引以为据的系列法律法规,客观上加速了近代新闻出版建设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进程,可谓清末报禁政策的另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生态环境在清代所发生的严重恶化现象,是与清廷颁行有关政令的非良性影响可以看到密切相关的。从清廷实施的人口政策、屯垦移民政策和扩大满汉地主阶级经济特权的大政方针等方面,清廷的有关政令给自然生态带来的种种恶果。  相似文献   

18.
《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清词的研究,但总集的编纂是一项长期而且浩大的工程。由于清代文献浩如烟海,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别集,为之辑补2家31首,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清政府抓住有利的国内、国际形势,于1906年制定“十年禁毒”计划作为其新政的一部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毒运动。该文研究了清朝末年烟毒的泛滥及政府的禁毒措施,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