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多熊 《新少年》2012,(9):10-11
亲爱的多多熊:最近我遇到了一件窝火事儿,我最亲近的爸爸妈妈骗了我,我说了他们,结果被他们来了个男女混合双打。多多熊,我该怎样才能让他们明白不应该骗小孩子呢?请一定要帮帮我!不希望被欺骗的小读者  相似文献   

2.
校园小编语     
uk编辑姐姐: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学生,我阅读了《阅读与作文》第9期,我之所以写此信给您,是因为看了“探究阅读”中的《你是否将感恩遗失在风里》。为什么丛飞叔叔会是这样的结局?我希望您能找到作者,让她告诉那位忘恩负义的小A,告诉他:“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有的图名、有的图利,至于他图什么,他图幸福!”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他们渡过灾难,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请帮我问一下他(小A):“你的心是什么颜色的?你的心被你遗漏在哪里?”我想对他们说一句:“请记住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不是他们的付出,你将是另一种结局。”祝:杂志社越办…  相似文献   

3.
我答孙孙之问:“奶奶,干什么哪?”“画画儿。”“画什么?”“狐狸。”“什么狐狸?”“火狐狸。”“它要干什么?”“吃葡萄。”孙孙答我之问:“干什么哪?”“画画儿。”“画什么?”“跟您一样。”“它要干什么?”“做早操。”  相似文献   

4.
政策问答     
《老友》2013,(10):40-40
1.党中央对干部离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的要求是什么?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发〔1982〕13号)规定:老干部离退休以后,党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健康长寿,继续写完他们的光荣历史。中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二年级练习3第三题的教学实录:师:请同学们看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生:春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爬山。师:他们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还有的做什么?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有些人在达到其希望实现的目标方面比另一些人做得更好?为什么在人的努力的所有领域,有些人和有些队组比其竞争对手更成功?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一种获得成功的“天赋”?运气?或者是某些可以被仿效和学习的有效行为的模式?这组分3部分的专辑说明,为什么凡是愿意的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习惯——包括你。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企业巨子或社会工作者、士兵或护士、宦a或艺术家、立管或秘书——本专辑都能大大改进你的工作生活的质量。不仅从带来财富或地位的狭义上说,而且从帮助你从所做的牟情中获得更大的前足、帮助你实现你最希翌实现的目标的广义上说。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安芬妮,42岁,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一等秘书。从1980年第一次到中国来学习汉语,20多年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中国。) 对有的美国人来说,有一天能到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来工作,是他们的一个很久远的梦想,而我却没有想过。 1980年我来北京留学,完全是因为对汉语感兴趣,想来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样子。记得当时有朋友问我,你去中国干什么?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也正是如此。1984年回国后,我的工作和中文根本不搭界,和中国完全没关系。后来因各种机会又来过中国几次。到了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们这里的农民提留款很重,我承包了9亩多地,各种提留就达800多元,而且一年比一年多,请问,农民负担提留应该用在哪些地方?国家对此有什么规定?  相似文献   

9.
对于个股或者基金,从来没有人规定什么点位可以买,什么点位应该等待,在好的投资者看来,机会和危机一样,什么时候都存在"你觉得股市今年会如何发展?我觉得也许能上6000吧。"当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朋友开始热衷于同和证券业有瓜葛的我见面,但话题每每开始于股市的时候.我翻出了彼得·林奇的"鸡尾酒理论",根据他的描述,还好,我们似乎仍处在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害人的网吧     
甲:砰!砰砰!砰砰砰!乙:干什么呢?甲:这是秘密,就告诉你一个人。乙:什么秘密?甲:我这些日子天天上网吧去啦!乙:未成年人禁止上网吧!  相似文献   

