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杜甫与陶渊明都曾胸怀大志,都因理想破灭而辞官,而且杜甫心仪陶渊明,诗中大量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并一再表现出归隐的念头,二人的经历及情趣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二人辞官后的心态有着本质的不同。陶渊明对现实彻底失望,坚决归隐,追求个人的自由,守护心灵的安宁,完全是出世的心态;杜甫则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忧患社稷民生,渴望供职朝廷,是积极的入世心态。因而,杜甫并非陶渊明的继踵者。二人出世入世的不同心态深刻反映出晋宋与李唐时代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周期政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1):48-50
陶渊明很大一部分诗作都流露出了隐逸思想。这种思想的表达主要借助于两种模式,一是叙述模式,即通过直接的叙述来表达隐逸的思想。二是意象模式,即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象,融入自己的感情,抒发对隐逸的向往与归隐后的欣喜。二者往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难以割裂。 相似文献
4.
夏中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人暨“山水诗”人来得自觉乃至卓越.“隐逸诗”人所亟需面对的首先不是怎么写“田园”或“山水”,而是对日常人生取何种活法才真正令己安魂.故从历代诗章可辨陶潜如何“弃官而隐”、“隐而欠逸”、“不逸乃隐”;王维则“先官后隐”、“亦官亦隐”、“亦隐亦逸”;而谢灵运只是“误官纵逸”、“逸而非隐”. 相似文献
5.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101-106
陶渊明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花"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意象。到了陶渊明这里,"菊"成了一个特立的审美意象。之后,"菊花"逐步形成了习用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建构过程中,陶渊明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一是"菊"的南方诗学意象建构;二是"菊"的田园旨趣美学建构;三是"菊"的隐逸象征系统建构;四是"菊"的重阳话语建构。陶渊明与菊意象形成了一种符号化和被符号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边利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6):41-45
陶渊明显然受了玄言诗的影响,但其意义在于最终超越了玄言诗,具有了卓然独立的艺术品格。陶诗不仅富有哲思智慧,更具诗性内涵,是阐理、体物、抒情的完美统一。陶诗质直、田家语的语言运用方式实现了对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探讨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自然观,确立自然与田园的对应对比关系,着重剖析自然与田园可比较的本质特征。先以外视角分别看自然和田园的对立物,再以内视角看它们各自的内在含义。通过内外多方面比较,揭示了自然和田园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显现出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8.
池大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双璧 ,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 ,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 ,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 ,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 ;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 ,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文的结论是 :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 ,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9.
同是描写田园的韵文,辛弃疾田园词与陶渊明田园诗相比较,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均有其特色。形成辛弃疾田园词独特风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词体类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有其个人的经历、情感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回归"田园"是从政治和俗世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体现着作家本身潇洒自适的本性;而郑梦周笔下的"故国"不乏对时局的担忧,是回归与归隐意向的混合物,尽管有归隐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对家国忧心忡忡的留恋与关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版本的角度,对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珍藏的二十多种陶渊明诗文集作了介绍,将它们分列为十三种版本,并对它们的学术价值略作说明,旨在为研究陶集版本及文献者提供一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夏正亮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5):4-8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钱澄之对陶渊明的接受可谓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其人生后半段隐居田园期间,更是将陶公作为效仿的对象,写下了大量效陶的田园诗篇。本文拟从气节操守、生存方式与生活态度、诗文及艺术风格方面来论述钱澄之对陶渊明的接受。 相似文献
14.
于传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8-31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向往。他之所以选择隐居,主要不是出于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回避,而是由他内在的思想性格所决定的。他是一位彻悟人生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他选择的是一条超功利的审美式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杨玲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57-62
政治理想坠入泡影的苏轼却在人身的沉沦中张扬了野性自由的精神,在历史的尘雾中重新发现了陶渊明,并引为旷古知音.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历史的际遇使这两个相距六百年的诗人在百余篇<和陶诗>中得到了精神的相交.才气横溢的苏轼诗性地阐释、并重新建构了陶诗.<和陶诗>乃苏轼以"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姿态对陶渊明理解与对话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17.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1-9
从整体的角度看,道德本体论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一本体论思想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家的传统具有一致性,陶渊明是这一传统的重要承继者、表述者和实践者。对于陶渊明而言,道德本体最终不是书本上的深奥不可获取的结论,也不是滞留于形迹无从显现的奥秘,它是在主体自贵独立自信的确立过程中,既切实又超越的发生和显现,如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一样,清晰可鉴。 相似文献
18.
朱道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58-60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之一,同时,陶渊明又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所倡导的无君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研究其无君思想.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接受情况进入明代,基本思路仍沿袭着宋人的推尊。明代文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明人的美学追求和人格追求是分不开的,他们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