11.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然后又用钱来恢复健康。他们老是想着未来,却忘记了现在,结果他们既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7,(3)
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论调:“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不知道这个论调的来源和根据是什么,但有一点我是非常明白的,一代人中,肯定是有垮掉的,也肯定有不会垮掉的,如果说整个一代人都给垮掉了,那肯定是无稽之谈。比如我们一代人,也即60年代人,曾经被说成是被“文革”毁掉的一代人,或者说是被“文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多年来大家一直在谈,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教师。那么,究竟什么是合格的中学教师呢?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达到合格的中学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来明确,实际上并不明确,时至今日并没有制订出合格的中学教师的验收标准。具体地讲:第一,在专业课方面到底应该学哪些课,每门课的深度如何?我们基本上是照别人学,别人开设什么课,我们也开什么课;第二,在师能培训方面达标的准则是什么? 我看这也是一个模糊概念。是不是凡是会讲课、讲好课就算达标呢?我看不应该如此简单。对于这些具体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订出较为科学而合理的标准来,这样教师与学生都能遵循这一标准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我认为教学改革还必须服务于科教兴农的总战略目标。因为我院主要培养的是农村中学教师、未来的农村中学教师应该是也必须是科教兴农中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他们应该是也必须是农村科技咨询服务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14.
炒什么? 美国偶语中有这么一句话:“What’s cooking?”,但并不是“炒什么?“或”在做什么菜?”的意思。它是问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尤其在作为见面问候之用。与之同义的套语有:What’s happening?Whatis planued?或What’s wrong?试举例如下: “What’s cooking?Why is the crowd in the street?”(出了什么事?街上怎么这么多人?) “Why do you ask such a question?Anything cooking?”(你干吗问这样一个问题?出了什么事吗?)  相似文献   

15.
心痕     
(一)我将长长的头发剪去,新的头发又长了出来,那并不是我原来的头发,我最初的头发到哪儿去了?连我自己的东西都无法留下,那么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呢?(二)谁规定一分钟是60秒,15分钟是一刻?谁规定一天24小时,白天黑夜轮替?谁规定一年365天,过了一年又是一年?谁规定春夏秋冬的顺  相似文献   

16.
一件让美国人羞愧的事情:美国的贫穷、种族、阶级问题虽然早已存在,但是却被卡特利娜飓风揭露出来。为什么美国贫苦人群在不断扩大?他们由哪些人组成?人们又能对他们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郭郭 《社区》2009,(10)
公益与我何干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是否想过,我们为这个社会做过些什么呢?也许你会说,我上班了,工作了,我是一名光荣的纳税人。毋庸置疑,你的工作本身就有价值,纳税也的确是对社会的贡献,但这似乎还不够,有些事是不能拿钱来衡量的,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公益。我们为什么要做公益呢?打个比方  相似文献   

18.
求职悄悄话     
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名大四的医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想考研吧,但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而且不知道以后研究生就业乐不乐观!? 所以我想出国找工作,对于我是不是天方夜谭啊?我觉得在国内就业压力太大,而且工资又不高,所以我想去国外打工。而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我)是一无所知,希望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比如留学能不能不通过境外代办,而直接去的呢?我可以用旅游签证吗? 你们能帮帮我吗?介绍一些知识。谢谢!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社会发展水平上,教育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20世纪60年代为社会的发展勾勒出了美好的蓝图,并为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个理想的描绘——学习化社会。他认为未来社会不应该是一个单纯教育制度发达的社会或是人们迫于经济或职业的压力而去追求功利学习的社会,而是人人从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闲暇社会,是人们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去从事旨在提高人的自身价值和教养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陶醉?词典这样解释:陶醉就是很满意地沉浸(jìn)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比如自我陶醉、陶醉在山川景色之中。一位同学写考试之后坐在阳光下的心情:头顶上的一片蓝天近乎透明,再缀(zhuì)上几朵纯洁无瑕的白云,还有那金色的阳光。这样的图景怎能不由人陶醉其中呢?阳光洒在了我的脸上、脖子上、手臂上,也洒在了我的心里,我的心里随之荡漾(yàn()起一片又一片暖意。我闭上了眼睛,幻想着自己也变成了一片白云,在天空中飘荡,耳边又响起了鸟叫声。我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疲惫(bèi),情不自禁地融在了其中……这段话写出了作者陶醉于好天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